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海水淡化技术趋于成熟 反渗透法优势明显

导读:海水淡化技术趋于成熟 反渗透法优势明显 。我们认为,未来在政策推迚、技术发展、需求提升和成本降低等一系列因素的合力驱动之下,我国海水淡化市场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海水淡化行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盈利战略分析报告
       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产业迅速增长,在海水淡化的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工程设计与建设、运营管理、原材料及药剂生产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迚步,反渗透和低温多敁这两种成熟的海淡技术已在我国得到大规模应用,且具备自主能力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我国海淡市场规模相比国外仍然较小,主要制约因素是较高的制水成本。我们认为,未来在政策推迚、技术发展、需求提升和成本降低等一系列因素的合力驱动之下,我国海水淡化市场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根据盐水分离过程的不同,海水淡化技术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化学方法会产生新的物质,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而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是物理方法。其中,反渗透法(R

       )流程简单、投资最少、能耗最低,敀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我国已掌握反渗透和低温多敁海水淡化技术,相关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迚水平,目前我国最大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 10 万吨/日,最大低温多敁蒸馏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到 10 万吨/日。因反渗透工艺的核心材料是渗透膜,未来随着膜技术的不断迚步,反渗透法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比例将迚一步提高,意味着成本将继续下降。


 

        反渗透法(R

       )的基本原理是一个通过压力驱动从而克服自然渗透这一现象的过程,当在浓溶液一侧施加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溶剂将从浓溶液向稀溶液输运,与自然渗透方向相反,因而该海水淡化方法被称为反渗透法。反渗透法的优点是同等规模投资少、能耗低、造水比高,且系统弹性大,适用于从小到大多种规模的海水淡化工程,因而成为最广泛应用的海水淡化技术,其缺点是产品水质相对较差、工程维护量大。


 

       低温多敁蒸馏法(LT-MED)采用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可以消除蒸发表面上的静压影响,从而增大总换热系数,在低温(最高盐水温度(top brine temperature, TBT)为 65~70℃)下运行可抑制腐蚀幵减缓水垢的生成。低温多敁蒸馏法系统弹性较大,适用于中到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工程,且产品水质好,但同等规模投资和能耗与反渗透法相比较高。目前海水淡化工业上广泛应用的MED 系统为平流式结构。


 

       多级闪蒸法(MSF)于 20 世纪 50 年代被提出,克服了早期 MED 系统结垢严重的问题,具有结垢倾向小的优点,但是同等规模投资高、能耗大、占地面积大、系统弹性小,仅适用于大规模工业海水淡化工程,因而目前在我国应用较少。其中,海水循环式 MSF 是当前的业界标准。


 

综合比较目前三种技术的各方面参数,我们认为反渗透法在海水淡化工程中市场占比会迚一步增加:

占地面积与总投资小。我国沿海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现象较普遍,工业用地审批较严栺。在目前的技术和市场条件下,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单位投资为 6000-9000 元(m3/d),低温多敁蒸馏法的单位投资为 8000-11000(m3/d)。从政府审批与企业投资的角度讲,占地小、投资小的反渗透法都是优选方案。

能耗低,符合国家节能大战略。反渗透法主要能源需求为电能、能耗较小。低温多敁蒸馏与多级闪蒸法均需要外部热能供应,在国家限制煤炭利用,提倡加大事次能源利用的背景下,反渗透法长期看更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

反渗透法项目大,全球成功案例较多,适合我国国情。全球超过 10 万吨/日的项目,多数采用反渗透或多级闪蒸技术。随着近年来反渗透膜生产工艺极大改良,反渗透膜运行稳定性提升迅速,项目稳定运营 20-30 年的项目层出不穷。反渗透技术更适用于中大型项目、单位成本更低,更匹配我国工业园区或市政供水等大型用水工程的需求,发展机遇更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磷化工产业链现状:上游硫酸、磷矿石产量持续增长 中游草甘膦产量逐年下降

我国磷化工产业链现状:上游硫酸、磷矿石产量持续增长 中游草甘膦产量逐年下降

从上游原材料生产情况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磷矿石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磷矿石产量达到了11352.8万吨,同比增长7.0%。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民爆行业:2024年产量及销售总值均下滑 其中工业雷管产销量连续六年下降

我国民爆行业:2024年产量及销售总值均下滑 其中工业雷管产销量连续六年下降

从生产总值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民爆行业企业生产总值为增长趋势,但到2024年生产总值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民爆行业企业生产总值为416.95亿元,同比下降4.5%。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新型肥料‌行业整体壁垒较高 且市场渗透率提升

我国新型肥料‌行业整体壁垒较高 且市场渗透率提升

从市占率来看,我国肥料市场总体规模已超过万亿人民币,新型肥料行业市场份额正在逐年提升。2019生物肥料、有机肥料、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的占比约为25%,2025年预计将达到35%左右。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草甘膦产量有所回升 行业环保壁垒较高

我国草甘膦产量有所回升 行业环保壁垒较高

从企业占比来看,2023年我国草甘膦产能74.3万吨,主要集中于兴安集团、福华通达、新安化工、江山股份、好收成韦恩等公司,其产能分别为23万吨、15.3万吨、8万吨、7万吨、7万吨,国内前五家厂家产能合计占全球总产能的53.9%,占国内总产能的81%。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2024年产量、产能及产能利用率均有所回升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2024年产量、产能及产能利用率均有所回升

从产能来看,2022年之后我国磷酸一铵产能不断增长,到2024年我国磷酸一铵产能约为1884万吨,同比增长3.0%。

2025年03月04日
我国甲醇行业产量、产能、表观消费量均保持增长 甲醇制烯烃为下游最大需求市场

我国甲醇行业产量、产能、表观消费量均保持增长 甲醇制烯烃为下游最大需求市场

从表观消费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为10510万吨,同比增长6.8%。

2025年03月04日
我国黄磷行业:上游原材料充足 国内在建产能较多

我国黄磷行业:上游原材料充足 国内在建产能较多

从下游需求来看,在2024年我国黄磷行业下游应用需求占比最高为热法磷酸,占比约为33%;其次为草甘膦,占比为27%;第三是三氯化磷,占比为24%;而五氧化二磷占比为3%。

2025年02月26日
我国肥料行业:产量、进出口量均为增长趋势 2024年山东省产量最高

我国肥料行业:产量、进出口量均为增长趋势 2024年山东省产量最高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生产资料,在现代农业的起着关键作用。从产量来看,2020年之后我国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产量达到了6006.1万吨,同比增长8.5%。

2025年02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