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水利工程市场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商机研究》显示,“十三五”以来,我省全面推进国家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实施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等脱贫攻坚重点工程,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涉水事务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水利改革不断深化,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有效应对严重的水旱灾害,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和影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保障。
“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列表
要点 |
重点内容 |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
安徽省列入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共26项,总投资约1860亿元,目前已批复实施19项。实施完成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淮河干流一般堤防加固、西淝河等沿淮洼地应急治理、长江崩岸应急治理、巢湖环湖防洪治理、淮水北调、下浒山水库、江巷水库、月潭水库、田间高效节水等工程10项;开工建设引江济淮、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行洪区调整及河道整治、淮河干流正阳关至峡山口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长江马鞍山河段二期整治、牛岭水库、港口湾水库灌区等工程7项;持续推进淮河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列入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的驷马山滁河四级站干渠一期工程和洪汝河治理工程,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全面推进。 2016年长江流域大水后,及时启动“一规四补”,开展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实施10个主要支流、350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重点易涝区排涝泵站75座,加固小型病险水库1617座,建成57个县(区)基层防汛预警体系,重点河段和区域防洪除涝减灾能力明显提升。 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省累计解决1278万农村居民饮水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较“十二五”末提高了17个百分点。实施淠史杭等7个大型灌区和70个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104.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98.8万亩。全省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19万亩。持续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累计受益面积1759万亩。完成53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新增农村小水电装机容量8.38万千瓦。 |
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取得新胜利 |
强化技术支撑,成功防御了2016年长江流域大洪水、2017年严重夏旱、2018年“温比亚”台风暴雨、2019年淮河以南地区严重的伏秋冬连旱,有效防抗2020年长江及巢湖、淮河、新安江同期发生的大洪水,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和影响,取得了防汛抗旱斗争的全面胜利,直接减灾效益约4000亿元。 |
水利扶贫取得新成效 |
省政府印发《关于水利建设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省水利厅制定《安徽省水利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省水利扶贫工作扎实推进。持续加大贫困地区人才、技术、项目、资金支持力度,组织培训贫困地区水利干部和技术人才1800余人次,在重大水利工程、农村水利工程、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累计安排31个贫困县及六安市叶集区水利项目投资318.8亿元,其中23个贫困革命老区县256.1亿元。始终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扶贫的“头号工程”和“底线任务”,2018年实现3000个贫困村通自来水,2020年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积极落实定点扶贫工作,全厅共选派44名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切实履行牵头帮扶颍上县职责,协调落实省级以上资金支持颍上县水利发展,对口帮扶贫困村全部提前出列。 |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取得新提升 |
2020年全省用水总量222.48亿立方米,低于国家规定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2020年全省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65.7立方米和28.8立方米,比2015年分别下降39.4%和35.7%,“十三五”期间全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取得优秀等次。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8.8万亩,全省创建省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161家,建成省级节水型企业211家、水利行业节水机关77家、省级中小学节水型教育基地31处,六安、蚌埠、宿州、宣城等10个城市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命名。稳步推进全省水量分配工作,全省跨市河流水量分配全面开展,编制完成32条跨市河流水量分配方案。加强河湖生态保护,以颍河生态水量管控试点工作为基础,制定淠河、杭埠河、浍河、涡河等重点跨市河流生态水量保障实施方案。加强地下水管理保护,关闭地下水井1235眼,压采地下水5677万立方米。新增总供水能力26.2亿立方米,为全省粮食持续丰产增收和城乡生活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
水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 |
严格水功能区监管,积极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实施颍河、涡河、北淝河等污染较重支流的入河排污口整治,环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广德市、湾沚区、太湖县水系连通和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建设。全省16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和28个水环境优美乡村试点建设通过验收,重要江河湖泊水质持续向好,2020年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9.3%。 |
行业监管能力取得新提升 |
积极推进水利工程质量创优,获得“黄山杯”10项、“禹王杯”37项,安徽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外资项目被世界银行评为“非常满意项目”。2016~2020年在水利部组织的年度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考核中连续五年均为A级。 加强工程运行隐患排查和处理,编制完成佛子岭等6座大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完成长江同马大堤巨网段等6段堤防工程安全评价,完成2572座水库大坝和43座水闸安全鉴定,落实全省小型水库防汛的行政、技术、巡查责任人。创建省三级以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165个,其中通过水利部验收的11个。 加快推进水利立法,修订完成6部地方水法规和3部省政府规章,正式实施《安徽省湖泊管理保护条例》《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条例》。推进水利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查处水事违法案件9404件,完成河湖违法陈年积案“清零”行动。全面实施水利“七五”普法规划。 强化河湖管护,省政府公布498个重点保护湖泊名录,完成12条(个)省级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和901条河流、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管理范围划定任务。多次组织开展河湖岸线利用整治、固废排查、垃圾围坝、打击非法采砂、河湖“清四乱”等专项行动,全省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线564.9公里。河湖管理逐步达到常态化、规范化水平,全省河湖面貌明显改善。 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新增改建水文站点938处,建成水利工程视频监控站点1608处,建成水资源监测点4511处,其中水资源国控站点1532处。建设跨界河流水质水量监测断面200处。初步建成防汛抗旱决策、水资源管理、河长制决策支持和水工程监视等系统,水域空间监测能力显著增强。 |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 |
