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甲醇现货价格上行乏力 下游需求疲弱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甲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甲醇产业评述

       甲醇 MA1709 宽幅震荡,减仓 2 万手收于 2492(+0.32%)。现货方面内陆地区价格窄幅整理,沿海地区价格重心小幅上移。

       近期西北地区内蒙古甲醇指导价格维持平稳;鲁南地区价格弱势整理,近日受降雨影响装卸收到影响,下游成交气氛清淡;沿海地区价格重心上移,但成交跟进不足,周初业者谨慎观望。

       目前主产区库存压力不大,下游受到环保压力的制约需求疲弱,现货价格上行乏力,港口的烯烃装置继续维持停车和低负荷运转,近期价格预计高位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甲醇产业利润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氯化锂行业产需双双回增  进口量历经爆发式增长后回落

我国氯化锂行业产需双双回增 进口量历经爆发式增长后回落

氯化锂是我国三大基础锂盐之一,但相比其余两大锂盐(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其产能规模较小。数据显示,2021-2023年我国氯化锂产能呈下降走势,2024年我国氯化锂行业产能达3万吨,同比增长20.0%。产量方面,2021-2024年我国氯化锂产量呈先降后升趋势,2024年我国氯化锂产量达2.4万吨,同比增长37.14%。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及出口量均持续增长 而进口量下降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及出口量均持续增长 而进口量下降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产量基本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产量约为176万吨。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产能、产量及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 而进口量持续下降

我国乙二醇行业:产能、产量及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 而进口量持续下降

从产能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乙二醇产能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乙二醇产能约为2792万吨,同比增长1.1%。

2025年10月23日
PET瓶片行业:中国产能全球占比最高 国内有效产能及净出口量持续增长

PET瓶片行业:中国产能全球占比最高 国内有效产能及净出口量持续增长

从产能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PET瓶片有效产能基本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PET瓶片有效产能约为1933万吨,同比增长15.54%。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三聚磷酸钠(STPP)行业产需持续收缩 加拿大、泰国、比利时为主要进口来源地

我国三聚磷酸钠(STPP)行业产需持续收缩 加拿大、泰国、比利时为主要进口来源地

从产需量来看,2020-2024年年我国三聚磷酸钠(STPP)产需量均呈下降走势。2024年我国三聚磷酸钠(STPP)产量为46.3万吨,需求量为25.3万吨。

2025年10月18日
我国硫磺行业:产能、产量及进口量均实现增长 磷肥为主要应用领域

我国硫磺行业:产能、产量及进口量均实现增长 磷肥为主要应用领域

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2024年我国硫磺下游应用最高的为磷肥,占比为52.75%;其次为硫磺酸,占比为19.3%;第三为钛白粉,占比为8.11%。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特种纸行业:产量及出口量稳定增长 国内消费量持续五年下降

我国特种纸行业:产量及出口量稳定增长 国内消费量持续五年下降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特种纸及纸张产量为先降后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特种纸及纸板产量为485万吨,同比增长9.0%。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硫酸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进口量已实现大幅下降 韩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国

我国硫酸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进口量已实现大幅下降 韩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国

从各省市硫酸产量来看,在2025年1-8月我国硫酸产量前三的省市分别为云南省、湖北省、山东省;产量分别为1095.57万吨、921.87万吨、579.67万吨;占比分别为14.6%、12.3%、7.7%。

2025年10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