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秦岭体育旅游行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体育旅游产业运营现状与十三五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体育旅游是以体育作为内涵,旅游作为载体,体育提供资源,旅游带来市场的新业态,它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交叉产业。自2000年我国第2次申奥,关于体育旅游的理论研究开始走出低谷期,到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国的成功举办不仅促使体育旅游的理论研究达到顶峰期,而且为体育旅游实践活动带来新的契机。体育旅游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健身价值推动着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自身产值规模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秦岭被誉为中国之龙脉,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为其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先决条件,加之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客源市场充足,满足体育旅游发展的资源及市场要求,但由于相关部门对秦岭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及规划的认识不足,导致秦岭体育旅游发展缓慢,体育旅游相关资源被闲置荒废。为此,本文将利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角度,对秦岭体育旅游发展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策略旨在促进该区体育旅游能够走上高品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秦岭体育旅游SWOT分析

        1.1秦岭体育旅游优势分析

        1.1.1旅游资源优势

        秦岭区域名山奇景星罗棋布。根据陕西旅游资源普查与实际调研显示,秦岭旅游资源单体总数为2184个,包括地文景观175个,水域风光60个,生物景观64个,天象与气候景观2个,遗址遗迹691个,建筑与设施867个,旅游商品137个,人文活动188个。各类旅游资源均各具特色,满足着不同群体的需求。首先,秦岭旅游资源具有其独特性,终南山的组成部分翠华山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千奇百态的巨石,波光粼粼的堰塞湖等最具代表性的地质地貌景观,更有被誉为“中草药天然药库”和“生物资源基因库”的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及旬阳天人合一的“太极城”,这些旅游资源都是中国唯一且世界罕见的;其次,秦岭旅游资源具有其垄断性,以天下第一险山—华山为主体建设的华山风景名胜区、被称为“东方宝石”的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均在国内外具有其垄断性;最后,秦岭旅游资源具有其稀缺性,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分布着被誉为“动物活化石”为主的国宝—大熊猫及其他稀缺动物、亚热带特色风光的奇山、小桥流水或蜿蜒起伏的河川、古朴神秘的森林等自然旅游资源。除此之外,最高峰—太白山,山顶“六月积雪”及“天池”、拔仙台、石海等第四冰川遗迹在我国中纬度地区实属罕见。综上所述,秦岭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较多,类型齐全且具有较高品质,这为秦岭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1.1.2客源优势

        秦岭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涉及地区较多且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客源范围广阔且可进入性强。以西安、咸阳、宝鸡、渭南为中心的关中城市带聚集着2000多万人口。近年,由于居民对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家用汽车的普及,以及距离近,花费少等优势,关中城市带成为了秦岭体育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其次,河南,湖北,重庆,四川等周边省区人口众多,这些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居民生活节奏较慢,其中不乏个别因自然条件限制而无处可去且热爱体育旅游的背包客或野外探险者,秦岭体育旅游资源极强的吸引力使他们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京津唐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是我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且有较强的出游欲望,秦岭地区奇特罕有的自然旅游资源及悠久厚重的人文旅游资源与上述地区有着一定的异质性,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购买和体验秦岭体育旅游产品;另外,由于国外体育旅游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国外游客的体育旅游意识交强,他们深知秦岭体育旅游资源的价值,有不少钟爱户外运动的国外游客专程慕名而来,构成了秦岭体育旅游客源市场不可或缺的部分。

        1.1.3政策优势

        秦岭区域各级领导都极为重视秦岭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均着力于投资环境的改善,从加大招商引资优惠力度,规范各地景区运营模式,提升旅游产品整体品质等方面为秦岭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陕西省省委,省政府在《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依托天然禀赋的自然及人文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及特色产业突破。提出要打造以秦岭旅游为代表的绿色文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第三产业提升到重点发展的战略位置,充分认识到秦岭旅游业发展对地区建设的重要性;其次,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致力于打造“旅游强省”,要求秦岭旅游按照“打造大景区,形成大容量,产生大影响,构建大循环,游览大集中,突出大特色”为总体目标进行规划,政府政策的先导以及大众目前对体育旅游需求的增加给秦岭体育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1.2秦岭体育旅游弱势分析

        1.2.1产业规划滞后

        未能形成独立旅游品牌秦岭体育旅游作为继秦岭生态旅游之后的现代旅游业新亮点,针对其专项化发展的规划仍然处于萌芽状态。一方面,秦岭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体育旅游资源,但由于其涉及区域较多,各地政府分块管理,各自为政,对秦岭区域体育旅游资源未能形成科学,统一,合理的规划,对各种可利用的资源也并未作出系统的普查和统计,使得体育旅游产品与普通旅游产品混为一体;另一方面,目前秦岭体育旅游产品大多数仍以普通旅游产品的销售方式进行销售,而现今较为流行的户外、远足、漂流、登山、野营等完全有资源依托的体育旅游产品却未能得到独立规划。大部分游客参与此类项目只是为了感受亲身体验的新奇感和刺激感,但他们本身并不了解这些旅游产品与体育的联系。体育旅游作为以体育为内涵,旅游为载体的特殊性质并未得到大众及相关部门的认识,秦岭体育旅游产品虽然与传统旅游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却未能形成独立的旅游品牌,而是覆盖和混杂在普通旅游产品之中,随时面临着淘汰或被替代的问题。

