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解析智利吸引外资的趋势四个阶段,十年内不得撤回;允许智利居民与非居民用外汇购买一些国内债券;成立“外国投资基金”,使外国投资者更加便利地采用该机制进行投资。从1985年开始,智利的FDI流入转跌为升。1985年至1990年,近80%的外资流入都是由新的债务转换机制带来的。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数据,图1反映了1970年至2012年智利吸引外资的总体状况。总体来看,自70年代以来,智利吸引外资的状况虽有显著的波动性,但2003年后呈现出明显的快速增长的态势。
解析智利吸引外资的趋势,我们可以将其划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3年到80年代初期,是智利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第一次有效尝试。1973年底,智利发生军事政变,新政府引进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模式。1974年,智利政府颁布外商投资法规(第600号外资法令,被称为D.L.600)。该法令在市场准入和外国资本汇款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并保证了所有生产活动的准入途径、税收稳定和非歧视待遇等,这些条款至今仍基本维持不变。该法令实施后,智利的FDI流入有了明显的增长。
第二阶段从80年代的外债危机到90年代初期,是智利在外债危机中采取特别手段促进外资流入的时期。80年代初,外债危机席卷拉美,导致智利的外资流入锐减。面对危机,政府采取了更加务实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外汇政策),创造出一个债务转换机制来刺激私人投资,内容包括:允许外国资本采用以债换股的方式流入,十年内不得撤回;允许智利居民与非居民用外汇购买一些国内债券;成立“外国投资基金”,使外国投资者更加便利地采用该机制进行投资。从1985年开始,智利的FDI流入转跌为升。1985年至1990年,近80%的外资流入都是由新的债务转换机制带来的。
第三阶段从90年代初到2000年,是智利吸引外资的高潮时期。90年代智利大力推行私有化改革,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1990年以后,智利文人政府当政,进行了许多有效的改革,并表现出更强的政策连续性,使得智利的经济形势和投资环境进一步好转,进而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
第四阶段从2000年至今,是智利吸引外资的又一次飞跃。进入到21世纪,智利私有化改革趋于尾声,同时受到国际经济形势下滑以及阿根廷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智利吸引的外资从2000年起急剧下降。但很快从2003年开始,智利的FDI流入以先于全球复苏的趋势恢复了增长。2003年到2012年间,智利的FDI流入增长迅速,即便是在2008年的金融中也未受到重大打击,并在2012年再创新高,实现了52.7%的高增长率,被联合国评为2012年全球FDI流入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相关分析报告2013年1季度我国债券市场现券交易量统计分析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