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保险市场特点
(一)、行业高速发展,保费规模和资产管理规模激增
我国保险市场迅速发展,保费规模和资产管理规模激增的同时,市场竞争急剧增加。截至目前,我国保险市场已有79家寿险公司、82家财险公司以及9家养老险公司,且2016年批准18家保险公司的筹建工作。资本大鳄纷纷布局保险,也进一步促进了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去年全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10万亿元,同比增长27.50%。同时保险营销员数量激增至657.28万人,上升了185.99万人,其占据去年城镇新增就业总数的14.15%。去年保险业提供保额共计2372.78万亿元,同比增长近四成,高于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10%。保额增速显然大于业务增速,体现出国家对于“保险姓保”政策理念的不断推行。
(二)保险企业不断转型升级,资产负债管理成热点
市场竞争的激烈促使险企转型升级,从原来的“以保费规模为中心”转向“以风险管理为中心”,资产负债管理成为行业关注热点。从举牌万科开始,“资产驱动负债”型发展战略提升保险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引发了外界担忧。“偿二代”的推出旨在指导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三)保险行业规模不断攀升,再保险需求持续增加
险企对风险管理需求的不断上升促进了再保险市场的发展,也促使再保险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其功能也从传统的保险市场内部分散风险转移至向资本市场转移风险,再保险企业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但同时,保险产品的创新也导致了风险多样性极大增加,背后的风险管理水平需要提升。保监会发布的保险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前11月,国内再保险业总资产2735.34亿元,较年初减少47.27%,而同期保险业总资产为149608.60亿元,较年初增长21.04%。其暴跌的背后原因就是针对业务筛选不够细致,风险管理水平需要重新进行提升。
二、我国再保险市场概况
至今国内拥有中再、太平再和人保再三家家中资再保险机构,及江泰再保险经纪一家专业在保险经纪公司,2015年亚太再保险公司的成立标志着过内第一家民营资本主导的再保险公司成立。2014年的我国再保险总分保赔款达393亿元,同比增长超10%。发展至今,在我国再保险市场较为活跃的再保险公司有中再、瑞再等多家公司,初步形成了中资专业再保险为主,外资再保险分公司为辅,离岸再保险人为补充的市场体系。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
三、国际再保险公司业务管理模式借鉴
(一)慕尼黑再保险公司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成立于1880年,按保费收入统计排名全球第一的再保险公司。慕再对其再保险业务进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集团董事会层面分别设立再保险委员会和集团委员会对再保业务和集团其他业务进行分开管理。再保险委员会对再保险业务所有重大事项均具有决策权。
(二)法国再保险公司管理模式分析
法国再保险集团成立于1970年,是法国最大的综合性商业再保险公司,法再旗下拥有寿险再保和产险再保子公司,经营全球范围的再保险业务。其集团层面同样设有类似慕再架构中的执行委员会,董事长直接领导,成员包括集团层面的高管以及三家子公司的总裁等。执委会负责对集团及子公司进行日常战略指导和经营管理。
四、我国再保险公司发展建议
在经济金融不断加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再保险公司在不断推行国际化过程中应该积极借鉴国际知名再保险公司相关管理模式中的一些先进的经验,构建一个与国际再保险市场接轨的、有序发展的再保险市场体系。
(一)注重完善内部机制建设,加强核心竞争力
我国再保险企业应采用递进方式,逐步构建实现国际性再保险公司规模等目标所需的内部机制。在同国外再保险公司的竞争过程中不断学习,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产品创新的研发机制,可通过例如设立科研奖励基金等政策激励,或构建高效的决策模式出发,赋予国际业务一定的经营自主权,有利于激发其活力。
(二)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注重风险管理职能的发挥
再保险公司作为种类风险的聚合地,需要大量能够分散风险的产品组合,这包括地域分散化和产品多元化。我国再保险企业应建立完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风险核算制度,以最大程度提高再保险公司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大众对于保险的需求激增,我国再保险行业发展的机遇已经到来。如何积极应对国际化挑战,立足本土,放眼全球,是我国再保险行业发展之本。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