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PVC 进出口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阶段变化。第一阶段是 2003~2008 年,这个阶段随着国内产能的扩大,进口量逐年下降,特别是 2005 年后,年均下降率在 10%以上,而出口量不断增加;第二阶段是 2008~2009 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使得国外乙烯法 PVC 成本大幅下跌,进口量大幅上涨,而出口大幅减少;第三阶段为 2013 年后,随着国内 PVC 产量、产品质量的上升,进口量逐渐减少,同时出口量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我国 PVC 的出口态势向好,净出口量由负转为正。其中,2016 年以来,我国 PVC 对外出口量增加明显。2016 全年累计出口 117 万吨(初级形状的聚氯乙烯),累计同比增长33%。2017 年 1~5 月累计出口 58 万吨,进出口量为 17 万吨。

近年来国内 PVC 出口持续向好,特别是 2016 年以来出口旺盛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两点:一,成本上来说,2016 年以来电石法 PVC 价差增加明显快于乙烯法 PVC;二,近年来国外落后产能大幅退出,利好出口。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PVC行业竞争现状及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第一,16 年以来电石法 PVC 价差增加明显快于乙烯法 PVC。以 2010 年各自的价差为基准,我们发现 2016 年后,电石法 PVC 价差增加明显快于乙烯法,使得以电石法为主的国内 PVC 企业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促使出口量的增加。

第二,国外落后产能大幅退出,长期利好出口。全球 PVC 的生产分布在 50 多个国家,有 100 多个公司,总产能约 5500 万吨,截至 2013 年,产能位居前五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其中中国约占 40%,美国约占 14%。过去几年,由于美国依托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廉价天然气以及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导致 PVC 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给全球 PVC 产品蒙上阴影,同时导致全球高成本地区(特别美国内陆地区、欧洲)大量中小产能的退出。


美国方面,在过去两年开始了大规模的 PVC 行业兼并重组,前 5 大企业目前已经整合到只剩下三家。整合与清退导致北美近两年的 PVC 产能减少 200 万吨,降幅高达 12%。而欧洲作为全球成本最高的区域,更是近几年 PVC 低价的最大受害者,预计到 2017 年,产能清退达到 180 万吨,约占总产能的 25%。



图:我国 PVC 进出口经历的三次阶段

图:我国 PVC 净出口量由负转正

图:2015-2017 年 PVC 净出口情况(当月值,万吨)
近年来国内 PVC 出口持续向好,特别是 2016 年以来出口旺盛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两点:一,成本上来说,2016 年以来电石法 PVC 价差增加明显快于乙烯法 PVC;二,近年来国外落后产能大幅退出,利好出口。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PVC行业竞争现状及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第一,16 年以来电石法 PVC 价差增加明显快于乙烯法 PVC。以 2010 年各自的价差为基准,我们发现 2016 年后,电石法 PVC 价差增加明显快于乙烯法,使得以电石法为主的国内 PVC 企业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促使出口量的增加。

图:电石法与乙烯法价差分析(以 2010 年初各自价差为基准)
第二,国外落后产能大幅退出,长期利好出口。全球 PVC 的生产分布在 50 多个国家,有 100 多个公司,总产能约 5500 万吨,截至 2013 年,产能位居前五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其中中国约占 40%,美国约占 14%。过去几年,由于美国依托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廉价天然气以及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导致 PVC 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给全球 PVC 产品蒙上阴影,同时导致全球高成本地区(特别美国内陆地区、欧洲)大量中小产能的退出。

图:全球 PVC 产能分布(截止 2013)

图:全球PVC 产能增速放缓
美国方面,在过去两年开始了大规模的 PVC 行业兼并重组,前 5 大企业目前已经整合到只剩下三家。整合与清退导致北美近两年的 PVC 产能减少 200 万吨,降幅高达 12%。而欧洲作为全球成本最高的区域,更是近几年 PVC 低价的最大受害者,预计到 2017 年,产能清退达到 180 万吨,约占总产能的 25%。

表:美国主要 PVC 产能退出汇总

表:欧洲主要 PVC 产能退出汇总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