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2015年我国纺织行业发展态势预测分析

内容提示: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说,“十二五”期间,棉纺织行业要本着坚持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今后五年,中国棉纺织行业要由过去偏重经济增长转向更加重视经济结构调整、更加重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要推进产业转移,发挥区域优势,提高资源整合和利用能力,优化区域布局,把着眼点放在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上,加快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的步伐。

我国一直是纺织大国,纺织行业在我国的历史久远,市场地位不可动摇。怎么才能让它更加好的发展下去呢?

谈到“十二五”期间棉纺行业的出口创汇目标时,说,棉纺织产品的出口创汇与纺织产品的出口量仍然会同步协调发展。棉制纺织品及服装、棉制纺织品和棉制服装创汇以年增7.5%、7%和10%左右为目标,分别达到1100亿美元、320亿美元和880亿美元。其中,纱线出口数量年均增长2%,纯棉及混纺坯布出口数量年均增长5%,色织布(含牛仔布)出口数量年均增长2%。随着世界各国对棉制品的消费热度不减,国内消费也不断增长,到2015年,出口总折纱量将达到550万~580万吨。

走减量增效发展之路

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棉纺织行业世界大国的地位已经毋庸质疑,但我们却不是棉纺织强国。如何在巩固大国地位的同时尽快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转变发展方式的这条主线为正处在结构调整关键时期的中国棉纺织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说,“十二五”期间,棉纺织行业要本着坚持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今后五年,中国棉纺织行业要由过去偏重经济增长转向更加重视经济结构调整、更加重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要推进产业转移,发挥区域优势,提高资源整合和利用能力,优化区域布局,把着眼点放在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上,加快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的步伐。

合理布局棉纺生产能力

说,棉纺织行业是我国纺织行业重要的基础产业。“十一五”期间,棉纺织行业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拉动下,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装备水平、经济效益有效提升。“十二五”期间棉纺织行业将有重点、有梯度地推进产业转移和优化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使棉纺织行业从规模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

从生产规模发展来看,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纱产量为2717万吨,以年均增长5%计算,到2015年纱产量将达到3450吨;按照棉型纤维保有量计算,2010年纱产量约2100万吨,按年均增长5%计算,到2015年纱产量将达到2700万吨。按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布产量800亿米,以每年增长5%计算,到2015年机织布产量将达到1000亿米。

从区域布局来看,认为,既要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不平衡的瓶颈问题。

“十二五”期间,棉纺能力要向具有资源和劳动力支撑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说,新疆自治区发挥棉花原料资源优势,棉纺锭规模以700万锭左右为宜,棉花加工量不超过70万吨。中部地区,如河南、湖北、河北、江西、湖南等,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加快存量资产的优化升级。棉布生产能力要紧密结合上游纺纱、下游印染、成衣及家纺纺织品集聚地发展,向中西部地区有织造人才、技术、环境优势的地方发展。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投资方向以清梳联、自动络筒机、带集体落纱的细纱机长车、细络联、粗细络联、无梭织机等自动化设备为主,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为方向,加快高新技术装备改造传统行业的步伐。

为国民经济再作新贡献

特别强调:为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国家外汇平衡、为国家积累资金、为国家安排大量就业作出贡献,仍将是“十二五”期间我国棉纺织行业的重要任务。

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庞大,内需潜力大是我们发展的巨大优势。说,从消费需求看,未来十年,国家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将有助于拉动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村人口的消费能力。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0年纺织纤维加工量为4130万吨,按内需为60%以上计算,国内年纤维消耗量约为2500万吨。考虑棉花资源的有限性、化纤消费的快速增长、棉型纤维消耗占比逐年降低等因素,预计人均棉型纤维消耗绝对值仍会逐年增长。“十二五”期间,人均纺织纤维消费量将达到19千克,棉型纤维消耗占比51%;人均棉型纤维消费量达到12千克。

纺织行业市场发展前景不错,只要掌握了好的方法,充分地发挥优势,这样才能发展的更好。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实现稳步增长 出口增速有所下滑

我国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实现稳步增长 出口增速有所下滑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印染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染料及印染助剂企业,原材料主要包括棉纺、毛纺、丝绸胚布、纱线等;中游为印染加工企业,主要分类有棉及化纤印染精加工企业、毛染整精加工企业、丝印染精加工企业等;下游主要为服装、家纺等企业。

2024年11月26日
【投融资】2024年上半年我国碳纤维行业中江苏澳盛已成功完成两次融资

【投融资】2024年上半年我国碳纤维行业中江苏澳盛已成功完成两次融资

数据显示,我国碳纤维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7年的1起增长到2023年的10起。2024年1月-8月21日,我国碳纤维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5起,投资金额达1.11亿元。

2024年08月27日
我国芳纶纤维行业市场缺口较大 泰和新材产能最高

我国芳纶纤维行业市场缺口较大 泰和新材产能最高

从对位芳纶企业产能来看,2024年泰和新材的对位芳纶年产能为16000吨,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其次为瑞盛新材,产能达5500万吨,从在建产能情况来看,中芳特纤和平煤神马均有10000吨产能项目在建。

2024年07月31日
我国印花布行业产量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技术及环保壁垒较高

我国印花布行业产量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技术及环保壁垒较高

产量来看,2022年我国印花布产量约为197.7亿米,同比下降6%。

2024年07月30日
我国化纤制造行业:化纤产量波动性增长 政策频发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化纤制造行业:化纤产量波动性增长 政策频发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产量来看,2023年以来国家促消费系列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消费场景全面恢复,居民收入及消费信心在逐步回升。2023年化纤产量为6872万吨,同比增长8.5%。

2024年07月26日
我国家纺头部企业市场营销体系稳定成熟 相关政策鼓励行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我国家纺头部企业市场营销体系稳定成熟 相关政策鼓励行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政策方面,家纺行业是我国纺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2023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持各地和相关行业协会依托全国消费促进月、国际消费季等平台,组织开展家居消费季、家纺消费节、家装消费节等促消费活动。

2024年07月25日
我国色纺纱行业:经验、技术等为新进入者面临的重要壁垒

我国色纺纱行业:经验、技术等为新进入者面临的重要壁垒

色纺纱是先将纤维染色,然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经过充分混合后,制成具有独特混色效果的纱线。按照纺成色纺纱的纤维不同,色纺纱可以分为纯棉色纺纱、混纺色纺纱、纯化纤色纺纱、再生化纤色纺纱以及混合三种以上不同原料纤维的色纺纱等;按照成品颜色的不同,色纺纱又可分为彩色色纺纱和麻灰色纺纱等。

2024年07月24日
我国锦纶产量及需求量整体增长 下游锦纶长丝进口量逐渐下降

我国锦纶产量及需求量整体增长 下游锦纶长丝进口量逐渐下降

从需求量来看,2018年到2021年我国锦纶需求量一直为增长趋势,到2022年我国锦纶需求量为377.59万吨,同比下降2.8%。

2024年07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