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影响阻燃剂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在国外,聚氨酯作为外墙保温材料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得到广泛运用。
1)国内阻燃法规正在健全过程中,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添加阻燃剂将带来材料成本的上升,又很难为材料制造商直接带来经济方面的效益,因此在阻燃剂发展的初步阶段,只能依靠国家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进行强制性要求。虽然我国已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阻燃制品标识管理办法》、《公共场所用阻燃制品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等一系列阻燃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应用标准,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相应的制度建设还存在差距,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方面,存在一定的不明朗性,问题主要体现立法与执法之间存在的不连贯性方面。
2)下游行业尚未形成与国际接轨的阻燃意识
由于国内阻燃剂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公众对于消防安全的认识与国际先进理念尚存在较大差距。如2010 年11 月上海静安区重大火灾发生后,公众与媒体一致将事故的原因归咎于该建筑使用聚氨酯材料进行外墙保温,认为易燃的聚氨酯材料是导致大火发生的直接原因。
事实上,聚氨酯泡沫具有导热系数低、稳定性好、易于施工、环保等诸多优点,是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目标的理想保温材料。在国外,聚氨酯作为外墙保温材料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得到广泛运用。而“11•15”上海火灾发生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该建筑所使用的聚氨酯泡沫未按照规定进行阻燃处理,没有达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所规定的B1 难燃标准,属于不合格材料。
上述事件反映出,国内公众和业界对于材料阻燃的认识与理解,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阻燃”概念尚未深入人心,市场的完全成熟可能还需一段较长的时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