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半导体光刻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市场规模预测(图)

         一、半导体光刻胶启动进口替代

         日美垄断半导体光刻胶,内资企业迎头赶上。各类半导体光刻胶中,日美企业基本垄断了g/i线光刻胶、KrF/ArF光刻胶市场,生产商主要有JSR、信越化学工业、TOK、陶氏化学等。我国半导体光刻胶生产企业主要有苏州瑞红、北京科华等,两家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有望持续引领半导体光刻胶国产化进程,逐渐降低我国对半导体光刻胶的进口依赖程度。

         (1)苏州瑞红率先实现i线光刻胶的量产。苏州瑞红于1993年开始生产光刻胶,是国内最早规模化生产光刻胶的企业之一,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02专项“i线光刻胶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在国内率先实现核心光刻胶的量产,可以实现0.35μm的分辨率,在业内建立了较高技术声誉。

         (2)北京科华领跑KrF/ArF光刻胶。北京科华建有国内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500吨i线光刻胶生产线,打破了我国i线光刻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同时,在国家“02专项”的支持下,公司完成了年产能10吨的248nmKrF光刻胶生产线的建设。根据公司公告,北京科华248nmKrF光刻胶已成功进入国内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实现批量供货。此外,公司研发生产的193nmArF干法光刻胶中试产品已完成在国内一流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测试,其光刻性能初步达到了项目要求水平,分辨率可达110nm。根据北京科华与南大光电的计划,2018年该产品通过客户验证;针对193nmArF浸没式光刻胶产品,公司计划2017-2018年完成研发工作,达到客户送样验证要求,2019-2020年产品通过客户使用验证,而后逐渐形成批量销售。
 

图:中国半导体光刻胶进口替代展望

         二、中国半导体市场表现强劲,“国家政策+投资基金”加速产业发展

         半导体市场向中国转移。根据WSTS和SIA统计数据,201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3,389亿美元,同比增长1.1%,增长贡献主要来自于中国。2016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为1,659.0亿美元,增速达9.2%,领跑其他市场。SIA主席JohnNeuffer指出,半导体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需求不断增加,2017年及以后还会保持稳定成长。从全球区域性看,半导体产能正持续向亚太地区转移,尤其加速转向中国大陆地区。


图: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及增速
 

图:2016年全球各地区半导体市场规模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光刻胶产业现状调查及十三五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集成电路产业重心逐渐向中国倾斜。2009年前集成电路市场基本被美国、日本的企业所占据,近些年来全球集成电路大厂陆续在中国大陆投资设立工厂,包括台积电南京厂、联电厦门厂、英特尔大连厂、三星电子西安厂、力晶合肥厂等,覆盖了先进逻辑工艺、NANDFlash、DRAM及LCD驱动集成电路等产品领域。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产值增速均高于全球水平,产业重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CSIA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值达4,335.5亿元,同比增长20.1%。


图:我国集成电路产值增速较快
 

图:我国集成电路自给率不断提升

         政府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半导体光刻胶成长空间大。据CSIA数据,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自给率为36%,进口依赖度较高。我国政府先后颁布多个政策文件,意在做大做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目标,到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不低于20%。《中国制造2025》将集成电路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制订了集成电路自给率的目标:2020年大陆集成电路市场内需自给率达40%,2025年提高至50%。《软件和集成电路》预计我国2017年集成电路产值将达到5,217.2亿元,同比增长20.3%。此外,2014年国家成立了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通过产业基金的注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有望迅猛发展。根据晶瑞股份招股书,2015年我国半导体光刻胶销售额为7.5亿元,受益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未来持续高景气,预计我国半导体光刻胶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


表:国内集成电路行业政策
 

表:2015年国内各类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磷化工产业链现状:上游硫酸、磷矿石产量持续增长 中游草甘膦产量逐年下降

我国磷化工产业链现状:上游硫酸、磷矿石产量持续增长 中游草甘膦产量逐年下降

从上游原材料生产情况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磷矿石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磷矿石产量达到了11352.8万吨,同比增长7.0%。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民爆行业:2024年产量及销售总值均下滑 其中工业雷管产销量连续六年下降

我国民爆行业:2024年产量及销售总值均下滑 其中工业雷管产销量连续六年下降

从生产总值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民爆行业企业生产总值为增长趋势,但到2024年生产总值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民爆行业企业生产总值为416.95亿元,同比下降4.5%。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新型肥料‌行业整体壁垒较高 且市场渗透率提升

我国新型肥料‌行业整体壁垒较高 且市场渗透率提升

从市占率来看,我国肥料市场总体规模已超过万亿人民币,新型肥料行业市场份额正在逐年提升。2019生物肥料、有机肥料、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的占比约为25%,2025年预计将达到35%左右。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草甘膦产量有所回升 行业环保壁垒较高

我国草甘膦产量有所回升 行业环保壁垒较高

从企业占比来看,2023年我国草甘膦产能74.3万吨,主要集中于兴安集团、福华通达、新安化工、江山股份、好收成韦恩等公司,其产能分别为23万吨、15.3万吨、8万吨、7万吨、7万吨,国内前五家厂家产能合计占全球总产能的53.9%,占国内总产能的81%。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2024年产量、产能及产能利用率均有所回升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2024年产量、产能及产能利用率均有所回升

从产能来看,2022年之后我国磷酸一铵产能不断增长,到2024年我国磷酸一铵产能约为1884万吨,同比增长3.0%。

2025年03月04日
我国甲醇行业产量、产能、表观消费量均保持增长 甲醇制烯烃为下游最大需求市场

我国甲醇行业产量、产能、表观消费量均保持增长 甲醇制烯烃为下游最大需求市场

从表观消费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为10510万吨,同比增长6.8%。

2025年03月04日
我国黄磷行业:上游原材料充足 国内在建产能较多

我国黄磷行业:上游原材料充足 国内在建产能较多

从下游需求来看,在2024年我国黄磷行业下游应用需求占比最高为热法磷酸,占比约为33%;其次为草甘膦,占比为27%;第三是三氯化磷,占比为24%;而五氧化二磷占比为3%。

2025年02月26日
我国肥料行业:产量、进出口量均为增长趋势 2024年山东省产量最高

我国肥料行业:产量、进出口量均为增长趋势 2024年山东省产量最高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生产资料,在现代农业的起着关键作用。从产量来看,2020年之后我国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产量达到了6006.1万吨,同比增长8.5%。

2025年02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