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十二五”期末相比,“十三五”时期上海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向好,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增长,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覆盖率100%,重残无业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增长超过70%。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动向研究》显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惠及9万余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22.2万人,残疾人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6.6平方米。
“十三五”时期,上海市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有效率达93.3%。每年有3万余名重残无业、老养残、孤残人员及残疾儿童等享受养护服务。适龄残疾学生享受免费基础教育和助学资助,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城镇残疾人登记失业率降至4.5%以下,残疾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1万多个农村就业困难残疾人家庭通过科技助残和“基地+农户”等形式实现就业增收。60项残疾人政务服务接入“一网通办”,其中28项实现“全市通办”。残疾人参与文化体育活动的比例年均超50%,街镇(乡)残疾人体育健身点及无障碍电影放映点覆盖率达到100%,街镇(乡)共设立252个无障碍电影放映点,每年惠及视力残疾人2万余人次。
上海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到2025年,上海市要基本达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相匹配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当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成为残疾人共享城市高品质生活的新标杆。

上海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任务措施 |
|
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 |
加大对残疾人创业的专业指导,搭建残疾人灵活就业载体,鼓励残疾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居家就业。做大做强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多措并举帮扶残疾人实现劳动增收。到2025年,市级扶残涉农示范基地达到20个。 |
健全残疾人社会救助体制机制 |
建立困难残疾人精准帮扶资源共享平台,确保各类社会救助保障待遇残疾人应保尽保,确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100%覆盖。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精准有效施策,困难残疾人精准帮扶质量显著提升。 |
推广残疾人综合照护服务 |
加强市、区和部门协同,统筹全市重残养护机构总体布局,研究推进重残养护和养老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新增2000张重残养护床位,努力实现对18周岁以上不满60周岁的重残无业人员特别是重度精神和智力残疾人“应养尽养”。 |
强化康复辅助器具服务 |
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供给,优化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流程,动态调整康复辅助器具产品目录清单。鼓励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辅助器具研发、生产、推广与应用,推动市场良性发展。推进康复辅具进机构、到社区、入家庭,为5000户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和一户多残的残疾人家庭提供辅助器具组合适配。加强康复辅具工程专业人员规范化培训,每千名持证残疾人配备2名辅助器具工程专业人员。搭建康复辅具国内外交流平台,支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康复辅助器具博览会、展览会,为残疾人提供新颖、先进、实用的辅具产品信息及服务。 |
提升特殊教育融合质量 |
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培训,鼓励职业教育机构与用人单位共建实习实验基地,建立对口录用机制,提高残疾学生就业率。支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通过随班就读、特教班等融合教育形式扩大招收残疾学生规模。实现高中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入学率达到75%以上。 |
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
五年内,“文化进社区”活动实现全覆盖,残疾人文体活动参与率达到60%。鼓励残疾人参加市民文化节、上海旅游节、上海电影节等文化节庆活动,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展示。到2025年,市级残疾人文化创意基地达到16个以上。 |
持续促进残疾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
扩大残疾人体质监测范围,丰富体质监测数据样本,为残疾人体育健身提供科学指导,残疾人体质监测人数比例达到10%以上。推进各类别残疾人体育运动均衡发展。健全残疾人专业运动员队伍培养和保障体系,为残疾人参加国际、国内各项体育赛事创造条件。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建设综合性残疾人体育设施,优先考虑依托现有体育训练场馆改造,科学布局残疾人竞技体育项目,满足残疾人运动员更高质量训练需要,提升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 |
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 |
进一步扩大家庭无障碍改造覆盖面,调整家庭无障碍改造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给予补贴。制定并出台《示范型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计通用导则及设施设备参考目录》。到2025年,累计完成1000家示范型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
推进无障碍信息交流 |
60%以上的政务服务终端应用、国有新闻媒体终端应用完成无障碍改造。实现各类政府服务机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公共服务营业场所、医疗卫生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公共交通服务场所、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无障碍信息交流服务全覆盖。对符合条件的听力残疾人参加机动车驾驶资格考试提供字幕提示同步语音服务。110接处警、119火警、120医疗急救等紧急呼叫系统实现文字信息报警、呼叫功能,保障听力、言语残疾人报警和急救需要。12345市民服务热线实现文字信息报送、交流功能,保障听力、言语残疾人咨询、求助、投诉、建议和举报需要。规范手语培训,统一手语培训考核办法。开展残疾人智能应用培训,方便残疾人使用随申办等应用软件,帮助更多残疾人接受便捷的社会服务。 |
发挥社会力量协同参与作用 |
制定出台助残志愿服务指导意见,推进助残志愿服务“组织运行、制度保障、能力建设、民生服务、文化涵育”五大体系建设,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项目对接机制,做强“云助残”服务平台需求发布、信息共享、服务对接、宣传展示和互动交流等功能,发挥助残志愿者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作用,加强“上海助残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大助残项目发布、对接力度,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项目对接、组织管理、评价激励、权益维护等机制,初步实现精细化智慧助残志愿服务的目标。到2025年,注册助残志愿服务者不少于8万人。 |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