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演进
2009 年 4 月 8 日,上海、深圳、广州、东莞和珠海成为我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工作的首批试点城市,同时规定境外范围主要为东盟 10 国,2009 年 6 月 29 日,香港也被列入试点地区。为规范人民币跨境流通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同财政部、海关总署等 6 个部委于 2009年 7月 2日共同发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管理办法》,同时公布了相应的实施细则。2010 年 6 月 22 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涉及增设试点地区问题,将其扩大至 20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等,试点业务也由仅限于货物贸易延伸至其他经常项目,与此同时,境外由东盟国家扩大至世界各国及地区。2011 年 1 月 6 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自此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首个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1 年 8 月 22 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境内地域范围扩展至全国各地,由此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从纵深发展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但是针对出口贸易仍然只限于试点单位。2012 年 3 月 2 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多部委共同发布《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不再对出口的试点企业进行限制,任何拥有进出口经营许可的企业都能够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至此,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中的有关贸易部分,从贸易的地域范围到业务范围都已经解除限制,全面放开。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指出,将会继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加强对拓宽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的重视,逐步提高双边货币合作紧密程度,增加各国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规模。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相关配套政策不断完善,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使得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呈平稳上升趋势。虽然当前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稳步提高,但与对外贸易总额的对比情况看,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自我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来,截至 2016 年 3 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已达到 25.26 万亿。从单季度结算量来看,2015 年第 3 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最大,已达 2.09 万亿(如图 1 所示)。按类别划分,货物贸易结算量占比最大,达到 1.52 万亿元,占比约为 73%,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下的结算量相对较低,为 2,500 亿元,占比约为 12%。2015 年第 3 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仅占对外贸易总额 6.43 万亿元的 32.48%,对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有 80%~90% 的贸易以美元结算,欧元区有超过 50% 的贸易使用欧元结算,人民币的使用量仍然较低,但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除此之外,从各省市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情况来看,2014 年排名前 4 位的地区为广东省、上海市、深圳市和北京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分别为 25,000 亿元、17,000 亿元、11,804.78 亿元和 11,272 亿元,分别占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总额的 23%、15.63%、10.86% 和 10.37%,远高于其他省市,显然各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有较大差异。
(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特点
1、国内以东部地区为主
因各地区的优势不同,例如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一定的地域特征。长期以来,国内分布不平衡,东部依然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主力,长期占境内结算总量的 90% 左右,中西部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相对落后,占比不到 10%,这说明中西部地区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应当充分发掘中西部地区的潜力。
2、人民币离岸市场以香港为主
截至 2015 年第 1 季度,香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达到 1.65 万亿,较 2014 年第 4 季度的 1.73 万亿略有下降。在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方面,2013 年我国 1,175.86 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中有 1,025.23 亿美元来自于亚洲地区,其中 783.02 亿美元来自于香港,占整个外商直接投资额的 66.59%。
3、货物贸易结算占较大比重
人民币通过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投资 3 种方式进入经贸活动当中,从发展速度来看,3 种方式由快到慢依次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整体来看,货物贸易的人民币结算量一直高于服务贸易,占绝对比重,货物贸易结算额与服务贸易结算额差距从 2015 年第 4 季度开始略有减少,但差距依然明显,呈现不平衡状态。
4、进出口结算结构失衡
由于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放较晚,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高,议价能力不足,导致进口付款多,出口收款少,呈现收付失衡的局面,影响我国的外汇储备调节。从发展趋势来看,除 2015 年前 3 季度外,我国的实付金额一直高于实收金额(如图 3 所示),且在 2015 年第 4 季度有扩大的趋势。2016 年第 1 季度,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付总额较上季度有所下降,为 1.45 万亿元,但同一季度的实收为 9,400 亿元,实付为实收的 1.54 倍,说明我国在与世界各国(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当中进口部分的人民币支付远远超过出口。进口付款多于出口收款导致的人民币结算结构的失衡,从侧面可以反映出与我国进行贸易的伙伴国家(和地区)在贸易往来当中更乐于接受人民币,也表明人民币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地位提高。
