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6年中国水利建设行业市场规模及重大水利建设工程产生的社会效益分析。2016年入汛以来,长江流域经历多轮强降雨,湖北、安徽、湖南、江西、重庆、四川、贵 州、江苏、云南、陕西等 10 个省(市)的 625 个县(市、区)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 口约 4919 万,倒塌房屋 11 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 4167 多千公顷。
相关行业报告《2016-2022年中国水利工程产业现状调查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2016年入汛以来,长江流域经历多轮强降雨,湖北、安徽、湖南、江西、重庆、四川、贵 州、江苏、云南、陕西等 10 个省(市)的 625 个县(市、区)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 口约 4919 万,倒塌房屋 11 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 4167 多千公顷。水利设施损毁严重, 大中型水库受损 4 座,小型水库受损 403 座,小(2)型水库垮坝 2 座。因洪涝灾害造 成 161 人死亡,61 人失踪,主要原因是强降雨导致的房屋倒塌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 灾害。 大范围的水灾引发对于水利建设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水利建设主要分为农田水利工程、防洪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水利工程、水利发电工程等,其 中对于洪灾防护起主要作用的水利设施为农田水利工程、防洪工程、城市排水系统和综 合水利工程。
我国幅员辽阔,大约 2/3 的国土面积存在着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防洪重点的 东部平原地区,如辽河中下游、海河北部平原、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 区以及沿江一带)、珠江三角洲等,它们在地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位于湖泊周围低洼 地和江河两岸及入海口地区.另外,东南沿海一些山区和滨海平原的接合部,也属于洪水 危险程度较大的区域.受洪灾影响最大的是洪泛区.我国有洪泛区近 100 万 km2,全国 60%以上的工农业产值,40%的人口,35%的耕地,600 多座城市,主要铁路、公路、油田以 及许多工矿企业受到洪水灾害的威胁.洪水灾害是我国发生频率高、危害范围广、对国民 经济影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2000-2014 年,我国水旱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占当年 GDP 的比重平均值为 0.58%, 2007 年以来,仅有 2010 年水旱灾害损失超出该均值,国家重视水利建设的成果卓著。从 2014 年中国水旱灾害公报数据看,当年全国 28 省 1621 县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 7381.82 万人,因灾死亡 486 人、失踪 91 人,紧急转移 675.06 万人,倒塌房屋 25.99 万间,125 座城市进水受淹或収生内涝,直接经济损失 1573.55 亿元,占当年 GDP 的 0.25%;2014 年水旱灾害受损最为严重的区域为广东、广西和湖南,广东当年直接经 济损失 316 亿元,受灾人口 683 万人,湖南省直接经济损失 152 亿元,受灾人口超过 千万;绝对值依然庞大,水利建设持续推进仍有必要。
从总量上来说,我国水灾及旱灾导致的经济损失仍非常大,2007 年到 2014 年我国 水灾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在年均 1920.71 亿元,旱灾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1035.14 亿元。
2009 年水利建设投资增速为 65.99%,防洪工程建设增速 82.33%;2011 年水利建设投 资增速 37.92%,防洪工程建设增速 48.74%;2014 年水利建设投资增速从上一年 1.69% 上升至 10.91%。防洪工程建设增速由上一年-6.33%上升至 13.98%。
近年来,我国多个大中城市频繁遭遇暴雨灾害袭击,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 年对国内 351 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2010 年间,有 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 3 次以上的城市有 137 个;在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57 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 12h。不管是从总量上还是人均上来看,我国城市排水管网建设不足。美国、德国、日本三个 发达国家的平均人均排水管道长度为 4.06m,比中国整整多出 4m。中国 2014 年城镇 人口数为 7.49 亿,要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我国需建设排水管道的总长度大约为 300 万 km。
在经济不景气时,为稳住经济增长,政府会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资。例如,在 1929~1933 年美国大萧条时期,政府加大了对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 2008~2010 年间,政府投放的 4 万元投资,其中超半数的资金投放到基础建设。现今,在国内经济增速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基础建设投资后程发力增长,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 中流砥柱。政府相继提出 172 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海绵城市建设以及铁路建设等基础 建设政策。
“十二五”期间,我国水利投资规模赶超以往,巨大的投入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例如,应 对了频发重发的洪水、干旱、台风和地震次生灾害。此外,全力推进 172 项节水供水重 大水利工程建设,现代水利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但是,在应对自然灾害面时,目前的 水利基础设施仍显得力不从心,在洪涝季节,“看海”现象依然严重,因此,对水利建 设的投资仍然非常有必要。“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加快水利建设, 实现水利现代化的迫切需求将推动水利建设快速发展。从目前的重大水利建设工程建设 情况,以以及部分省市“十三五”规划中对水利建设的规划可以发现,水利建设在未来五年的成长空间非常大。
