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我国农药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扶持
①土地保护政策保障下游农业稳定发展,有利于农药行业的市场稳定。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年)》规划目标主要包括:一是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确保 15.6 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二是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2020 年,农用地稳定在 100.33 亿亩;三是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全面推进,2020 年全国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 5,500 万亩。
国家土地政策力保耕地、农用地面积稳定,土地整理复垦面积增加,将促进农业发展,农业的稳步发展将为农药行业提供发展空间。
我国对农药行业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监管体系主要由行业准入制度、产品登记制度、产品生产许可制度及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构成。
②农药行业政策有利于行业集中化、规模化,有利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农药企业众多,市场分散,产品同质化和低端化严重,企业竞争秩序较为混乱。2016 年颁布的《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农药原药生产进一步集中,并通过兼并重组培育重点大型农药企业。根据新颁布的《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农业部令 2017 年第 4 号),改变了农药生产核准终身制的状况,不仅对行业准入严格把关,而且加强了对农药行业生产主体的优胜劣汰。此外,化学农药生产企业改变生产地址的,还应当进入市级以上化工园区或者工业园区,新增生产地址的,按新设立农药生产企业要求办理。
(2)市场需求增加
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日益受到重视,世界各国对农业的投资将持续增加,有利于农药需求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从我国的情况看,随着国家“三农政策”、 “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实施及农产品补贴政策的引导,将加大农户对农药这一生产资料的投入。
此外,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人口快速的向二、三产业转移,我国农业正面临重大变革,预计到 2030 年,只有 30%左右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我国农业的耕作方式会逐步改变,农田向种粮大户集中,单一农户精耕细作的种植方式在很多地方逐渐让位于规模化的种植,这将会大大增加农药特别是除草剂的使用量。
(3)专利农药集中到期,带来巨大业务机会
我国在新农药创制方面相较于发达国家比较薄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数不多,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专利即将到期的农药品种上。据统计在 2015—2020 年间,共有 28 个农药的化合物专利到期。其中包括 12 个杀菌剂、5 个杀虫剂、10 个除草剂和 1 个安全剂。在这些农药品种中,2015 年,有 11 个产品的销售额超过 1.00 亿美元;2010—2015 年有 13 个产品的复合年增长率大于 10.0% 。
随着国外大量农药专利到期,国内业内技术优势以及渠道优势较为明显的企业,将会率先涉足专利到期产品,并参与到国外农药龙头企业的市场、研发等合作中,抓住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
(4)高毒、高残留农药逐步淘汰,为低毒、低残留农药腾出巨大空间
近年来,我国开始逐步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如自 2016 年 7 月 1 日起停止百草枯水剂在国内的销售、自 2018 年 10 月 1 日起,全面禁止三氯杀螨醇销售、使用等等,均对中国农药行业产生了较为深远影响。品种老化的农药生产企业面临重大挑战,部分生产企业面临着停产和转产,但这对于品种结构良好的优势企业则意味着又一次新的发展机遇。高毒、高残留农药逐步被禁用为本公司产品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
2、影响我国农药制剂发展的不利因素
农药行业集中度低,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植物保护与用药指导需要加强,虽然国家立法不断完善,但监管困难,低水平无序竞争急需规范。我国农药需求高度分散、多样化、差异化和季节性的特点对农药生产企业特别是制剂生产企业的销售、库存、资金周转、组织生产能力要求较高,经营管理和统筹运营的能力是企业经营质量的重要保障。
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布的《“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国内绝大多数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较低,只有少数企业在个别产品生产中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我国创制品种档次、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大部分企业采取仿制过期专利产品的方式进行生产,不利于提高我国农药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农药产业市场运营规模现状与发展商机分析研究报告》
二、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原药是经过系列工艺化学合成的农药有效成分,原药的核心技术为化合物合成技术,国内原药主要为引进专利保护期之外的品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比较缺乏,与国外知名企业差距较大。
农药制剂包括单剂和复配制剂,可直接施用于作物,核心技术主要基于对作物及病、虫、草害的研究以及化合物药性的把握。农药制剂研发和生产广泛涉及植物保护学、界面化学、材料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态学、作物学、热力学、卫生及毒理学方面等多学科的专业技术。农药制剂对病、虫、草害防治效果、性价比和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其中配方的合理性、助剂的应用和复配工艺过程的控制对药效有较大影响。
现代物理化学、界面力学、生物化学、毒理学、热力学和纳米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使农药制剂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水基化制剂主要以水代替有机溶剂或少用有机溶剂,生产、应用对环境友好,并且成本更低,环保型制剂成为国内制剂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
三、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1、上游产业的关系
农药上游行业主要为石化、矿产行业,由于农药上游行业的产业链较长,因此成本传导效用递减,上游行业价格的变动对农药行业影响程度较为有限。对比原药企业和制剂企业,上游行业对原药企业影响超过制剂企业。
原药生产所需原料 主要来源于石化及矿产产品,一般均能获得稳定的大批量供应,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原药企业的生产成本。由于制剂以原药为原材料进行研发、加工与复配,原药成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稀释,加上制剂企业多品种特性,对应的原药品种较多,单个原药价格的变动对制剂企业整体成本影响较小。同时,制剂水基化的推广减少了对化学有机溶剂的需求,因此相对原药生产而言,制剂的生产成本受上游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相对较小。此外,由于农药需求具有较强的刚性特征,因此农药企业尤其是制剂企业对成本上升压力的转嫁能力较强。
2、与下游产业的关系
目前,农药行业的下游主要集中于农业领域。农产品是居民生活的必需品,而作为农业生产的上游,农药行业抗周期性较强,具有较强的刚性需求,农产品供求特性决定农业发展受整个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小,农业需求的稳定也使得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农药行业需求得到保障。
由于农药行业直接受下游农业生产的影响,因此所有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都会对农药行业产生一定影响。天气、农业生产的规模、复种指数、种植结构和农产品价格制约农药的需求量和需求结构;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决定农药尤其制剂销售的季节性;农作物种植的多样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影响农药需求的复杂性及供应方式;而病、虫、草害的抗药性发展以及农业生产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将推动农药的技术创新。
国家对农业发展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也会刺激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农户生产投入增长,将带动农药的需求。
四、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1、行业周期性
农产品是居民生活的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农产品供求特性决定农业发展基本不受整个经济周期的影响。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导致农业人口不断减少,同时人口增长、消费升级等因素促使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实现农业增产仍离不开农药、化肥和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因而,长期来看农药行业将处于稳定的上升通道。
病虫草害的爆发以及自然天气变化对农药或某种农药的需求变化影响较大,但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病、虫、草害发生的周期紊乱,因此,农药行业发展的周期特征也变的较为不明显。
2、行业区域性
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耕种习惯决定了不同地区种植结构的差异,造成病、虫、草害危害程度的不同,产生对农药品种的不同需求,使农药的生产和消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从我国的情况看,华南是国内 大的热带水果基地,两广、海南、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是国内主要的蔬菜基地,西北和华北是主要的棉花基地,江淮流域、珠江流域是国内主要水稻产区,华北、东北和部分西北地区则是小麦、玉米及谷物的主要产区,因此地区种植结构的不同导致了市场用药品种以及集中度的不同。
3、行业季节性
受农业生产季节性的影响,农药的生产和消费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从我国的情况看,除海南等少数地区销售旺季相对较长外,每年第一、第二季度是农药生产与销售的高峰期,第二、三季度是农药使用的高峰期。除上述季节之外的时间一般为农药需求淡季,农药生产企业以回款和冬储生产为主。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