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车用改性塑料行业用量分析及市场空间预测(图)

         一、全球车用改性塑料市场 

         目前改性塑料使用量最高的是德系车单车,其改性塑料的使用率达到了 22%为 300-360 千克,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也达到了 16%为 210-260 千克,我国乘用车单车的改性塑料使用率只有 8%为 100-130 千克(《汽车轻量化材料及制造工艺研究浅析》)。 

         2016 年欧美共生产了 2186 万辆乘用车,而中国生产了乘用车 2424 万辆,由此计算的全球乘用车单车改性塑料加权平均用量为 152-191 千克,取中间值为 171 千克。2016 年全球乘用车产量为 7210 万辆,需要的改性塑料为 1233 万吨,按着单价 1.8 万/吨来计算,2016 年全球车用改性塑料市场空间为 2219 亿人民币。 


表:2016 年全球车用改性塑料市场空间测算

         根据 LMC Automotive 咨询机构的预测到 2020 年全球乘用车产量将达到 8148 万辆左右,以及考虑汽车轻量化趋势下单车消耗改性塑料量的增加,假设到 2020 年全球单车改性塑料用量增加至 200 千克,这一市场空间将接近 3000 亿人民币,2017-2020 年年平均增速为 7%左右。全球车用改性塑料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都是大型化工企业,比如巴斯夫、普立万(PolyOne)、陶氏杜邦、科思创(Covestro)等。 


图:全球乘用车产量(万辆)及增速(%) 

         二、中国车用改性塑料市场 

         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2015 年,我国塑料总产量从 1791 万吨上升到了 7717.2 万吨,然而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塑钢比仅为 30∶70,不及世界平均的 50∶50,更远不及发达国家如美国的 70:30 和德国的 63∶37,发展空间仍然巨大。与此同时,我国塑料的改性化率也在逐年提高,2004 年我国塑料改性化率仅为 8%,到 2015 年我国塑料改性化率已经大幅上升到了 19%,2016 年也基本维持在 19%。 

         目前中国有上千家企业从事改性塑料生产的企业,但规模以上企业(产能超过 3000 吨)只有 70 余家,从产能上看,国内企业占据 73%左右,国外或合资企业占比约为 27%,但从市场占有率情况来看,国内企业市场占有率仅为 30%,而国外企业市场占有率高达 70%。目前已经在国内设立改性塑料生产基地的国外大企业有 SABIC 公司、杜邦公司、SOLVAY 公司、陶氏公司、德国 BASF 公司、LANXESS、BAYER、Celanese 公司、日本旭化成公司、宝理塑料公司,韩国三星公司、LG 公司、锦湖公司,荷兰 DSM 公司等。 

         进一步具体到车用改性塑料领域,按着 2016 年国内乘用车产量 2424 万辆以及单车改性塑料用量 115 千克来计算,国内车用改性塑料需求量为 278 万吨,市场空间在 400 亿以上(按着每吨 1.5 万元计算)。但是相比全球 40%的改性塑料用于汽车行业,中国仅 10%左右,此外国内乘用车增速远大于全球乘用车增速,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预测,到 2020 年中国乘用车生产量将达到 2865 万辆(2017 年增速 6.95%、2018 年增速 5.15%、2019 年增速 3.01%、2020 年增速 4.75%)左右,国内车用改性塑料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改性塑料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图:中国乘用车产量(万辆)及增速(%)

         另一方面,2016 年 10 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指出,到 2020 年、2025 年、2030 年,整车质量需比 2015 年分别减重 10%、20%、35%。此外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2016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到全球的 43.7%,未来几年将以每年 4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 2020 年产量将达到 200 万辆,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技术的依赖更大,因此国内单车改性塑料用量将会出现大幅增长。 

         保守测算即使到 2020 年国内乘用车单车改性塑料用量只达到 150kg,市场空间也将接近 650 亿人民币,2017-2020 年的年平均增速将达到 11% 左右;如果到 2020 年单车用量达到现在全球平均值 170kg,市场空间将超过 700 亿元,2017-2020 年的年平均增速将达到 15%左右;如果到 2020 年单车用量追上全球平均值 200kg,市场空间将超过 850 亿元,2017-2020 年的年平均增速将接近 20%。 


图: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预测(万辆)
 

表:国内车用改性塑料增速分析

         中国车用改性塑料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国外大型化工企业和本土企业,本土企业虽然众多:金发科技、普利特、合肥会通、国恩科技、聚赛龙、禾昌聚合、润佳股份、意普万尼龙、道恩股份、鑫达高分子、沃特股份等,但销售收入大部分都在 10 亿以下,超过 10 亿销售收入的屈指可数(金发科技和普利特),根据目前国内市场空间 400 亿来粗略估计国内车用改性塑料企业占比只有 30%左右,进口替代空间仍然很大。 


表:国内主要车用改性塑料生产商 2016 年营收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磷化工产业链现状:上游硫酸、磷矿石产量持续增长 中游草甘膦产量逐年下降

我国磷化工产业链现状:上游硫酸、磷矿石产量持续增长 中游草甘膦产量逐年下降

从上游原材料生产情况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磷矿石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磷矿石产量达到了11352.8万吨,同比增长7.0%。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民爆行业:2024年产量及销售总值均下滑 其中工业雷管产销量连续六年下降

我国民爆行业:2024年产量及销售总值均下滑 其中工业雷管产销量连续六年下降

从生产总值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民爆行业企业生产总值为增长趋势,但到2024年生产总值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民爆行业企业生产总值为416.95亿元,同比下降4.5%。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新型肥料‌行业整体壁垒较高 且市场渗透率提升

我国新型肥料‌行业整体壁垒较高 且市场渗透率提升

从市占率来看,我国肥料市场总体规模已超过万亿人民币,新型肥料行业市场份额正在逐年提升。2019生物肥料、有机肥料、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的占比约为25%,2025年预计将达到35%左右。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草甘膦产量有所回升 行业环保壁垒较高

我国草甘膦产量有所回升 行业环保壁垒较高

从企业占比来看,2023年我国草甘膦产能74.3万吨,主要集中于兴安集团、福华通达、新安化工、江山股份、好收成韦恩等公司,其产能分别为23万吨、15.3万吨、8万吨、7万吨、7万吨,国内前五家厂家产能合计占全球总产能的53.9%,占国内总产能的81%。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2024年产量、产能及产能利用率均有所回升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2024年产量、产能及产能利用率均有所回升

从产能来看,2022年之后我国磷酸一铵产能不断增长,到2024年我国磷酸一铵产能约为1884万吨,同比增长3.0%。

2025年03月04日
我国甲醇行业产量、产能、表观消费量均保持增长 甲醇制烯烃为下游最大需求市场

我国甲醇行业产量、产能、表观消费量均保持增长 甲醇制烯烃为下游最大需求市场

从表观消费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为10510万吨,同比增长6.8%。

2025年03月04日
我国黄磷行业:上游原材料充足 国内在建产能较多

我国黄磷行业:上游原材料充足 国内在建产能较多

从下游需求来看,在2024年我国黄磷行业下游应用需求占比最高为热法磷酸,占比约为33%;其次为草甘膦,占比为27%;第三是三氯化磷,占比为24%;而五氧化二磷占比为3%。

2025年02月26日
我国肥料行业:产量、进出口量均为增长趋势 2024年山东省产量最高

我国肥料行业:产量、进出口量均为增长趋势 2024年山东省产量最高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生产资料,在现代农业的起着关键作用。从产量来看,2020年之后我国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产量达到了6006.1万吨,同比增长8.5%。

2025年02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