        1.2.2涉及地区较多

        管理问题突出,开发运营难度大秦岭被誉为中国的龙脉,它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端起自甘肃省境内北部的白石山,东段到河南省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的南部与四川省交界处,长约1600km,是昆仑山脉的延生以及渭河与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秦岭仅在其主体区域陕西就涉及了6个地市38个区县,各地政府形成多个行政管理部门,权责分配较为混乱,政策冲突时有发生;其次,各地政府为了在短时期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没有地区管理问题衔接的基础上肆意开发,忽略了体育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和不安全因素,当问题发生时,各地政府互相推诿,不仅导致游客的损失无人承担,更对秦岭体育旅游的整体形象造成损坏;除此之外,秦岭体育旅游开发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但由于其涉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且投资观念较差,导致多个地区政府忽视对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进行资金注入,各地政府不但不愿自己出资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投资引入和导向政策,管理问题依然突出。

        1.2.3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针对体育旅游行业的专门人才与体育旅游的发展呈现出脱节状态,这成为限制秦岭体育旅游发展的另一个制约因素。体育旅游产品从其规划,开发,设计,再到销售,都需要专业人才的参与,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不仅要对旅游行业有所认识,而且必须对体育户外运动有充分的了解。就目前而言,全国各高校并未设置专门的体育旅游相关专业,部分综合类院校设有旅游管理专业,但其主要针对传统旅游,景区规划或酒店管理方向开设课程,对新兴的野外生存、拓展训练、漂流探险、登山远足等体育旅游项目并未涉及。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其发展的短板。秦岭体育旅游从其产品开发的源头开始,直到面向大众为止,都极度缺乏专业性指导,这成为阻碍秦岭体育旅游发展的关键性内在因素。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近些年我国露营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快速增长 广东省企业数量排名第一

近些年我国露营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快速增长 广东省企业数量排名第一

而随着露营市场持续升温,参与企业也在不断增多。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在近些年我国露营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快速增长,到2023年我国露营行业注册量达6.85万家,同比增长85.57%,而截至2024年3月21日我国现存露营相关企业达到了16.24万家。

2024年06月14日
我国园林绿化行业:政策环境利好 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持续增长

我国园林绿化行业:政策环境利好 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持续增长

而在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方面也是为持续上升趋势。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22年我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3.7平方米增长到了15.29平方米,连续7年为增长趋势。

2024年06月14日
我国体育赛事行业:整体热度增加且政策环境持续利好 资本市场热度回升

我国体育赛事行业:整体热度增加且政策环境持续利好 资本市场热度回升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17年我国体育赛事投融资事件和金额达到了顶峰,在此之后开始下降,到2023年我国体育赛事行业发生4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20.01亿元,投融资金额回升。2024年1-5月我国体育赛事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0.6亿元。

2024年06月12日
我国污泥处理行业:政策持续支持 处置量不断增长

我国污泥处理行业:政策持续支持 处置量不断增长

污泥的处理主要是包括了污泥干化、污泥堆肥、污泥焚烧、污泥消化等处理,从细分市场来看,在2021年我国干污泥处置量占比最高的区域为华东,为29.8%;其次是华中,占比为27.20%;第三是华北,占比为20.60%。

2024年05月31日
我国智慧城市行业:政策支持下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资本市场正再度升温

我国智慧城市行业:政策支持下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资本市场正再度升温

从市场来看,在政策支持下,多家企业进入智慧城市行业,这也让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增长。数据显示,在2023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达到了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7.7%。

2024年05月25日
政策支持和需求增长下 我国污水处理市场及污水处理厂数量不断增长

政策支持和需求增长下 我国污水处理市场及污水处理厂数量不断增长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投融资事件和金额达到顶峰,2021年之后投融资事件下降。到2023年我国投融资事件发生3起,投融资金额为6亿元,投融资金额轻微回升。

2024年05月23日
我国智慧消防行业:产品渗透率不断提高 市场份额方面传统消防企业占比最高

我国智慧消防行业:产品渗透率不断提高 市场份额方面传统消防企业占比最高

相比于传统消防,智慧消防在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等方面都具有更高的效率,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安防产品渗透率也不断提高,市场规模也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在2021年我国智慧消防市场规模达到了531亿元,同比增长11.8%。

2024年05月20日
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水质监测为主要市场  相关投融资金额整体增长

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水质监测为主要市场 相关投融资金额整体增长

而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环境监测相关投融资事件增多。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3年我国环境监测投融资事件和投融资金额增长,到2023年我国环境监测发生投融资事件7起,投融资金额为4.32亿元。2024年1-4月25我国投融资事件发生1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约为3亿元。

2024年04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