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推进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强化水利工程乙级质量检测单位“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厅系统行政权力事项由60项精简为52项,修订完善监管细则68项,39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和“一次办”,“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组织体系,完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全省共设立河长5.3万名、湖长2779名,覆盖全省江河湖泊。系统实施“一河(湖)一策”方案1548个,建成黄山市新安江屯溪段国家级示范河湖、29条(个)省级示范河湖。2018年河(湖)长制顺利通过水利部、生态环境部总结评估;2019年、2020年度水利部考核位居全国前列,黄山市2019年度荣获国务院通报激励。 加快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开展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定远、肥西、广德3个县(市)成为全国第一批深化小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水价改革与水资源有偿使用改革不断深化。全省累计完成农业水价改革实施面积1230万亩,控制地下水开采,实行差别式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积极探索水权制度改革,印发《安徽省水权交易管理实施办法(暂行)》,先后开展并完成了六安市金安区、新安江流域等水权改革试点工作,完成了六安市金安区硃砂冲水库富余水量水权交易。 积极稳妥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金融支持和社会资本作为有效补充的水利投融资格局基本建立。全省签约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涉水建设项目贷款719.7亿元,引江济淮等重点水利工程得到了金融资本的支持,社会资本通过PPP、EPC、BOT等模式积极参与淮水北调配水、舒城县杭埠镇防洪等一批水利工程建设,投融资改革取得新突破。 积极推进水利科技创新,重大水利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18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10项,安徽水利科学技术奖22项。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成效显著,推介水利先进实用技术150余项。编制发布水利地方标准38项。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工作制度不断健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
水利投资规模创新纪录 |
“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水利工程建设投资2144亿元,是“十二五”完成投资的两倍,超额完成规划投资。省以上安排资金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62亿元,市县立项项目完成投资732亿元,农田水利建设完成投资250亿元。其中,中央投资468亿元、同比增长30%,地方投资1676亿元、同比增长135%,均创历史新高。2016年、2017年、2019年、2020年全省水利建设均获国务院激励表彰。 |
“十三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
项 目 |
规划指标 |
2020年 |
备注 |
1 |
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 |
(<0.8) |
0.79 |
预期性 |
2 |
干旱灾害年均损失率(%) |
(<0.8) |
0.04 |
预期性 |
3 |
用水总量*(亿m3) |
〔270.84〕 |
〔222.48〕 |
约束性 |
4 |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 |
28 |
39.4 |
约束性 |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m3) |
〔77〕 |
〔65.7〕 |
||
5 |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
21 |
35.7 |
约束性 |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 |
〔36〕 |
〔28.8〕 |
||
6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535〕 |
〔0.55〕 |
预期性 |
7 |
新增总供水能力(亿m3) |
20 |
26.2 |
预期性 |
8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80〕 |
〔89〕 |
预期性 |
9 |
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 |
〔85〕 |
〔95〕 |
预期性 |
10 |
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
400 |
419 |
预期性 |
11 |
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
160 |
168.8 |
预期性 |
12 |
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万kW) |
9.19 |
8.38 |
预期性 |
13 |
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万km2) |
0.2 |
0.32 |
预期性 |
14 |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80〕 |
89.3 |
约束性 |
15 |
城镇和工业用水计量率(%) |
〔90〕 |
〔100〕 |
预期性 |
注: 1. 指标中( )为5年平均值,〔 〕为期末达到数,其余为5年累计数。 2. *用水总量指标不包括贯流式火电直流冷却水、再生水等非常规用水量。 3. 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统计报表新增面积,未计列每年自然减少的面积。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受政策影响。 |
安徽省水利“十四五”发展规划
到2025年,全省城乡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安徽水网”框架基本形成。防洪减灾能力全面提升,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重点河湖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合肥市城市防洪标准达到100~200年一遇,其他省辖市城市防洪标准基本达到100年一遇,县级城市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0年一遇,各类产业园区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淮河流域重点涝区排涝标准5~10年一遇,长江流域重点涝区排涝标准10~20年一遇;新增水库防洪库容1.0亿立方米,5级及以上江河堤防达标率提高到77%。用水总量控制在273.8亿立方米以内(不包括直流火电和非常规水),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均下降1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新增水库总库容3.4亿立方米,耕地灌溉面积达到7120万亩,新增供水能力23亿立方米。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和区域规模化供水,应急供水能力进一步加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主要河湖水域岸线得到有效管理,管控能力显著增强;河湖生态流量保障体系基本建立,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90%;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65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91.8%,江河湖库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升,江河湖泊水质持续向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4%。
安徽省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指标
目标 |
主要指标 |
单位 |
2025年 |
备 注 |
防洪减灾 |
1.
