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会展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图)


        众所周知,旅游业、会展业两者本质上均属于服务业范畴,二者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性,涉及内容宽泛,同被称作“朝阳产业”,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更高的关注。现阶段,旅游业同会展业在各自演进过程中存在业务交叉、重叠的情况,由此便诞生了会展旅游业这种崭新的产业形态。两者的有机结合会令我国从旅游资源大国演变为旅游经济强国。

图表:会展旅游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会展旅游融合的条件研究

        (一)市场需求是两者融合的前提条件

        会展和旅游二者结合的前提即为游客和参会者的基本需求。研究表明,会展客商不仅仅要完成国家或者企业的参展任务,大部分参会人员在闲暇之时也会对当地的各项旅游资源、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解。会展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除了在观光过程中有所展现外,更具有“双重”目的。具体来说,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好奇心,拓宽视野;另一方面则是个人或公司对未来投资、合作发展等的必然要求。对于会展业来说,参展客商的根本目的在于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对各类有效信息进行获悉和推广,并借助会展的形式吸引更多客户。由于旅行社掌握着诸多资源,在会展过程中,若组织游客参与会展活动,能够增强游客的体验,进而给客商创造更多发掘潜在客户的契机。会展业同旅游业的市场需求,是会展旅游业有效结合的前提条件。

        (二)产业转型升级的各项要求是会展旅游业融合的根本驱动力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会展旅游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研究

        当前,产业融合摆脱了传统价值网的束缚,和另外一些产业再次聚合为新的价值链。现如今,中国的旅游产业适逢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旅游+”是新时代背景下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策略,也是此行业积极同另外一些产业进行融合的具体体现,更是旅游业水平增强的基本需求、旅游业在当前形势下成熟的一种表达。借助旅游产品形态的日益丰富、多样化,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游客差异化、多样性的需求,并且通过旅游市场对会展产业链进行延伸,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此外,旅游业应当积极主动地寻求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机会,如举办一场大型会展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数目繁多的人流、物流及信息流,进一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利润空间,最终有助于游客消费潜力的深入发掘、旅游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产业融合视域下会展旅游的发展措施

        (一)市场需求

        一般情况下,国际会展活动有助于举办地区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开拓,比如之前举办的各届世博会均给当地提供了数目可观的游客资源。像“广交会”等品牌性会展也给中国带来了众多潜在游客(消费理念超前、规模庞大、消费水平较高、不受时节干扰等),同时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做足了市场推广的功课。首先,旅游公司需要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全面掌握会展与会客商的基本要求,在活动完毕后给其提供周到的咨询服务,并为其制定专属的旅游产品。例如,对那些有投资意向的客商制定专门的考察线路等。此外,旅行社不妨将会展节庆活动融入旅游者的旅行路线当中,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地迎合他们休闲观光、不断求知的需求,有效增强参展商和产品的知名度。借助对市场需求的整合,有利于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深入结合,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旅游产业给会展业提供专业服务,会展业也能够给旅游业提供更宽阔的市场及利润空间。

        (二)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为不同产业融合的基础,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动态过程。通常而言,资源融合度越高,那么产业融合的价值与作用就越大。会展业为旅游业带来的主要资源分别为:旅游资源、客源、行业品质及行业支撑等。近年来,像世博会、奥运会等国际性会展活动的开展令国内的旅游服务设备更加完善、人们的整体素质迅速提升,进而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类型的资源。

        (三)企业协作

        会展旅游在其演变历程中始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并且涵盖了众多领域层面,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融合多家企业的专业服务。所以说,会展核心企业和旅游核心企业需要自发协作,从而拓展产业融合的路径。与此同时,各企业管理人员需要选取社会形象好、诚信度高、服务水平高、市场占有量大、规模较大的企业展开协作,构建起“强强联手”的市场竞争优势。除此之外,企业在协作环节中需要构建公平、合理、高效的联系渠道,达成一致目标,提升协作有效性。

        会展业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可以推动旅游业态的革新进程,提高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有关企业与人员应当充分借助新媒体时代的营销渠道,努力加强会展旅游的宣传力度,提升会展旅游的品牌价值,更快更好地促进两者间的深度融合,持续拓展产业链,最终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公募、银行理财及私募规模占比较大 2024年投融资金额回升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公募、银行理财及私募规模占比较大 2024年投融资金额回升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自2018年之后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投融资事件持续下降,而投融资金额自2020年之后则逐年上升,到2024年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生了8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70.83亿元。

2025年02月11日
【投融资】我国水质监测行业投融资事件多发生在广东及天津 Ecomo已完成C+轮融资

【投融资】我国水质监测行业投融资事件多发生在广东及天津 Ecomo已完成C+轮融资

数据显示,2019-2024年,我国水质监测行业投融资事件呈先升后降趋势。2024年我国水质监测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1起,投资金额达0.5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数据服务行业资本市场轻微回暖 且相关企业资源正在积极整合中

我国数据服务行业资本市场轻微回暖 且相关企业资源正在积极整合中

从投融资来看,我国数据服务行业投融资事件自2022年起在50-60起之间波动,投融资有所下降。2024年我国数据服务行业投融资事件共115起,投融资金额共115.81亿元。

2025年01月06日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已逐渐走向成熟 新中标项目规模逐年下降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已逐渐走向成熟 新中标项目规模逐年下降

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垃圾焚烧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和高温堆肥三种方式。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放缓 居家养老仍为主要养老模式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放缓 居家养老仍为主要养老模式

而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多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加上政策的支持,我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我国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从3.5万亿元增长到了6.00万亿元,连续五年稳定增长。

2024年10月23日
我国会展行业:2023年展览数量及面积快速回升 其中广东省占比最高

我国会展行业:2023年展览数量及面积快速回升 其中广东省占比最高

从线下展览数量来看,由于在前些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我国线下展览数量大幅度减少,到2023年疫情影响减小,我国线下展览数量迅速回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线下展览数量为7852个,同比增长192.77%。

2024年09月20日
【投融资】近八年我国消费金融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投融资事件呈下降走势

【投融资】近八年我国消费金融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投融资事件呈下降走势

数据显示,我国消费金融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7年的129起减少到2023年的2起。2024年1月-8月,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3起,投资金额达0.9亿元。

2024年09月18日
我国共享经济行业:市场交易规模逐年增加 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为主要领域

我国共享经济行业:市场交易规模逐年增加 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为主要领域

从各领域交易额情况来看,在2022年我国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位于前三分别为生活服务、生产能力和知识技能,交易额分别为18548亿元、12548亿元和480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4%、1.5%、5.9%;占比分别为48.40%、32.75%、12.54%。

2024年08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