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阻燃剂行业的进入壁垒分析。另外,杂质含量、污染物排放、原材料质量和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等也是影响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1)技术研发壁垒
对阻燃材料的评价主要从点燃的难易性、火焰表面传播速度、发烟能见度、燃烧产物的毒性、燃烧产物的腐蚀性、阻燃剂对材料本身机械性能的影响等几个角度来进行,高质量的阻燃剂应当具备热稳定性强、阻燃效率高、与材料相容性强、低烟、低毒、低腐蚀性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阻燃技术的发展和安全环保意识的增强,阻燃材料下游行业对阻燃剂产品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生产出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阻燃剂产品,生产企业必须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反复试验以满足各项技术参数。
传统粗放型、低水平经营的阻燃剂生产企业,以及阻燃剂行业的潜在进入者,由于短时间内无法形成必要的配方、设备、技术和经验的积累,难以满足国际市场上日趋差异化、精细化的阻燃剂需求,因此对现有行业领先企业难以构成威胁。
(2)生产工艺壁垒
阻燃剂生产企业的工艺水平主要反映在阻燃剂产品的收率、杂质含量、有害成份含量及产品在贮存过程中的稳定性等方面。与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类似,直接材料成本占阻燃剂生产成本的比重较高,因此生产企业工艺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最终成品的收率,直接影响着阻燃剂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业绩。另外,杂质含量、污染物排放、原材料质量和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等也是影响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先进生产工艺的形成,需要企业熟练掌握工艺流程、积累生产管理经验以及与生产设备进行磨合,行业潜在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跨越生产工艺方面的壁垒。
(3)销售渠道壁垒
不同类型的阻燃剂产品所对应的下游应用领域各不相同,以有机磷系阻燃剂行业为例,聚氨酯硬泡阻燃剂应用领域相对单一,下游客户相对集中,对规模化效益的要求较高;聚氨酯软泡阻燃剂的下游客户非常分散,单一客户的需求量相对较小,但个性化需求明显,因此对销售网络建设以及技术服务能力要求很高;工程塑料阻燃剂下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知名的工程塑料、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客户相对集中,但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稳定性要求很高。因此,建立满足不同产品客户需求的营销体系,对于阻燃剂生产企业至关重要,而行业潜在进入者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这点。
(4)客户认证壁垒
阻燃剂生产企业的下游客户是各类合成材料制造商,材料制造商在确定新供应商之前,必须经过一系列试验和测试,在这个过程中,阻燃剂供应商和合成材料制造商需要通过配合与沟通,不断调整阻燃剂产品的成分或者材料合成工艺,使得最终生产出的合成材料满足其市场终端消费客户的要求。
合成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产品的性能是最重要的,其中包括了物理性能、安全环保性和稳定性等。阻燃剂生产企业需要帮助合成材料制造商生产出性能优越、稳定的产品,才能使最终的合成材料通过终端客户的检测。由于更换阻燃剂供应商会导致材料制造商需要对新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测试,由此引发的潜在成本和风险较大,因此材料制造商对阻燃剂供应商的测试一旦通过,供货关系就比较稳定,这种客户认可关系构成了阻燃剂行业的重要壁垒。阻燃剂行业中,大客户的产品认证流程周期一般需要1-2 年以上,相关流程如下图所示:
(5)规模化壁垒
阻燃剂行业是精细化工行业的一个子行业,厂房、生产设备、环保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都比较庞大,为了保持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还需要持续进行高强度的研发投资,对资金的要求比较高。随着阻燃剂行业发展的日渐成熟,行业竞争实质已发展为生产规模的竞争和产品差异化的竞争,龙头企业由于资金雄厚且具有先发优势,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逐渐形成,其抗风险能力及规模竞争优势日益凸显,巨额资金的投入及企业的运营成本成为行业外厂家进入阻燃剂行业的重要壁垒。
(6)产品准入壁垒
阻燃剂属于一种化学产品,其安全环保性一直是被关注的重点,因此各国家和地区都有针对化学品生产、贸易和使用的注册规定,例如欧盟地区的《REACH》法规和国内的《新化学物质管理办法》。
阻燃剂在某地区进行生产或销售活动的条件之一,就是通过这些法规的认证。企业不但需要保证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当地的规定,还需要支付几万至几百万不等的认证费用。这种产品认证的要求,对于行业的潜在进入者造成了一种障碍。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