1~5级江河堤防达标率 |
% |
〔77〕 |
预期性 |
2. 新增水库总库容 |
亿m3 |
〔3.4〕 |
预期性 |
|
其中:新增防洪库容 |
亿m3 |
〔1.0〕 |
预期性 |
|
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 |
3. 全省用水总量控制 |
亿m3 |
〔<273.8〕 |
约束性 |
4. 万元GDP用水量下降 |
% |
16 |
约束性 |
|
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
% |
16 |
约束性 |
|
5.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 |
〔0.58〕 |
预期性 |
|
6. 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 |
亿m3 |
23 |
预期性 |
|
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 |
7.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 |
〔90〕 |
预期性 |
8. 耕地灌溉面积 |
万亩 |
〔7120〕 |
预期性 |
|
其中:万亩以上灌区 |
万亩 |
3260 |
预期性 |
|
水生态保护 |
9. 水土保持率 |
% |
〔91.8〕 |
预期性 |
10. 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 |
% |
〔90〕 |
预期性 |
|
11.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 |
% |
〔100〕 |
预期性 |
|
12.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
% |
〔84〕 |
约束性 |
|
注: 1. 规划指标带〔 〕为期末达到数,其余为5年累计数。 2. 指标4 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采用可比价计算。 3. 指标8 耕地灌溉面积是指具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在一般年景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也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4. 指标9 水土保持率是指区域内水土保持状况良好的面积占区域国土面积的比例。 5. 指标10 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是指纳入生态流量保障重要河湖名录的河流和湖泊控制断面基本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实现比例。 6. 指标11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是指纳入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全年均达标的监测断面比例。 7. 指标12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是指纳入国家地表水考核的水质断面中水质达标或好于Ⅲ类断面的比例。 |
专栏3 防洪保安能力提升工程
专栏3 防洪保安能力提升工程 |
★ 大江大河治理。实施长江马鞍山、铜陵、芜湖、安庆和池州河段整治,推进长江干流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淮北大堤除险加固工程、正南淮堤加固工程、姜唐湖行洪区堤防除险加固工程、淮河中游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巢湖流域防洪综合治理工程。 ★ 控制性枢纽工程。建成泾县牛岭大型水库,开工建设广德市凤凰山水库和桐城市鲁谼山、宁国市万家、定远县靠山等大中型水库工程;力争开工建设石台县贡溪、金安区东河口等中型水库;有序稳妥推进石台县鸿陵、东至县枫林、宣州区汤村、南陵县象山等大中型水库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建设岳西县明堂山等27座小型水库。 ★ 现有水库移民。逐步推进响洪甸、花凉亭、沙河集、黄栗树、屯仓、新安江6座大型水库和凤阳县凤阳山、燃灯寺、官沟,东至县大板,青阳县东山等5座中型水库库区遗留问题解决。 ★ 行蓄洪区建设和洲滩圩垸整治。实施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行洪区调整及河道整治、正阳关至峡山口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淮河干流峡山口至涡河口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安徽省淮河流域一般行蓄洪区建设、淮河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建成滁河荒草二圩、荒草三圩、蒿子圩和汪波东荡蓄洪区进(退)洪闸。实施长江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工程。推进长江重点洲滩圩垸整治及居民迁建工程。 ★ 主要支流治理。完成安徽省洪汝河治理、安徽省包浍河治理、大沙河防洪治理、水阳江中游防洪治理工程(宣城市)、安徽省滁河防洪治理工程(新增项目)、安徽省安庆市皖河综合治理工程(皖河后续治理)、杭埠河治理工程。推进安徽省颍河治理、秋浦河综合治理、水阳江、青弋江、漳河中下游水系综合整治及防洪治理、泉河治理、奎濉河综合治理、茨淮新河扩大、怀洪新河扩大,以及杭埠河、池河、滁河、淠河、史河防洪治理,大沙河后续防洪治理工程建设。 ★ 中小河流及山洪沟治理。完成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126条中小河流治理,治理项目279个,治理河道长3139公里。开展14条山洪沟治理。 ★ 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完成淮河流域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工程、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长江流域皖河区、巢湖区、滁河区、秋浦河区、黄湓河区、三江区和淮河流域洪润区、颍河水系区、涡茨北区、怀洪新河区、新汴河北区、史淠区、淮南两湖(高塘湖、瓦埠湖)区、蚌埠以下南区、高邮湖西区等15个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 ★ 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实施花凉亭大型水库、2020年前已鉴定为病险水库的肥东县众兴,霍邱县龙潭,琅琊区城西,凤阳县燃灯寺,明光市分水岭、林东,天长市焦涧,定远县城北、岱山、青春、桑涧、芝麻,来安县平阳,桐城市境主庙,东至县大板,青阳县东山,广德市卢村等17座中型水库、20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对“十四五”期间安全鉴定新增的病险水库,及时实施除险加固。继续实施100座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 ★ 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完善合肥、安庆、芜湖、淮南、蚌埠5座重点城市,阜阳、黄山、马鞍山、铜陵等4座重要城市,亳州、滁州、六安、宣城、池州、宿州、淮北等7座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开展县城和产业园区防洪工程建设。 |