二、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条件和环境分析
(一)内部条件分析
1、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具有潜力的投资市场地位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商业贸易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步入新阶段,2010 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虽然我国 2012 年以来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但累计降幅低于同期日本和韩国,2015 年经济增速仅为 6.9%,但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每个百分点代表的增量不同,2015 年中国经济规模已达到 10.8 万亿美元,2015 年 1% 的增量相当于 5 年前的 1.5 倍。2015 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大致为 3.1%,我国经济增速虽然也处于下行状态,但仍是全球平均增速的 2.3 倍,是极具潜力的投资市场。
2、充足的外汇储备
自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不断完善外汇储备体制和机制,2006 年外汇储备同比增长 30.2%,达到 1.07 万亿美元,超越日本取得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地位。
2014 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再次突破,达到近 20 多年的最高峰,约 4 万亿美元。由于汇改后人民币贬值,资本外逃,2015 年我国外汇储备首次下滑,减少 5,127 亿美元,达 3.33 万亿美元。在全球经济普遍遇冷的大环境下,外汇储备下降并未影响人民币国际影响力,IMF 通过将人民币加入 SDR 篮子表示信任和支持。虽然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放缓,但基数依然很大,可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3、日益庞大的对外贸易规模
2009 年,我国贸易出口额占世界市场总量的 9.7%,同时,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占世界总量的 8.9%。然而 2015 年,伴随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趋势,全球出口额也较大幅度下跌,我国也不例外,货物贸易总额下降为 24.59 万亿元,同比减少 7%,分别来看,出口下降 1.8%,进口下降 13.2%,即使如此我国仍然保持了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我国与多个国家建立了长期贸易伙伴关系,形成一个多元化、高层次的贸易发展网络,显然,借助全球贸易发展契机,我国已经拥有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基础。
(二)外部条件分析
1、与境外国家货币合作的发展
我国与其他各国的货币合作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为降低各国贸易活动中因汇率波动导致的风险,我国先后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冰岛、新加坡、新西兰、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签订多个货币互换协议和本币合作协议,不仅可以为推动我国双边贸易与投资发展提供助力,同时为稳定双边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保障。众多国家与我国签订货币互换和本币合作协议,意味着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
2、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汇率避险需求增加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如美元和欧元汇率发生剧烈波动,导致持有大量美元和欧元的国家经济遭受损失,许多国家纷纷减持美元和欧元,使用其他货币来进行国际支付和结算。我国的外贸企业和贸易伙伴国,尤其是东盟一些国家的企业都普遍希望能够通过增持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人民币结算来降低对美元或者欧元的持有,以期降低由于大量持有美元或欧元而导致的汇率风险。因此,推进人民币结算不仅能够节约交易成本,还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三、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
当前,我国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在服务范围和效率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首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清算系统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进一步增强子系统之间的融合度,拓宽支付清算业务的服务范围,同时要加强银行系统的清算渠道建设,快速提升代理行的清算效率。其次,针对各地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便捷高效的清算渠道。就现有的清算渠道来看,代理行模式的清算效率仍较低,应大力发展以清算行清算为主的清算渠道。
(二)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持续完善外汇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相关部门职责及权利。另外,作为一项新的尝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推进过程中需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加大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宣传力度,鼓励“走出去”的企业采用人民币结算,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发展。
(三)深化金融市场开放,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目前,我国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应当综合我国国情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另外,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主体参与国内金融市场交易,积极支持金融产品创新。同时,加大国内短期国债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和长期资本市场等金融市场的发展力度,以更好地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规避金融风险提供服务。
(四)拓宽渠道,保持人民币回流机制通畅
首先,为使发债主体可获得更加多元化的投融资便利,需进一步扩宽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渠道,在合适的时机通过境外不同市场进行人民币债券的发行,进一步优化和创新人民币回流机制。其次,扩大债券发行品种,发行包括基础建设债券、金融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等多种形式的金融产品。最后,要运用好人民币 QFII 渠道,通过该渠道将境外合法的人民币资金回流到境内资本市场,以扩大境外人民币资金的灵活性和便捷度。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演进