“十二五”期间重大水利建设工程及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工程 |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 计划工期 | 投资额 |
鄂北调水工程(湖北) | 输水线路总长269.34公里,设计供水人口482万人, 灌溉面积363.5万亩。 | 总工期45个月 | 工程总投资179.5亿元 |
汉江五级枢纽项目(湖北) | 汉江五级枢纽项目建成后,将与已建成的丹江口、 崔家营、王甫洲、兴隆4级枢纽一起,形成1000吨 级汉江航道,与长江、江汉运河构筑成810公里高等 级航道圈 | 计划“十三五”末 全部建成 | 总投资近200亿元 |
古贤水利枢纽工程(陕西) | 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是具有防洪、减淤、供水、发电、 灌溉等综合效益。枢纽最大坝高199米,相应总库容 165.57w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47.76亿立方米; 电站装机2100兆瓦,多年平均发电量70.96亿千瓦/ 时。 | 工程总工期为9年 | - |
引汉济渭工程(陕西) | 工程总调水规模的15亿立方米,汉江支流子午河自 流调水5亿立方米,汉江干流黄金峡水库提117米引 水10亿立方米;工程设计最大输水流量70立方米每 秒,水库总库容9.39亿立方米,泵站总装机功率 15.65万千瓦,电站总装机容量18万千瓦。 | 工程建设预计总工 期99个月 | 静态总投资168亿元 |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 | 工程利用现有和新辟河道双线引江,切岭穿越江淮 分水岭,疏浚皖北河流实施江水北送,2040年工程 年引江水量49亿立方米,年入淮河水量26亿立方米; 依托调水线路建设长江至淮河Ⅲ级航道328.4公里, 其中江淮沟通段按Ⅱ级航道标准建设,每年内河水 运量将超过1亿吨。 | 总工期5年 | 工程估算静态总投资616亿元 |
淮水北调工程(安徽) | 淮水北调工程自蚌埠五河站从淮河干流抽水,经淮 北市濉溪县黄桥闸向北至宿州市萧县岱山口闸,调 水线路总长266公里,主要保障淮北、宿州两市工农业生产用水 | 计划2016年4月底 前完成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制工作 | 估算投资10.3亿元 |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新 疆) | 规划水库正常蓄水位1820米,最大坝高162米,水 库总库容22.04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容量690兆瓦, 设计年发电量22.6亿千瓦时。 | 2011年10月10日 开工建设,总工期 为74个月 | 86亿元 |
夹岩水利枢纽工程(贵州) | 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是贵州省在“十二五”期间开工 建设的重点工程,集雨面积为4306平方公里,总库 容13.25亿立方米,水利库容8.48亿立方米 | 2014年7月发改委 对其进行批复,预 计工期55个月 | 169.4亿元 |
“十三五”规划中对水利建设的规划将为水利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时间 | 城市 | 文件名 | 水利建设规划 |
2016.4.20 | 广东省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建立现代水利支撑保障体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利防 灾减灾和水安全保障能力,构建珠三角地区水利现代化体系和粤 东西北地区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到2020年,县级市城区和主要乡镇 防洪标准分别达到50年一遇和10~20年一遇。 |
2016.5.3 | 山西省 |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构建符合山西实际、具有山西特色的水安全保障体系。以大水网 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骨干供水工程建设,分批启动实施县域小 水网配套工程,构建“两纵十横、六河连通、覆盖全省”的高保 障率供水体系。 |
2016.3.8 | 重庆市 |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加快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 |
2016.4.27 | 西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 个五年规划纲要》 | 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骨干工程建设,加强农田 草场水利建设 |
2016.5.10 | 吉林省 | 《吉林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提高水利设施保障能力,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
2016.2.17 | 青海省 | 《青海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实施节水供水、蓄水引水、治水保 水、增水洁水、通水补水等重大水利工程。 |
2016.3.18 | 海南省 |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2016.3.4 | 福建省 | 《福建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增强水利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 |
2016.4.13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三个五年规划纲 要》 | 加快推进西江等干支流、中小河流治理及山洪灾害防治,建设防 洪控制性工程,强化重点海堤标准化建设,推进中越跨界河流整 治,提升抵御洪涝灾害能力 |
2016.6.13 | 河南省 |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建设和谐的水利支持系统,加强水利工程体系建设。完善防洪体 系,加快推进一批大中型水库、重要支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 险加固和蓄滞洪区等工程建设 |
2016.5.6 | 云南省 |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 |