专栏4 供水安全保障工程
专栏4 供水安全保障工程 |
★ 实施节水行动。开展39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创建53个重点节水型企业、12个省级节水型工业园区、25处节水型灌区,建成省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100%政府机关、85%以上省级事业单位)。 ★ 重大引调水工程。完成引江济淮工程、驷马山滁河四级站干渠一期工程;实施引江济淮二期工程。 ★ 重点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实施临淮岗枢纽综合利用工程、巢湖市长江供水工程、龙河口引水工程、滁州市供水保障工程;推进江淮分水岭地区、淮河以北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界宿新河工程、界南新河水系连通工程。开展龙河口、花凉亭、梅山、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等水库清淤试点。 |
专栏5 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程 |
★ 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区域供水规模化建设,实施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管理,重点推进让皖北地区群众喝上更好水工程。建设应急备用水源、供水管网互通等应急工程。建设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系统。 ★ 新建大中型灌区。完成港口湾水库灌区建设,实施怀洪新河灌区工程,推进江巷灌区、下浒山水库灌区、枞阳县泊塘灌区等大中型灌区工程。 ★ 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实施淠史杭、驷马山、茨淮新河、花凉亭、青弋江、女山湖、永幸河等7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实施肥西县西大圩、湾沚区汤泊河等92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 农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完成太湖县、湾沚区、广德市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力争实施贵池区等15个县(市、区)农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 |
专栏6 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工程
专栏6 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工程 |
★ 水土保持。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650平方公里,综合治理小流域110条,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40条,建设广德市等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 重点河湖水生态治理修复。实施巢湖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新安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淮北市河湖生态修复及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涡河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安徽省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管护工程、池州市“三河五湖”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升金湖综合治理工程、天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淮河干流淮南市城区段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池河中上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淮河蚌埠主城区防洪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南漪湖综合治理工程、宣城市水阳江城区段生态蓄水工程、宣城市活水工程、铜陵市白荡湖陈瑶湖综合治理工程、怀宁县高河大河及三鸦寺湖综合治理工程、五河县天井湖沱湖等湖泊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天龙河连通工程、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 |
专栏7 智慧水利建设
专栏7 智慧水利建设 |
★ 水利监测体系建设。建设水文站点1458处,水文巡测基地56处,水质监测实验室7处。地下水超采区监测站61处、水质自动站8处,完善水文水质监测中心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全省水库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建成1678座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改造升级水土保持监测点28个、泥沙监测站16个。建设大中型灌区量测水设施。推进农村供水数字化管理,建设省级管理平台1处、市县级管理调度终端115处、供水工程数据采集装置3761处。建设长江、淮河干流河道岸线管理动态监测系统,建设双光谱远程光电站点,利用AIS智能感知监管技术手段,对长江、淮河河道管理范围实行常态化监管。 ★ 水利信息网络建设。实施全省水利信息网络及视频会商系统等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推进5G、北斗卫星、商业遥感卫星水利业务应用,升级改造网络核心设备,全面支持IPv6。