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居民服务旅游消费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个税方案的调整主要提升的是中低收入阶层居民收入水平,因此从消费市场结构来看,个税的调整主要将利好包括服装在内的大众消费市场,以及低线城市消费市场。而目前来看,随着一二线城市人口消费回流,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扶贫工作的加速推进,低线消费市场潜力正在得到不断挖掘。人口回流下三四线消费市场不断壮大,政策推动低线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加速提升
首先,我们从一线城市目前人口数据来看,北京、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增速近两年呈持续下降趋势,上海2015 年、2016年呈现负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1.48%和-0.15%,北京2016 年常住外来人口同比下降1.84%。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 年与2016 年全国流动人口亦呈现负增长,其中在流动人口中占比约69%的外出农民工增速减缓,尤其是2016 年增速仅为0.30%,接近零增长,比本地农民工同比增速小了3.15 个百分点。随着工业转移,外流人口规模的减小,三四线城市的消费人群基数逐渐壮大,消费需求增长。
图:北京、上海近常住外来人口近两年呈现负增长
图:外出农民工数量增速放缓,且慢于本地农民工增速
其次,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以及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包括本次个税的调整,政策推动下低线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正不断得到提升。目前来看,沿海工业带向内陆的转移正在带动三四线城市收入、就业和财富的增长,客群消费能力增强。从社零增速来看,内陆省份近年来增速一直相对高于北京及上海,同时根据资料显示,指出未来内陆城市的高收入人群增速最快,例如西部重镇重庆未来15 年高收入人群将增长近9 倍,总量突破400 万。这意味着,除一线城市外,存在相当数量的城市对高附加值商品和服务存在强大的潜在需求。
图:内陆省市社零增速均高于京沪
图:未来高收入者消费人群来源
收入提升配合观念转变,低线市场品牌消费加速崛起
整体来看,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人口结构中中产阶级的占比不断提升,按照Brooking Institution 的统计,2022 年国内中产阶级占比有望从2009 的12%增加至43%,若参考麦肯锡的统计,2012 年在我国主要城市中,中产阶级占比已经超过68%,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同时,其中一批以80、90 后为中坚力量的“新中产”在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方面都与传统的中产阶级有所区别:他们大多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追求高生活品质,越来越关注精神追求,对于消费品更加注重品牌、品质、享受、以及个性化。首先,新的中产阶级消费更加注重品牌与质量,愿意为高品质的产品买单。其次,消费升级过程中,不仅居民消费能力在不断提升,同时消费者的专业性也在提升,表现在消费者对高质量与低质量产品差异认知度也在不断增强。图: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图: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12%-70%的占比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