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原辅料及印染行业发展方法研究与分析(图)

        原辅料行业研究方法:原材料价格和汇率最关键 

        棉纺、毛纺以及丝绸行业研究方法的共性较强。作为基础制造业,原材料成本几乎占了棉纺纱线、毛纺纱线和生丝生产成本的 70%以上。因此棉花、羊毛及蚕茧价格是研究这些行业的重要指标。对于面料制造企业来说,原材料成本的占比略微下降,但一般也在 60%左右。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主要关注产能、产量、订单量和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等指标。


        此外,由于上市的纺织企业出口占比一般占 50%以上,多以美元结算,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变化情况也是重要因素。最后,产业政策对成熟的完全竞争型行业亦有较大影响。 
 
        以棉纺为例,棉花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供给主要依靠国内供给。棉花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的基本经济作物,由于产业链长和产业关联度高,牵连广泛,对我国经济发展、农业收入、企业生存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费国、进口国,约占世界棉花总消费的 40%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 20%以上,进口量占 40%以上。我国的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新疆、长江及黄河流域三大区域,2014 年以前年平均产量在 600-700 万吨之间,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年产量有逐年减少之势,15 年产量为 560 万吨,16 年产量为 530 万吨。同一时期,我国年棉花消费量在 2007 到达最高 1110 万吨,之后几年棉花消费量不断下降,从 2011 的 784 万吨下降到 2016 年的 708 万吨。棉花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差值,再加上我国实施的收储棉和价格维护等政策,为棉花进口留存空间。 
 
        我国棉花进口贸易政策先后经历常规关税与配额管理阶段。在 2005 年前,我国采取常规关税以及关税配额管理。在 2000 年以前,我国政府对从国外进口棉花没有配额限制,只包含 3%普通税率以及对最惠国征收 8%的最惠国税率。2000 年以后,为保护国内棉农利益及国内市场,我国政府采取关税配额制度,即每年通过发放配额的方式对进口棉花量进行控制,同时对进口棉花收取 3%税率。然后实际上在这一阶段,实际进口的棉花数量是低于政府所给定的配额数量。 
 
        在 2005 年后,我国采取关税配额加滑准税的方式对进口棉花数量进行控制。即在配额之内采取 1%低税率,配额外棉花采取滑准税,税率滑动区间不断调整。每年发放的配额数量为 89.4 万吨,但会有额外采取滑准税的进口,且总体来看,进口数量逐渐增加,体现了我国对进口棉花的需求很大。在 2012 年时棉花进口量达到最高 513 万吨,但随后几年数量逐渐减少,2016 年时取消配额外进口,意味着当年进口量只有配额 89.4 万吨,而同期之下国内棉花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2017 年,棉花进口配额数量依旧为 89.4 万吨,是否增加额外配额数目尚未可知。 

        印染布的主要原材料为染料和坯布。一般印染厂会自备坯布,部分会使用客供坯布,其他原材料还包括染料、染料助剂等。 
 
        收储制度意指国家通过购入与卖出棉花来稳定市场价格,实现产业健康发展的一种产业政策。我国棉花储备制度由来已久,最早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履行储备职能,后来又组建了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简称中储棉)。但随着世界棉花产量与价格、油价和汇率、货币政策、经济周期等的变化,中储棉对棉花市场的调控已逐渐失去控制,未能完成最初的设想。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棉花消费受到很大冲击,价格不断下降。国家相机 4 次实施收储,共 285 万吨,价格 12600 元每吨。其后 2009 年棉花价格反弹不断提高,国家库存棉花分三次抛空,仍不能对市场进行有效的控制,价格一升再升,最后从至高点 32000 元每吨一月内狂跌至 20000 元每吨,参与市场炒作者损失惨重。在 2011 年及接下来三年,国家采取临时收储预案,共计收储 1583 万吨。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印染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出台临时收储制度的目的,是为稳定棉花生产、经营者和用棉企业市场预期,保护棉农利益,保证市场供应,然而却与最初设想背道而驰。在收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到其他各方面因素,包括全球棉花生产与净出口,各国对棉花生产农业补贴,世界棉花价格变化,我国棉纺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等,使得制度没有被很好的实施,一度制度僵化,使得棉纺企业损失严重,中小企业破产众多,也未能很好的惠及棉农。 