2009 年 4 月 8 日,上海、深圳、广州、东莞和珠海成为我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工作的首批试点城市,同时规定境外范围主要为东盟 10 国,2009 年 6 月 29 日,香港也被列入试点地区。为规范人民币跨境流通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同财政部、海关总署等 6 个部委于 2009年 7月 2日共同发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管理办法》,同时公布了相应的实施细则。2010 年 6 月 22 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涉及增设试点地区问题,将其扩大至 20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等,试点业务也由仅限于货物贸易延伸至其他经常项目,与此同时,境外由东盟国家扩大至世界各国及地区。2011 年 1 月 6 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自此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首个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1 年 8 月 22 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境内地域范围扩展至全国各地,由此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从纵深发展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但是针对出口贸易仍然只限于试点单位。2012 年 3 月 2 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多部委共同发布《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不再对出口的试点企业进行限制,任何拥有进出口经营许可的企业都能够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至此,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中的有关贸易部分,从贸易的地域范围到业务范围都已经解除限制,全面放开。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指出,将会继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加强对拓宽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的重视,逐步提高双边货币合作紧密程度,增加各国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规模。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相关配套政策不断完善,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使得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呈平稳上升趋势。虽然当前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稳步提高,但与对外贸易总额的对比情况看,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自我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来,截至 2016 年 3 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已达到 25.26 万亿。从单季度结算量来看,2015 年第 3 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最大,已达 2.09 万亿(如图 1 所示)。按类别划分,货物贸易结算量占比最大,达到 1.52 万亿元,占比约为 73%,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下的结算量相对较低,为 2,500 亿元,占比约为 12%。2015 年第 3 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仅占对外贸易总额 6.43 万亿元的 32.48%,对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有 80%~90% 的贸易以美元结算,欧元区有超过 50% 的贸易使用欧元结算,人民币的使用量仍然较低,但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图表:2010~2016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进出口贸易总额及占比(季)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除此之外,从各省市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情况来看,2014 年排名前 4 位的地区为广东省、上海市、深圳市和北京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分别为 25,000 亿元、17,000 亿元、11,804.78 亿元和 11,272 亿元,分别占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总额的 23%、15.63%、10.86% 和 10.37%,远高于其他省市,显然各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有较大差异。
(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特点
1、国内以东部地区为主
因各地区的优势不同,例如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一定的地域特征。长期以来,国内分布不平衡,东部依然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主力,长期占境内结算总量的 90% 左右,中西部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相对落后,占比不到 10%,这说明中西部地区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应当充分发掘中西部地区的潜力。
2、人民币离岸市场以香港为主
截至 2015 年第 1 季度,香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达到 1.65 万亿,较 2014 年第 4 季度的 1.73 万亿略有下降。在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方面,2013 年我国 1,175.86 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中有 1,025.23 亿美元来自于亚洲地区,其中 783.02 亿美元来自于香港,占整个外商直接投资额的 66.59%。
3、货物贸易结算占较大比重
人民币通过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投资 3 种方式进入经贸活动当中,从发展速度来看,3 种方式由快到慢依次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整体来看,货物贸易的人民币结算量一直高于服务贸易,占绝对比重,货物贸易结算额与服务贸易结算额差距从 2015 年第 4 季度开始略有减少,但差距依然明显,呈现不平衡状态。
图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金额: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差额(季)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进出口结算结构失衡
由于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放较晚,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高,议价能力不足,导致进口付款多,出口收款少,呈现收付失衡的局面,影响我国的外汇储备调节。从发展趋势来看,除 2015 年前 3 季度外,我国的实付金额一直高于实收金额(如图 3 所示),且在 2015 年第 4 季度有扩大的趋势。2016 年第 1 季度,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付总额较上季度有所下降,为 1.45 万亿元,但同一季度的实收为 9,400 亿元,实付为实收的 1.54 倍,说明我国在与世界各国(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当中进口部分的人民币支付远远超过出口。进口付款多于出口收款导致的人民币结算结构的失衡,从侧面可以反映出与我国进行贸易的伙伴国家(和地区)在贸易往来当中更乐于接受人民币,也表明人民币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地位提高。
