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浙江省自由贸易发展“十四五”规划》显示,“十三五”时期,浙江省基本奠定了“131”油气全产业链总体格局,浙江自贸试验区已成为全国油气企业最集聚的地区,累计集聚油气企业6000余家,完成油品贸易额达6525亿元。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量和结算量分别突破410万吨和624.5万吨,分别达到全国40%和50%以上。
国际油气储备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舟山油品储罐能力达2790万吨,浙石化鱼山原油储罐全部投运,黄泽山油品储运基地项目一期已建成开港,建成投运143.9公里油气管网(含陆上段和海上段)。LNG年接卸能力达300万吨,新奥LNG项目舟山至宁波输气管道建设有序推进,完成接卸量98.5万吨。
浙江物产中大、浙石化获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和配额,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引进“世界最大乙烯裂解装置”“单套规模最大重整装置”等系列全球最大装置,累计完成投资1233.2亿元,一期已全面投产,形成2000万吨/年炼化能力,累计加工原油970万吨,项目二期全面开工建设。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自由贸易区市场前景研究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投资前景研究》显示,外轮供应市场加快发展,外轮供应货值突破22亿美元,年均增长107%;万吨级船舶年修理能力达3500艘,占全国市场份额40%。引进国际知名船级社挪威船级社,引进力鸿仕宝、瑞士通标、实华南油等3家全球顶尖油品检测机构,船舶管理、油品检测、航运科技等160余家海事服务产业链企业迅速集聚。
首单境外发债业务、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业务顺利落地。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960亿元,16家银行开办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惠及面由200余家企业增至全省800余家,业务辐射香港、澳门、日本、美国、德国等43个国家和地区。
围绕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综合监管等领域改革创新,累计形成特色化、系统性制度创新成果123项,其中全国首创58项,11项被国务院复制推广,4个案例入选商务部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走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前列。
此外建成全国首个船舶进境通关无纸化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船舶通关“一单多报”经验成为全国样板,大幅度提升了贸易便利化,船舶进出境申报数据减少2/3,通关时间从16小时缩减到2小时。率先试点船舶通关一体化改革,创新56项口岸通关监管举措,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效率与新加坡持平。
自由贸易发展面对的形式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三年多来,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油气储备能力不断提高,但相比4000万吨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且尚未形成国储、义储、商储、企储相结合的油储联动机制,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储备存在一定难度,商业储罐整体利用率不高。同时,商业储罐因租金收入小于运营成本,基本呈亏损状态,导致民营企业建设储备积极性较低,且未形成成熟的大规模油品贸易业务体系,影响了石油储备的流动性。
根据《浙江省自由贸易发展“十四五”规划》显示,2020年1—11月,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外资占比全国16.4%。利用外资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发展短板,存在签约外资项目落地难问题,三年多来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7亿美元,仅占全省三年实际总计利用外资1.54%。
浙江省自由贸易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十四五”时期,浙江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牢牢把握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主线,坚持对标国际最高规则,以数字化改革为方向,发挥油气全产业链、新型贸易、港口运输、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产业优势,加大压力测试,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异化的改革探索,把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把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新发展阶段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战略平台、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节点枢纽,打造成为新时代浙江的“金名片”。
根据《浙江省自由贸易发展“十四五”规划》显示,到2025年,力争带动所在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和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速比重均高于全省平均2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速高于全省平均3个百分点,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万亿元。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形成一批大宗商品、新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制度成果,成为制度创新的引领区。

浙江省自由贸易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措施 |
(一)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 |
1、加快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建设 |
2、加快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 |
3、加快国际油气储运基地建设 |
4、加快国际石化基地建设 |
5、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建设 |
6、建设亚太铁矿石分销中心 |
7、建设浙江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 |
(二)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 |
1、创新发展跨境电商 |
2、大力发展数字贸易 |
3、深化市场采购贸易 |
4、探索发展易货贸易 |
(三)打造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 |
1、强化“四港”联动 |
2、推进中欧班列民营化高质量运营 |
3、构建国际物流运输体系 |
(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 |
1、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2、创新数字经济业态新模式 |
3、加快数字经济领域规则制定 |
(五)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
1、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 |
2、建设制造产业集群 |
3、推进产业配套建设 |
(六)强化内外合作联动发展 |
1、加强自贸试验区与联动创新区联动发展 |
2、加强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 |
3、加强全省自由贸易区域联动发展 |
(七)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1、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
2、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
(八)谋划建设自由贸易港 |
1、探索建设衢山自由贸易港先行区 |
2、推动沪甬舟共建自由贸易港 |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