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喷墨印刷业发展前景分析

       内容提示;我国传统印刷企业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着绿色印刷和数字化印刷工程升级改造的重要任务。数字化印刷就是将数字化的图文信息直接在承印材料上复制的过程。数字印刷的全过程是对图文信息数字流的处理,同时可以实现按需印刷,可变数据和网络传输印刷。喷墨印刷设备近几年已广泛应用于很多企业的数码打样和小批量印刷生产工艺中,今后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近日,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陆长安在数字印刷技术在文化艺术品复制行业应用交流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数字印刷将重点开发喷墨数字印刷并实现产业化,国家对此也将大力扶持,未来该行业大有可为。


  近年发展速度惊人


  近年来,应用数字喷墨技术进行文化艺术品印刷复制的企业发展迅速。目前从产品结构来看主要包括:高仿真书画复制;版画复制;摄影艺术复制;装饰品制作;礼品制作;高端艺术类图书等,在印刷行业已经构成了一定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群体,对我国印刷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在中国的召开,各类会议大量增加,特别是旅游、礼品市场等需求的增长,进一步扩大了这一市场空间。


  陆长安认为,我国传统印刷企业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着绿色印刷和数字化印刷工程升级改造的重要任务。数字化印刷就是将数字化的图文信息直接在承印材料上复制的过程。数字印刷的全过程是对图文信息数字流的处理,同时可以实现按需印刷,可变数据和网络传输印刷。喷墨印刷设备近几年已广泛应用于很多企业的数码打样和小批量印刷生产工艺中,今后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据了解,我国的喷墨印刷设备行业近年来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根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的喷墨印刷机进口量为24万台,出口量达到12.65万台,总进出口额达到5.19亿美元,中国喷墨印刷市场在全球的份额正稳步增长。


  文化艺术品印刷复制的主要输出设备——宽幅面喷绘设备是喷墨印刷设备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宽幅面喷绘设备制造行业已进入群雄逐鹿的充分市场化竞争阶段。


  据印刷协会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从事喷绘设备制造的厂家约100多家,喷绘设备年产量1.8米以上幅面的约3万台,1.8米以下幅面,其中包括1.8米的幅面达到近10万台,我国喷绘设备年销售额达到40亿元人民币,其中约50%的销售额来自于出口。经过短短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喷绘设备生产国。


  近年来,随着喷墨技术的进步,基于喷墨技术的数码印刷机成为数码印刷未来的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国内很多大型的传统印刷机械厂商,如上海电气等也逐步意识到数字印刷技术的重要性,开始涉入到这一领域中来。但数字喷墨印刷机最核心部件——喷墨打印头,我国目前尚未研发,只能依赖进口。

国家诸多政策支持

 


  陆长安表示,印刷工业兼具文化产业和加工工业的双重属性,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部门。2009年8月,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将印刷复制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九大文化产业之一。这进一步明确了印刷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我国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为贯彻《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绿色印刷和数字化印刷工程》列入了国家“十二五”重点工程项目,同时作为行业规划实施。


  陆长安介绍,“十二五”规划中,数字印刷将重点开发喷墨数字印刷并实现产业化,主要内容包括:


  喷墨控制关键技术;数字前端软件工程;供墨系统技术;喷墨头关键技术消化吸收;设备制造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及中试基地建设。


  印刷行业数字化工作的重点将放在:内容资源数据库应用示范;CTP关键技术攻关及版材开发产业化;全数字化印刷生产及管理流程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高性能印刷设备数字控制关键技术开发;汉字字体字库数字技术开发;数字纳米制版关键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此外,工信部近日发布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将喷墨数字印刷列为印刷机械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对这一产品的研发,政府将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近年来一直努力推动国内数字印刷设备的研究与产业化,通过和工信部、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等国家主管部门的沟通与推荐,促成了工信部在重点产业振兴与技术改造项目中对喷墨印刷技术的资金支持,协会还和财政部关税司沟通,促成了压电式喷墨打印头进口关税的降低,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国内喷墨数字印刷设备制造的发展。


  今后,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仍将继续努力推动国内相关厂商的相互合作,推动数字印刷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及发展,争取国家更多的扶持政策及配套资金的支持,力争使我国的数字印刷设备制造水平达到国际一流。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实现稳步增长 出口增速有所下滑

我国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实现稳步增长 出口增速有所下滑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印染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染料及印染助剂企业,原材料主要包括棉纺、毛纺、丝绸胚布、纱线等;中游为印染加工企业,主要分类有棉及化纤印染精加工企业、毛染整精加工企业、丝印染精加工企业等;下游主要为服装、家纺等企业。

2024年11月26日
【投融资】2024年上半年我国碳纤维行业中江苏澳盛已成功完成两次融资

【投融资】2024年上半年我国碳纤维行业中江苏澳盛已成功完成两次融资

数据显示,我国碳纤维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7年的1起增长到2023年的10起。2024年1月-8月21日,我国碳纤维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5起,投资金额达1.11亿元。

2024年08月27日
我国芳纶纤维行业市场缺口较大 泰和新材产能最高

我国芳纶纤维行业市场缺口较大 泰和新材产能最高

从对位芳纶企业产能来看,2024年泰和新材的对位芳纶年产能为16000吨,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其次为瑞盛新材,产能达5500万吨,从在建产能情况来看,中芳特纤和平煤神马均有10000吨产能项目在建。

2024年07月31日
我国印花布行业产量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技术及环保壁垒较高

我国印花布行业产量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技术及环保壁垒较高

产量来看,2022年我国印花布产量约为197.7亿米,同比下降6%。

2024年07月30日
我国化纤制造行业:化纤产量波动性增长 政策频发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化纤制造行业:化纤产量波动性增长 政策频发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产量来看,2023年以来国家促消费系列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消费场景全面恢复,居民收入及消费信心在逐步回升。2023年化纤产量为6872万吨,同比增长8.5%。

2024年07月26日
我国家纺头部企业市场营销体系稳定成熟 相关政策鼓励行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我国家纺头部企业市场营销体系稳定成熟 相关政策鼓励行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政策方面,家纺行业是我国纺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2023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持各地和相关行业协会依托全国消费促进月、国际消费季等平台,组织开展家居消费季、家纺消费节、家装消费节等促消费活动。

2024年07月25日
我国色纺纱行业:经验、技术等为新进入者面临的重要壁垒

我国色纺纱行业:经验、技术等为新进入者面临的重要壁垒

色纺纱是先将纤维染色,然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经过充分混合后,制成具有独特混色效果的纱线。按照纺成色纺纱的纤维不同,色纺纱可以分为纯棉色纺纱、混纺色纺纱、纯化纤色纺纱、再生化纤色纺纱以及混合三种以上不同原料纤维的色纺纱等;按照成品颜色的不同,色纺纱又可分为彩色色纺纱和麻灰色纺纱等。

2024年07月24日
我国锦纶产量及需求量整体增长 下游锦纶长丝进口量逐渐下降

我国锦纶产量及需求量整体增长 下游锦纶长丝进口量逐渐下降

从需求量来看,2018年到2021年我国锦纶需求量一直为增长趋势,到2022年我国锦纶需求量为377.59万吨,同比下降2.8%。

2024年07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