表:棉花产业补贴政策近年持续调整
 

        持续 3 年的收储政策谢幕,棉花直补政策于 2014 年出台,“直补+抛储” 成为棉花市场的主导因素。最初在新疆(含兵团)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采取目标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仍按市价进行成交,对其中存在的差价根据种植面积和产量进行补贴。直补政策具有众多优点,是对棉花生产的一大利好。同时,国家根据市场情况每年向市场投放一定数量储备棉。储备棉的抛售,有效缓解了棉花库存压力,满足了纺织企业用棉需求。随着纺织行业运行平稳,棉花需求逐渐恢复,产需缺口仍需要由储备棉弥补,因此,储备棉抛售政策仍主导国内棉花市场行情。 

        印染行业研究方法:纺服板块最具周期性的子行业 

        环保政策对印染行业的供给端具有重大影响,也是纺服板块最具有周期性的子行业。印染行业因为污染较大,因此除了需要关注染料、助剂等原材料价格、印染企业产能情况和下游需求外,还需要特别关注环保政策对行业的巨大影响。一般来说,在重大会议期间,以及环保政策收紧时期,行业都会有大规模临时性的产能关停情况,会使得供给快速收缩,印染价格上涨。此外,上游染料价格的波动对印染价格也有直接影响。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瓦楞原纸行业:产消量双增 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 但出口量暴增

我国瓦楞原纸行业:产消量双增 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 但出口量暴增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瓦楞原纸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瓦楞原纸产量达到了3145万吨,同比增长7.9%。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烧碱行业:产能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氧化铝、化工、造纸三大领域驱动市场需求

我国烧碱行业:产能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氧化铝、化工、造纸三大领域驱动市场需求

下游应用占比来看,在烧碱下游需求行业中,氧化铝是需求最大的行业,需求占比为32%;化工行业需求占比为16%,造纸行业需求占比为12%。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溶剂油市场整体下行 进出口依存度低 出口量稳步增长

我国溶剂油市场整体下行 进出口依存度低 出口量稳步增长

产量来看,2024年国内溶剂油市场受政策面影响,不断有炼厂停车检修,市场供应逐渐减少,2024年溶剂油产量为250.9万吨,同比下降10.2%。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氯化锂行业产需双双回增  进口量历经爆发式增长后回落

我国氯化锂行业产需双双回增 进口量历经爆发式增长后回落

氯化锂是我国三大基础锂盐之一,但相比其余两大锂盐(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其产能规模较小。数据显示,2021-2023年我国氯化锂产能呈下降走势,2024年我国氯化锂行业产能达3万吨,同比增长20.0%。产量方面,2021-2024年我国氯化锂产量呈先降后升趋势,2024年我国氯化锂产量达2.4万吨,同比增长37.14%。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及出口量均持续增长 而进口量下降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及出口量均持续增长 而进口量下降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产量基本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产量约为176万吨。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产能、产量及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 而进口量持续下降

我国乙二醇行业:产能、产量及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 而进口量持续下降

从产能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乙二醇产能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乙二醇产能约为2792万吨,同比增长1.1%。

2025年10月23日
PET瓶片行业:中国产能全球占比最高 国内有效产能及净出口量持续增长

PET瓶片行业:中国产能全球占比最高 国内有效产能及净出口量持续增长

从产能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PET瓶片有效产能基本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PET瓶片有效产能约为1933万吨,同比增长15.54%。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三聚磷酸钠(STPP)行业产需持续收缩 加拿大、泰国、比利时为主要进口来源地

我国三聚磷酸钠(STPP)行业产需持续收缩 加拿大、泰国、比利时为主要进口来源地

从产需量来看,2020-2024年年我国三聚磷酸钠(STPP)产需量均呈下降走势。2024年我国三聚磷酸钠(STPP)产量为46.3万吨,需求量为25.3万吨。

2025年10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