图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收金额、实付金额及差额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条件和环境分析
(一)内部条件分析
1、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具有潜力的投资市场地位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商业贸易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步入新阶段,2010 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虽然我国 2012 年以来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但累计降幅低于同期日本和韩国,2015 年经济增速仅为 6.9%,但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每个百分点代表的增量不同,2015 年中国经济规模已达到 10.8 万亿美元,2015 年 1% 的增量相当于 5 年前的 1.5 倍。2015 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大致为 3.1%,我国经济增速虽然也处于下行状态,但仍是全球平均增速的 2.3 倍,是极具潜力的投资市场。
2、充足的外汇储备
自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不断完善外汇储备体制和机制,2006 年外汇储备同比增长 30.2%,达到 1.07 万亿美元,超越日本取得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地位。
2014 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再次突破,达到近 20 多年的最高峰,约 4 万亿美元。由于汇改后人民币贬值,资本外逃,2015 年我国外汇储备首次下滑,减少 5,127 亿美元,达 3.33 万亿美元。在全球经济普遍遇冷的大环境下,外汇储备下降并未影响人民币国际影响力,IMF 通过将人民币加入 SDR 篮子表示信任和支持。虽然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放缓,但基数依然很大,可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3、日益庞大的对外贸易规模
2009 年,我国贸易出口额占世界市场总量的 9.7%,同时,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占世界总量的 8.9%。然而 2015 年,伴随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趋势,全球出口额也较大幅度下跌,我国也不例外,货物贸易总额下降为 24.59 万亿元,同比减少 7%,分别来看,出口下降 1.8%,进口下降 13.2%,即使如此我国仍然保持了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我国与多个国家建立了长期贸易伙伴关系,形成一个多元化、高层次的贸易发展网络,显然,借助全球贸易发展契机,我国已经拥有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基础。
(二)外部条件分析
1、与境外国家货币合作的发展
我国与其他各国的货币合作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为降低各国贸易活动中因汇率波动导致的风险,我国先后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冰岛、新加坡、新西兰、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签订多个货币互换协议和本币合作协议,不仅可以为推动我国双边贸易与投资发展提供助力,同时为稳定双边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保障。众多国家与我国签订货币互换和本币合作协议,意味着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
2、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汇率避险需求增加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如美元和欧元汇率发生剧烈波动,导致持有大量美元和欧元的国家经济遭受损失,许多国家纷纷减持美元和欧元,使用其他货币来进行国际支付和结算。我国的外贸企业和贸易伙伴国,尤其是东盟一些国家的企业都普遍希望能够通过增持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人民币结算来降低对美元或者欧元的持有,以期降低由于大量持有美元或欧元而导致的汇率风险。因此,推进人民币结算不仅能够节约交易成本,还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三、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
当前,我国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在服务范围和效率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首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清算系统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进一步增强子系统之间的融合度,拓宽支付清算业务的服务范围,同时要加强银行系统的清算渠道建设,快速提升代理行的清算效率。其次,针对各地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便捷高效的清算渠道。就现有的清算渠道来看,代理行模式的清算效率仍较低,应大力发展以清算行清算为主的清算渠道。
(二)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持续完善外汇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相关部门职责及权利。另外,作为一项新的尝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推进过程中需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加大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宣传力度,鼓励“走出去”的企业采用人民币结算,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发展。
(三)深化金融市场开放,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目前,我国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应当综合我国国情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另外,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主体参与国内金融市场交易,积极支持金融产品创新。同时,加大国内短期国债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和长期资本市场等金融市场的发展力度,以更好地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规避金融风险提供服务。
(四)拓宽渠道,保持人民币回流机制通畅
首先,为使发债主体可获得更加多元化的投融资便利,需进一步扩宽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渠道,在合适的时机通过境外不同市场进行人民币债券的发行,进一步优化和创新人民币回流机制。其次,扩大债券发行品种,发行包括基础建设债券、金融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等多种形式的金融产品。最后,要运用好人民币 QFII 渠道,通过该渠道将境外合法的人民币资金回流到境内资本市场,以扩大境外人民币资金的灵活性和便捷度。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