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军民融合顶层文件逐步落地 “民参军”潜力巨大。顶层文件逐步落地,我国军民融合步入新篇章。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建设仍是第一要务。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军工产业专项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定位分析报告》
顶层文件逐步落地,我国军民融合步入新篇章。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建设仍是第一要务,国防投入的增长是有限度的,而国防和军队建设同样非常重要,在这种背景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当下我国唯一的选择。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军民融合可以大幅节约军费开支,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军事装备研发经费占国家科研经费支出的一半,70 年代下降到1/3,现在还不到国家科研总经费的15%,美国国会研究报告显示军民融合给美国国防部每年节约300 亿美元(占采办费总额20%以上),并且许多民用技术只需投入很少经费就可以达到军事系统80%的性能。2017 年1 月,我国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 由习近平任主任,委员会是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民融合顶层文件逐步落地,同时最高协调机构统一指挥各方工作,最大程度消除障碍,军民融合步入新篇章。
信息技术是军民融合突破口。在信息化时代,大量信息资源是军民两用的,包括导航定位、气象水文、海洋水域、地理空间等公用信息,以及电磁频谱、军事物流、作战保障与应急动员等专用信息。近些年来,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军事专用技术比重越来越低,而军民通用技术已超过80%。此外,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所需的高新技术只有10%-20%来自军方自己的科研单位,军队信息化建设80%以上的技术均来自民用信息系统。因此,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带动军民加速融合是现实之举,既带动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新一轮发展,更引领了相关民用高新技术发展和新型产业的形成,呈现出以军事需求带动经济发展、以民用技术促进国防建设的良性互动局面。
“军转民”潜力巨大,信息化领域以北斗为典范。对中国而言,最尖端的军工技术大多蕴含在军工集团的科研院所中,为了充分释放资源效用,各集团会将生产附加值高、盈利能力强的技术,通过军转民转换为生产力,比如北斗、通用航空、大飞机制造等。据权威部门统计19,西欧国家军转民的转化率为50-60%,美国高达80%左右,而我国近10 年仅有10%-20%的国防专利最终转化应用于商业生产,后续潜力依旧巨大。信息化领域的军转民,以北斗为典范,目前北斗民用用户已达到千万级,北斗导航系统在“百城百联百用”行动计划取得重大进展,北斗精准服务网已为317 座城市的多种行业应用提供服务,目前已在城市燃气、城镇供热、电力电网、供水排水、智慧交通、养老关爱等民生领域实现跨界融合。《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5 年度)显示20,2015 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1735 亿元,北斗市场贡献率接近20%。根据国家规划,2020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4000 亿元,北斗产业达2400 亿元。
“民参军”将围绕涉密性不强的军品配套业务开展,重点关注有资质的民企。民参军核心目的是引导优势民营企业,优质的社会资源进入军品领域,从而推动军工产业升级。尽管《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6》显示21,截止2015 年底,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民口单位占总数的2/3,但是我国军工企业长期处于计划体制和垄断的竞争模式,民营企业准入门槛批准依旧复杂,目前民参军仍存在领域窄、范围小、层次低、比例小的问题。我们认为,现阶段民参军会围绕涉密性不强的军品配套业务展开,尤其是民营技术实力强于国家队的领域如网络安全等。其它信息化领域如军用雷达配套(天线,仿真等)、军用卫星配套、军用通信、军用电子、军事物流信息系统、国防动员系统等,民营企业也具有较大机会,尤其是具有资质的公司,先发优势明显。
区域角度看:重点关注军民融合规模大的省市发展机会,如四川、陕西、上海、浙江等。由于军工行业具有较大的地域性,陕西、四川等省份是传统国防军工行业大省,相较于其他省市军民融合产业会更加发达,如四川省2016 年军民融合产业营收预计达2870 亿元,稳居全国第二位,力争5 年后突破4000 亿元,其中省会成都市力争十三五末期军民融合收入突破1500 亿元;陕西省,仅西安市预计到2018 年军民融合产业营业收入将超过2500 亿元。此外,上海、浙江等省市产业规模同样较大,值得关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