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球非织造布行业分类及产品结构。美国非织造材料行业协会(INDA)对非织造布的定义是缠结的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机械的、热的和(或)化学的方法固结而成的片状或网状织物。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无纺布市场运营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美国非织造材料行业协会(INDA)对非织造布的定义是缠结的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机械的、热的和(或)化学的方法固结而成的片状或网状织物。这些织物是由独立的纤维或熔融聚合物以及聚合物膜直接制成的。欧洲非织造材料协会(EDANA)对非织造布的定义是纤维经定向排列或杂乱排列所制成的片状、网状或絮胎状制品,通过纤维间相互摩擦,和(或)凝聚,以及粘合而得到的织物。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非织造布加工工艺和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非织造布产品性能的大幅提升,其应用领域也得到极大推广和延伸,成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当中最主要、发展最快的工艺品种。随着非织造材料对编织物替代性的逐步加强,全球非织造布市场发展迅速。在过去的70年里,非织造布产品产量一直在不断增长。1940年全球非织造布产品产量为35万吨,1995年达到220万吨,2011年已超过600万吨,其中,欧洲地区产量为190万吨。预计到2020—2025年,全球非织造布产品将达到1,000万吨,全球年增长率约为7%~9%,欧洲、北美地区增长率约为3%~5%。2010/2011年,全球非织造布人均消费约1.0kg/a,欧洲地区为2.9kg/a。在人均消费低于0.2kg/a的国家,非织造布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如在卫生应用领域,非织造布的增长速率与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尤其是在亚洲和南美地区。
在我国,非织造布行业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1978年我国非织造布产量仅为3,000吨,90年代后期,非织造布行业迅猛发展,1997年全国非织造布产量达到近29万吨,是1978年产量的近100倍。最近五年,受下游客户强劲需求的拉动,我国非织造布的年产量逐年攀升。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统计,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共生产各类非织造布485万吨,比2014年增长10.20%。随着我国建立起涵盖原材料、设备、卷材加工、制品生产和工程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非织造布消费市场。
非织造布行业按照产品生产工艺不同主要分为水刺、纺粘、针刺、化学粘合、热粘合等方法。各工艺方法的定义及特点简要介绍如下:
由上表可知,各种生产工艺具有不同的特点,应用领域也相应不同。水刺工艺非织造材料产品由于透气、柔软、质轻、抗菌等特性,大量应用于湿巾、家用擦拭材料等需求量巨大的“一次性消费品”市场以及美容护肤品市场,同时,近年来,杜邦等跨国企业利用其先进工艺技术将水刺非织造材料步逐步应用于高端手术衣、医用口罩等医疗卫生领域以及节能环保领域。
根据美国非织造材料行业协会(INDA)统计,在梳理成网非织造布中,水刺缠结技术呈现出最高的增长率,水刺非织造布所有应用的增长率高于平均增长率。
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2015年中国非织造布产品的结构(按工艺分类)如下所示,其中纺粘法非织造布依然是产量最大的非织造布产品,占全部产量的比重将近一半,其次是针刺非织造布,其产量占全部产量的23%,水刺非织造布由于其工艺技术的先进性,产品应用领域更为广泛,产品性能更为优越,成为各加工工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品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