建成覆盖水利各级部门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 ★ 水旱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设。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拓展研发山洪及洪涝灾害调查信息平台;开展新安江屯溪河段、练江渔梁河段影响预报研究;开展中小型水库纳雨能力分析、水库下游河道行洪能力分析;推进试点建设全省中小型水库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水旱灾害遥感评估系统;进一步完善旱情分析预警系统。开展淮河正阳关以上及主要支流预报调度一体化、水阳江青弋江漳河与南漪湖联合调度、巢湖流域及西河裕溪河水网区联合调度、滁河流域联合调度研究;开展淠史杭灌区监测调度系统研究。开展防汛抢险技术支撑专家队伍和能力建设,建设完善抢险支撑体系。 ★ 水利业务应用建设。建设水利人工智能支撑云平台,建设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工程管理、节水、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城乡供水、江河湖泊、水土流失、水利监督、水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等十大业务应用系统。实施淠史杭等数字灌区建设,建设佛子岭、梅山、响洪甸、龙河口水库和临淮岗枢纽工程安全运行管理系统。 |
专栏8 涉水事务管理
专栏8 涉水事务管理 |
★ 健全完善水法规与监管稽察制度。开展《安徽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修订工作,加强河(湖)长制管理立法前期工作。做好《长江保护法》涉水配套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完善省级监督、稽察制度。 ★ 强化完善水行政执法机制。全面推行水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制定水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 ★ 水资源监管。优化和提高监测覆盖面,对重要断面、重要取退水口的水量、水位、流量等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优化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机制,做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 ★ 江河湖泊监管。每年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抽查,省对市县、市对县抽查比例分别不低于30%和50%。完善河湖管理信息系统。积极推进重要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湖泊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 建设幸福河湖。研究制定安徽省幸福河湖建设标准,实施安徽省幸福河湖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幸福河湖300条(个)。完成设立县级以上河长湖长的河湖健康评价工作。 ★ 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监管。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化,积极引入社会建设管理力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建专业项目法人机构。推进水利建设稽察和质量安全监督巡查,实现重点工程年度监督检查全覆盖。力争新创2个通过水利部验收的水管单位和15个省级水管单位。研究制定大别山水库群汛限水位分期控制方案,对达到安全鉴定年限的2729座水库开展安全鉴定。完善水库、水闸、堤防等工程运行管理基础信息,建立工程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水库、水闸、堤防工程标准化管理,2023年全省大中型水库、水闸、三级及以上堤防工程基本实现标准化管理。 ★ 农村供水监管。强化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县级人民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等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和水质监管,建设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系统。 |
专栏9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专栏9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
★ 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的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推进和完善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探索推进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完善用水统计调查名录,提高用水统计调查数据质量。 ★ 水利科技。组织开展安徽水利高质量发展战略、水资源转化规律、水旱灾害防御、全省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30项重要课题研究。申请制定、修订地方标准20项,推广应用水利科技成果或新技术新产品50项。 |
投资匡算与实施安排
(一)投资匡算
根据“十四五”期间规划目标与建设任务,投资分为防洪保安能力提升、供水安全保障、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智慧水利建设共五大类。
安徽省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总投资测算为2845亿元。按水利建设主要任务划分,防洪保安能力提升工程投资1373亿元,占48.2%;供水安全保障工程投资625亿元,占22.0%;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程投资486亿元,占17.1%;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投资304亿元,占10.7%;智慧水利建设投资57亿元,占2.0%。
(二)实施安排
按照“年度投资规模基本均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优先保障民生项目和重大工程”的原则,安排年度实施项目。2021~2025年分年投资为407亿元、537亿元、596亿元、622亿元、683亿元。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