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污水处理市场发展态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1.黑臭水体污染严峻,加大治理是必然
根据住建部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平台,目前,已认定的黑臭水体总数2,100个。其中,已经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达794个,正在治理和制定方案中的分别为656个和642个,未启动治理工作的8个。从黑臭水体地域分布情况看,经济发达且水系更多的中东部地区的黑臭水体数量占比较大,中南区域和华东区域合计占比达70.8%。分省份看,广东、安徽数量均超过200条,合计占总数的21.9%;另外,江苏、河南、山东、湖南、湖北5省数量均在100条以上,合计占比为36.19%。
广泛存在的城市黑臭水体,不仅严重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影响城市景观和居民生活,而且危害水质安全和人体健康,已成为构建和谐宜居城市环境、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一大障碍和突出问题,其治理已势在必行。
“水十条”拉开黑臭水体整治大幕。2015年4月,“水十条”出台并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黑臭水体治理总体目标。同时,明确由住建部牵头,环保部、水利部、农业部等参与,共同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5年8月,两部委联手搭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强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黑臭水体整治大幕正式拉开。
根据住建部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平台,目前,我国黑臭水体总长度达7,063.38公里,总面积达1,484.64平方公里。其中,已经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总长度达1,120.8公里,总面积为143.22平方公里,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总长度和总面积占全部已认证黑臭水体的比例仅分别为15.87%和9.65%。假设平均每公里黑臭水体整治费用5,000万元,以此粗略估算,“十三五”期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按市辖区计)黑臭水体治理市场规模约为2,971.29亿元。从资金投入来源方面,预计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将成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投入资金筹措的重要方式。
1.黑臭水体污染严峻,加大治理是必然
根据住建部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平台,目前,已认定的黑臭水体总数2,100个。其中,已经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达794个,正在治理和制定方案中的分别为656个和642个,未启动治理工作的8个。从黑臭水体地域分布情况看,经济发达且水系更多的中东部地区的黑臭水体数量占比较大,中南区域和华东区域合计占比达70.8%。分省份看,广东、安徽数量均超过200条,合计占总数的21.9%;另外,江苏、河南、山东、湖南、湖北5省数量均在100条以上,合计占比为36.19%。
广泛存在的城市黑臭水体,不仅严重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影响城市景观和居民生活,而且危害水质安全和人体健康,已成为构建和谐宜居城市环境、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一大障碍和突出问题,其治理已势在必行。
分省份已认定黑臭水体数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中国报告网数据中心整理
分区域已认定黑臭水体数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中国报告网数据中心整理
2.河长制全面推行,行业景气度进一步提升“水十条”拉开黑臭水体整治大幕。2015年4月,“水十条”出台并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黑臭水体治理总体目标。同时,明确由住建部牵头,环保部、水利部、农业部等参与,共同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5年8月,两部委联手搭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强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黑臭水体整治大幕正式拉开。
“水十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时间表及路线图

资料来源:国务院,中国报告网数据中心整理
政策不断加码,河长制进一步提升行业景气度。随后,《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发布并开始广泛征求意见、16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重拳治理水污染,作为水污染防治薄弱环节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获得政策持续加码。2016年12月,两办就全面推行河长制提出意见,要求各地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同时,2017年6月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首次纳入河长制,从法律层面明确各级政府的水环境治理责任。河长制是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举措,长效机制的建立,将更好推动河湖水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受益于河长制推行,黑臭水体治理景气度或将进一步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相关重要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需求有望加速释放,“十三五”期间千亿市场待开启根据住建部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平台,目前,我国黑臭水体总长度达7,063.38公里,总面积达1,484.64平方公里。其中,已经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总长度达1,120.8公里,总面积为143.22平方公里,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总长度和总面积占全部已认证黑臭水体的比例仅分别为15.87%和9.65%。假设平均每公里黑臭水体整治费用5,000万元,以此粗略估算,“十三五”期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按市辖区计)黑臭水体治理市场规模约为2,971.29亿元。从资金投入来源方面,预计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将成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投入资金筹措的重要方式。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FS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