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发展北京市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战略措施分析

       导读:发展北京市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战略措施分析,数字文化社 区、云计算和云服务平台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北京将充分利用首都在区位、文化、科技和资本方面的优势,着力建设中关村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支持文 化科技园与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推进一批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科技含量高的重大文化科技项目,实现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项目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为了适应当前北京文化发展形势,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模式,这“符合首都作为国家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发展定位,是对过去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化和拓展。”[6]
       (一)战略核心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核心在于多层面、全方位实现北京科技与文化的协同创新与深度融合。主要体现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一方面,科技对文化有着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在物质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在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对文化制度变迁的驱动作用;在精神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实践对文化内涵的丰富以及文化价值观的演变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文化对科技的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在物质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引领下科技形态的演变;在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制约下科技制度及科学管理的完善;在精神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驱动下科技文化的繁荣与渗透。
       北京科技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不是简单的科技加文化,而是通过科技来实现支撑文化和生产力发展,通过文化的创新发展来引领科技的进步和应用,将科技创新渗透于经济发展的各个产业和环节,文化创新致力于探索发展精神动力和提升软实力,从而形成了双向互动、协同创新的过程。
       (二)具体措施
       北京深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需要在战略和实践两个层面具体落实。
       1.从战略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着重打造4个平台
       把文化与科技融合与协同创新作为首都文化和科技发展的整体战略,着重打造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4个平台。
       (1)科技文化创新项目研发平台。以中关村海淀园等科技园为龙头,联合科技共同成立研发公关团队,对当前文化企业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科技难题进行研发。抓好重大项目,紧紧围绕文化需求,加大数字电视、数字出版、三网融合、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运用。
       (2)科技文化创新企业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成立北京市文资办,统筹协调全市文化资源整合、重大项目投资等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放大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吸引社会资本的全面加入,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3)科技文化创新产品交易和中介平台。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各要素的优化配制,培育和发展面向社会从事文化科技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文化科技中介服务,让科技与文化创新成果快速进入市场的同时有效降低文化科技创新风险。
       (4)科技文化创新知识产权平台。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加强文化科技融合的知识产权管理、创新、保护和运用。凡进入北京市场的文化与科技的制度创新产品,一定要事先确立知识产权,唯有如此,才能切实保护科技与文化创新的智力成果,为二者的融合和可持续创新提供保障。
       2.从实践层面,加强成果转化应用,着力打造4大体系
要加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科技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打造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新与发展的4大体系。
       (1)文化科技资源整合体系。通过建立多层面、立体的网状联系,促进文化与科技全方位交融,通过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制作、包装、传播及成果应用催生出全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产品,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如移动多媒体电视、手机广播电视、数字出版、数字广告等。
       (2)文化科技成果应用体系。北京将继续坚持研发与转化并重的宗旨,加强文化科技成果的中介服务,完善交易市场,为成果转化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支撑,将先进成果应用到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新兴业态、保护文化名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不断提高技术成果应用和转化。
       (3)文化科技融合的承载体系。近年来北京市重点实施高清数字电视交换推广工程、数字文化社区、云计算和云服务平台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北京将充分利用首都在区位、文化、科技和资本方面的优势,着力建设中关村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支持文化科技园与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推进一批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科技含量高的重大文化科技项目,实现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项目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4)文化科技融合的支撑体系。在体制机制上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建立和完善都市合作机制,整合各方力量,推动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政策上要完善认定标准,在项目、用地、资金等方面先行先试。在人才培养上建好人才发展平台,引进和培养文化科技领军人才,把首都建成文化、科技的人才高地。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竞猜型彩票行业销售额正快速增长 对彩票销售额贡献超四成

我国竞猜型彩票行业销售额正快速增长 对彩票销售额贡献超四成

销售额来看,2020-2024年,我国竞猜型彩票销售额呈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竞猜型彩票销售额为2868.1亿元,同比增长16.4%;2025年1-2月我国竞猜型彩票销售额为3822.95亿元,同比增长5.1%。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气象服务行业应用市场快速渗透 其中农业和交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气象服务行业应用市场快速渗透 其中农业和交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气象服务是以气象信息为核心,为政府、公众和行业提供决策支持、日常信息及专业化技术服务的系统性活动,主要包含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四大类型。‌‌

2025年04月12日
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整体稳步增长 其中海洋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整体稳步增长 其中海洋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生产总值来看,2020-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整体增长。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105438亿元,同比增长6.4%;2025年生产总值将达111782亿元。

2025年04月07日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公募、银行理财及私募规模占比较大 2024年投融资金额回升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公募、银行理财及私募规模占比较大 2024年投融资金额回升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自2018年之后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投融资事件持续下降,而投融资金额自2020年之后则逐年上升,到2024年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生了8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70.83亿元。

2025年02月11日
【投融资】我国水质监测行业投融资事件多发生在广东及天津 Ecomo已完成C+轮融资

【投融资】我国水质监测行业投融资事件多发生在广东及天津 Ecomo已完成C+轮融资

数据显示,2019-2024年,我国水质监测行业投融资事件呈先升后降趋势。2024年我国水质监测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1起,投资金额达0.5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数据服务行业资本市场轻微回暖 且相关企业资源正在积极整合中

我国数据服务行业资本市场轻微回暖 且相关企业资源正在积极整合中

从投融资来看,我国数据服务行业投融资事件自2022年起在50-60起之间波动,投融资有所下降。2024年我国数据服务行业投融资事件共115起,投融资金额共115.81亿元。

2025年01月06日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已逐渐走向成熟 新中标项目规模逐年下降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已逐渐走向成熟 新中标项目规模逐年下降

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垃圾焚烧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和高温堆肥三种方式。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放缓 居家养老仍为主要养老模式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放缓 居家养老仍为主要养老模式

而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多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加上政策的支持,我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我国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从3.5万亿元增长到了6.00万亿元,连续五年稳定增长。

2024年10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