2016.2.16 | 陕西省 |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构建关中“四横十纵”水系网络,统筹谋划陕北、陕南水系建设。 围绕关中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系统整治并恢复湖泊、湿地、蓄 滞洪区等,促进关中主要江河湖库外部连通、内部循环、互为补 充。围绕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推进延安 和榆林黄河引水、引洛济延等工程建设。围绕陕南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月河补水、引嘉济汉等水利建设,做美陕南水生态 |
2016.5.18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 要》 |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加快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强 以高效节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
2016.4.18 | 河北省 |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加强以优化水资源配置、农田水利设施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保障水平,补 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
2016.3.21 | 辽宁省 | 《辽宁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利防灾减灾体系,深入实施辽河 干流整治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 |
2016.2.17 | 上海市 |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2016.6.1 | 安徽省 |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大力实施“水利安徽”战略,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增强防洪 减灾能力,提高水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水平,完善农村水利 基础设施,加快水利现代化进程 |
2016.4.25 | 湖南省 |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完善水利设施网,健全防洪减灾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快农 田水利建设 |
2016.4.5 | 四川省 |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玉溪河、向家坝、长征渠和引 大济岷等西水东调工程,以及升钟水库灌区、亭子口灌区、罐子 坝水库灌区等北水南补工程的前期论证和项目建设,建成武引二 期灌区、毗河供水一期等项目,新建向家坝灌区一期、李家岩水 库、土溪口水库等项目。 |
2016.3.16 | 甘肃省 |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实施“6363”水利保障行动,构建水资源配置、区域供水、农村 供水、农田节水、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六大体系 |
2016.3.31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三个五年规划纲 | 推进资源水利建设、工程水利建设、推进农田水利等民生水利建 设、生态水利建设、智慧水利建设,提出六类水利重点工程要》 |
2016.4.20 | 广东省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利防灾减灾和水 安全保障能力,构建珠三角地区水利现代化体系和粤东西北地区 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到2020年,县级市城区和主要乡镇防洪标 准分别达到50年一遇和10~20年一遇 |
2016.3.4 | 江西省 | 《江西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防灾减灾、改善民生、促进发展, 着力构建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和保障能力建设于 一体的水利体系,不断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水资源和水环境承 载能力,提出农田水利建设等六大类水利重点工程 |
2016.3.31 | 江苏省 |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 | 加快城市水系综合整治,增强水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引导建立与 城镇规模、功能相适应的现代城镇水利工程体系。到2020年,淮 河下游防洪标准全面达到100年一遇,长江、太湖、沂沭泗水系 全面巩固50年一遇防洪标准,区域骨干河道防洪标准基本达到20 年一遇;大中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全面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
水利工程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由建筑材料供应商、水电材料及设备供应商及输水管道供 应商构成,产业链中游为水利工程行业,主要由水利工程设计公司、水利工程施工公司、 水利工程养护公司构成,水利工程设计公司向施工公司提供设计方案,施工公司完成施 工后由水利工程养护公司进行维护及运营;下游主要为政府、城投公司以及其他投资商。
从行业格局看,上游供应商基本完全竞争,建筑材料及水电设备等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因此议价能力不高;下游主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对于水利项目具有较强的把控力,从而 议价能力较高;中游的水利建设企业处于寡头垄断地位,对于大型水利项目,主要由几 家全国性央企竞争,而地方性水利项目,则由当地几家较大的水利公司竞争。因此,水利工程项目一般对水利工程公司的资金要求较高,存在普遍的资金垫付现象。 一般情况下,资金流出主要集中在招投标阶段和签约施工阶段。
由于对资金和技术水平较高,大型水利项目的行业壁垒较高,全国拥有特级资质的水利 企业为 22 家,而房地产建筑类企业具有特级资质的企业有 300 家,具有一级资质的水 利企业为 307 家,一级资质的房地产建设企业有 5711 家。行业集中度较高,大型水利 项目基本集中于少数几家央企。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