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表面活性剂行业技术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表面活性剂基础应用研究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大宗表面活性剂产品上基本实现了自给。
参考《2017-2022年中国表面活性剂行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1)产品技术水平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表面活性剂基础应用研究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大宗表面活性剂产品上基本实现了自给。国内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日益重视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产品品质和性能指标不断优化,α-烯基磺酸钠(AOS)、硫酸化三乙醇胺盐(月桂基醚硫酸三乙醇胺盐AES-TEA/月桂基硫酸三乙醇胺盐K12-TEA)、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等产品已经替代了进口产品,使我国的表面活性剂产品的对外依存度不断降低。
(2)生产工艺水平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工艺有所不同。其中,阴离子的主要生产工艺为磺化反应工艺,非离子的主要生产工艺为乙氧基化和酰胺化工艺。
①磺化反应工艺
磺化工艺的研究经历了间歇釜式、罐组式、泵式、膜式工艺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多管膜式磺化工艺成为国内外的主流,其优点是传质较好、停留时间短、操作弹性大、产品质量高、能耗低及连续生产能力大。但是,随着磺化产品应用领域的拓展,尤其是在医药、农药等领域的应用开发,对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磺化反应工艺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为此,进一步提高磺化工艺水平以及加大对膜式反应器的研发力度仍是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今后努力的方向。
②乙氧基化和酰胺化工艺
我国乙氧基化生产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走向成熟。随着原料环氧乙烷的大幅扩产,其下游配套乙氧基化装置日益增多,乙氧基化的产能也随之大幅增加,乙氧基化生产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今后我国乙氧基化工艺除在搅拌式、外循环喷雾式、外循环喷射式三种方向向前发展外,还会朝着组合式方向发展,用来适合品种繁多的乙氧基化产品。目前酰胺化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工艺是直接法,即油脂直接与乙醇胺催化合成酰胺,此工艺对生产设备、操作要求及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但酰胺含量偏低,原料转化率相对较低;另一种工艺是甲酯法,即先用油脂与甲醇进行反应得到甲酯,甲酯再与乙醇胺在真空条件下催化反应合成酰胺,该方法反应温度低,原料转化率高,酰胺含量高;但工艺较复杂,投资相对较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