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在第十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上表示,未来5年是住宅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走低碳发展道路不仅是住宅产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宅产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住宅面积逐渐增加,住房规划设计水平、施工质量、配套设施和居住环境明显提高。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房地产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在第十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上表示,未来5年是住宅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走低碳发展道路不仅是住宅产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成效显著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住宅建设经历了由筒子楼到零星单元楼,再到小康示范小区等几个发展阶段。随着国家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如何发展住宅产业,使住宅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住房需求,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早在1999年,中央下发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了要通过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来提高住房质量,加快住宅建设,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刘志峰表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住宅科技含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住宅建设和部品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已初步建立;一大批建筑材料和部品部件实现了集约化生产,淘汰了一批不符合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要求的落后产品;推行了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建成了一批示范工程。
同时,他表示,自1999年国家实施康居示范工程开始,截至目前,130多个康居示范工程已遍布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深圳市在2006年就被确定为全国第一个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目前,深圳市探索以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产业发展的模式,已建设了25个示范基地和项目,培育和建设了万科地产和嘉达高科两个国家级住宅产业现代化基地。
此外,北京市也提出,在2009年~2011年的3年内,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将会分别达到10万平方米、50万平方米和100万平方米,并会从成熟的预制部品入手,综合开发一系列部品,并要求装修一次到位。
虽然我国的住宅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改善建筑和消费模式是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关键
在推动住宅产业化的进程中,我国传统的粗放式住宅建设方式没有太大改变。我国住宅产业化水平低,建设过程中资源和能源消耗大,二次装修浪费惊人,技术创新和集成能力弱,住宅使用寿命短,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多数城市没有专门的机构,缺乏发展目标,严重影响了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落后的建设、消费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在发展的需求。
谈到资源消耗的问题时,刘志峰表示,房地产业是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产业。我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9.5%,但能源消耗占全球的20%。我国民用建筑在建材生产、房屋改造和使用过程中,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9.5%,其中,建材生产能耗约占20%,建造能耗约占1.5%,使用能耗约占28%。随着建筑能耗总量的不断加,预计“十二五”末建筑总能耗将达到52%左右。据测算,我国民用建筑在达到相同室内热舒适度的情况下,使用能耗高出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3倍,即使全部执行国家规定的65%的节能标准,仍高出50%以上。
同时,他指出,我国建筑寿命短,致使资源能源消耗和建筑垃圾大量增加,特别是大量拆除造成的资源能量浪费使近几年来节能减排的成果大打折扣。
我国规范规定,普通房屋和构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但目前城市建筑统计平均使用寿命仅30年左右,而英国、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的建筑统计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25年、85年、80年。日本上世纪80年代末期已开始进行百年建筑认证。
因此,在世界市场经济条件下,住宅产业粗放型发展方式必须向低碳、环保、绿色发展方向转变,实现产业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资源集约利用、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住宅产业化还需加把劲
对于住宅产业现代化未来的发展,刘志峰表示,住宅产业现代化是住宅产业实现工业化、信息化、低碳化的有效方式。新形势下,推进住宅产业化除生产方式、建筑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外,还应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
明确发展目标,制定规划纲要。在推进住宅产业化过程中,多数城市对其认识度不高,缺乏长期的规划发展目标。人们对于住宅产业现代化对居住环境、城市环境、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认识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住宅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住宅产业低碳发展和建筑节能工作的认识,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制定有利于产业发展的长期规划,积极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体制机制。转变住宅产业发展方式,除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还要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及保障、扶持等政策。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加大建设低碳、节能、节地等住宅的监管力度,保证节能标准和目标的有效实施。同时,进一步明确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奖励及优惠措施,形成政府领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是转变住宅产业发展方式的基础环节。要重视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强技术集成和配套,加快完善住宅技术标准体系。继续推进住宅建设部件生产工业化、标准化,促进住宅建设集成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力推进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新技术在住宅建设中的推广与应用。
此外,推进住宅产业化,实现住宅低碳发展,还应全面贯彻落实住宅性能认定制度,构建住宅产业低碳发展产业链,实现住宅设计的标准化、部品部(构)件生产的工厂化、现场施工的装配化和土建装修一体化等。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