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型纸又名转移纸,是转移涂层加工不可缺少的载体材料,作为人造革生产过程中用纸,可以重复使用,它代替落后的钢模花板,可赋予合成革美观的花纹,已成为人造革生产的必然趋势。目前,全世界四大离型纸制造企业分别在美国、法国、日本和意大利。离型纸作为一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节能环保的纸种,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造纸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对高档特种纸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离型纸需求量也不断呈增长的趋势。
1 离型纸的特性和应用
1.1 离型纸
离型纸是一种防粘纸类型,又称为隔离纸、防粘纸、硅油纸等,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预浸料互相粘连。其中,纸基为离型纸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离型层提供可被剥离的表面,主要有聚乙烯醇硅酮树脂体系、聚乙烯醇铬盐络合物体系、氨基醇酸树脂体系、丙烯酸树脂体系四大类型的树脂体系构成。阻隔层起到阻止离型层向纸基渗透的作用,由微粒子和胶黏剂组成。
现在的离型纸广泛应用于标签(贴纸)、文化用品、医药、建筑、商业、电子、光学、食品等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与黏性物料一起使用,特别是胶粘带。
a.标签纸( 贴纸),主要用于标签、条形码、铭牌等,这种离型纸具有一定的成型性能和离型性能。
b.文具用品类离型纸,主要用于索引标签、装订条、双面胶带等。如双面胶带,要求具有一定的粘合性和离型力,离型力即当从附着面上除去离型纸时产生的阻力。
d.建筑装饰类,如反光膜、室内装饰纸、窗户膜等,该类离型纸要求具有最佳的粘合表面,以便在较长时间内不起褶皱和不下垂,且保持良好应用膜的表面。
e.商业类,有遮蔽胶带、丁基胶带、外装饰胶带、工业双面胶带等。如车窗膜,赋予车窗着色的美学特征和特殊功能,要求离型薄膜粘合层的高透明度,从内部实现清晰可视性,不发生视觉混浊现象。
f.电子类,如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部件、固定电子材料的胶带等。FPC 柔性电路板主要使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PDA、数码相机、LCM 等很多产品,是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质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
g.光学材料类,主要用于平板显示器(PDP 和液晶)的光学功能薄膜以及与触摸屏和移动设备等相关的粘合片组件。
h.食品类,主要应用于烤盘、烹饪、糖果包装等。如烤盘,要求持久的清洁和卫生。
i.其他各种树脂的成膜等。如用于形成包括聚氨酯和PVC 的各种树脂膜的各种树脂离型纸和成膜。这种离型纸要求高耐久性以承受重复使用和高耐热性。
1.2 离型纸在合成革方面的应用
(1)离型纸用于合成革的生产过程
绿色设计和绿色产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 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绿色设计已有了较为科学的定义。绿色设计是以环境资源为核心概念的设计过程,即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优先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如可拆卸性、可回收性等,并将其作为产品更新换代的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的同时保证产品的理化目标。由此,离型纸作为一种绿色产品而广泛应用于合成革的生产过程。
离型纸法生产合成革的工艺流程依次为:离型纸→放卷→涂面层( 第一涂)→烘干→涂面层(第二涂)→烘干→涂底胶(第三涂)→预烘→与基布贴合→烘干→剥离。
1.3 新型离型纸
(1)离型纸用于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
用离型纸生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可用于生产从休闲产品到飞机部件的碳纤维产品。
除上述之外,离型纸还可用于生产其他用纸,如浸渍纸,包括防水标签、砂纸以及绝缘带。其中,浸渍纸广泛用在橱柜、衣柜、强化复合地板的贴面中,这类纸具有超强的吸收力和抗溶解能力,同时也是非常经济的低微粒离型纸。
2 、全球特种纸市场发展趋势
资料指出,全球特种纸生产量在2020 年将达到3487.91 万t,2015~2020 年其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95%。该报告分析认为,亚太地区在未来几年内特种纸产品需求量将不断增加,预计将是特种纸市场发展最快的地区。就特种纸的类型来讲,预计在2015~2020 年,离型纸、装饰纸、包装纸和印刷纸等纸种将占据特种纸市场较大的份额。同时,据指出,预计到2020 年,美洲和欧洲特种纸生产量将有小幅增长,全球的特种纸增量将主要集中在亚洲。该报告分析认为,特种纸市场如离型纸、装饰纸、软印刷纸等特种纸生产量所占比例较大,是未来5 年市场潜力较大的纸种。
3、 亚洲离型纸市场机遇广阔
据有关全球及亚洲离型纸市场的重要数据和分析。报告分析认为,亚洲离型纸市场机遇广阔。亚洲市场对离型纸的需求覆盖了很多方面的应用,从标签到食品和烘烤食品、卫生、胶带,亚洲是世界上离型纸最大的市场,占全球市场的37%,亚洲在未来几年的增长率约在7.6% 左右。
研究显示,医药、胶带和工业市场对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其中,格拉辛纸/SCK 纸是最受标签行业欢迎的离型材料,亚洲的气候条件也支持聚烯烃涂布纸作为离型纸使用,并且占据了29%的市场份额。同时,亚洲离型纸市场的增长趋势也得到了资金的支持,投资不仅来自西方公司,也来自本地区的企业。此外,在未来5 年,仅来自中国的生产能力方面的投资,就可能达到需求的两倍。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