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7月房地长市场分析: 资本向其他二线城市外溢

       导读:2016年7月房地长市场分析: 资本向其他二线城市外溢。 据中国报告大厅了解,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国70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比上月有所减少,环比下降的城市数量增多。


参考《
2016-2022年中国住宅开发市场动向调研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据中国报告大厅了解,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国70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比上月有所减少,环比下降的城市数量增多。总体而言,70城市房价继续向高点攀升,但平均涨幅连续三个月出现收窄。其中,二线城市涨幅明显,并全面占领涨幅榜。

  此前的一天,上海市静安区的一宗住宅用地以110.1亿元的价格拍出,可售楼面价超过14万元/平方米,打破了中国土地单价纪录。

  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的“吸金”能力愈加强大。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下行周期,但若经济形势难有明显改观,这种“吸金”功能将会极大对冲房价增速下滑的压力。且由于录得较好的销售业绩,房企亦缺乏降价的动力。
二线城市凶猛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7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51个,比上月减少4个;持平的城市有3个,比上月减少2个;下降的城市有16个,比上月增加6个。

  总体来看,70城市房价的平均环比涨幅正在缩小。根据中原地产的统计,7月全国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平均环比上涨0.72%,已连续三个月出现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对此的解读为,“收窄幅度较大的城市主要是前期上涨过快的一线城市和少数热点二线城市,其余城市环比变化不大。”

  但同比来看,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缘故,70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6.35%,涨幅继续扩大。

  这种变化趋势,与近期市场交易的降温密不可分。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6.4%,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9.8%。两者的增速同样连续3个月回落,并创今年以来的新低。

  分城市看,在上海、深圳等楼市明显降温后,二线城市已全面占领房价“涨幅榜”。7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前十的城市中,仅有深圳一个一线城市,且深圳以2.0%的涨幅位居末位。涨幅最高的厦门,达到4.6%,天津、石家庄、武汉、无锡等城市的房价涨幅均已全面超过一线城市。

  即使占据交易主体的二手房价格,涨幅榜前五名也分别被合肥、南京、厦门、杭州、武汉所占据,合肥涨幅达到最高的3.2%。上海、深圳、北京则分列第八到第十位。

  事实上,从今年4月开始,厦门、合肥、南京就牢牢占据新房价格涨幅榜的前三位,只是位置不断变换。再加上未被纳入官方统计的苏州,被业界称为房价上涨“四小龙”。

  一线城市不再“领涨”,原因主要在于政策层面。今年3月,上海、深圳出台“加强版限购令”,并降低信贷杠杆,北京也表态打击楼市“加杠杆”的行为,此举导致一线楼市迅速降温,并使得楼市资金向热点二线城市转移。

  相比之下,虽然南京、苏州等二线城市也在年初出台调控政策,但力度明显不足,加之库存告急、地王频出,这些城市的房价也进入暴涨模式。今年7月底和8月初,厦门、南京、苏州又出台一轮调控政策,但业界认为,其对房价的遏制作用,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

  资本向其他二线城市外溢

  尽管业界普遍认为,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到下行周期,未来市场交易量下滑也将不可避免,但在“资产荒”的特殊背景下,这种逻辑正在受到挑战。

  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今年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8.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两者均创多年来新低,差距也拉大到6个百分点。这也说明,实体经济不振的局面正在影响投资信心,尤其是社会资本的信心。

  同期,低利率的货币环境,则促使各路资金寻找出路,并流向相对稳健的房地产领域。根据央行发布的金融数据,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从贷款类别看,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4773亿元。也即,新增贷款几乎全部流入房地产领域。

  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特别是“去产能”、“去杠杆”背景下,企业总体信贷需求没有住户部门那么旺盛。这也被认为是房地产市场“吸金”的原因所在。

  按照多数业内人士的观点,这种“吸金”功能,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房地产的资产价格,并对冲房价增速下滑的压力。根据中原地产的数据,今年4月至7月,70大中城市新房价格平均环比涨幅分别为1.06%、0.86%、0.73%、0.72%,与5月和6月相比,7月的收窄幅度已明显减小。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还指出,由于房企在前7月普遍录得较好的销售业绩,因此下半年可能有非常强烈的涨价需求。

  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即使市场降温,房价增速也不会出现过快地收窄。且近期福州、武汉、南宁接连出现的高价地也表明,随着一批“强二线城市”从严调控,资本正在向其他的二线城市外溢,并可能推动这些城市的房价上涨。

  而那些经济不振、供应过剩的城市,则会继续被资本遗忘,从而加剧市场的分化效应。根据统计局的数据,在7月新房价格环比下降的16个城市中,以三线城市为主,其中有6个位于东北三省,6个位于中西部地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ICT市场中基础设施及物联设备投资占比最高

我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ICT市场中基础设施及物联设备投资占比最高

市场规模来看,2020-2024年我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规模为36.8万亿元,同比增长21.9%;预计2025年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5万亿元。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智慧建筑数量持续增长 行业市场规模及核心市场楼宇自控系统规模快速扩大

我国智慧建筑数量持续增长 行业市场规模及核心市场楼宇自控系统规模快速扩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之后我国智慧建筑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慧建筑市场规模约为5962.6亿元,同比增长14.2%。

2025年04月12日
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市场规模稳增 建筑业总产值及企业数量也均持续增长

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市场规模稳增 建筑业总产值及企业数量也均持续增长

从产值来看,2021年到2024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26501.11亿元,同比增长3.85%,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9949.3亿元,同比增长3.8%。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滑雪场数量逐年增长 旅游体验型滑雪场为市场主要种类

我国滑雪场数量逐年增长 旅游体验型滑雪场为市场主要种类

从滑雪场数量来看,2021-2022年雪季财年到2023-2024年雪季财年之间我国滑雪场数量从增长,到2023-2024雪季财年我国国内新建并投入运营的滑雪场30家,包括15家室内滑雪场和15家户外滑雪场,实际处于对外营业状态的雪场总数为719家,相比上年同比增加22家。

2025年01月06日
我国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 2024年1-8月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2万个 开工率达到77.8%

我国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 2024年1-8月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2万个 开工率达到77.8%

从改造小区数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数量由3.9万个增长至5.4万个,而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1月至8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2万个,开工率达到77.8%,其中江苏省开工率最高,达到了106.7%。

2024年10月16日
我国智能门锁行业零售规模逐年增加 2024年H1线上渠道零售量同比增长22.7%

我国智能门锁行业零售规模逐年增加 2024年H1线上渠道零售量同比增长22.7%

从零售量来看,在2021年到2023年我国家用智能门锁行业全渠道零售量一直为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家用智能门锁行业全渠道零售量为1870万套,同比增长3.6%;2024年H1我国家用智能门锁行业全渠道零售量为896万套,同比增长4.80%。

2024年09月26日
我国建筑安装行业总产值持续上涨 相关政策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我国建筑安装行业总产值持续上涨 相关政策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建筑安装是指在建筑物建设过程中,将各种材料、器具或设备安装到特定位置并完成固定、接线、接管、试验、调试等一系列工作的过程。

2024年08月10日
我国卫生陶瓷行业产需量呈下行趋势 环保治理为政策方面主基调

我国卫生陶瓷行业产需量呈下行趋势 环保治理为政策方面主基调

产需量来看,2023年我国卫生陶瓷供需产量延续下行趋势,产量约1.64亿件,较2022年下降8.0%,主要产区开窑率低于2022年,需求量较去年也有所下降来到了1.23亿件。

2024年07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