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面受益于锂电池产能释放 负极材料依然以碳材料为主 具有长期趋势。2015 年锂电行业迎来了发展的转折点,在国家不断出台的各种扶持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利好之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进而带动了整个锂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受益于此,作为锂电四大材料之一的负极材料,在 2015 年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据统计 2015 年中国锂电负极材料总产量约 7.28 万吨左右,同比增长 42.7%。锂电负极材料产量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动力电池市场的快速增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增长。
参考《2016-2022年中国锂电池产业深度调查及十三五发展商机研究报告》
全面受益于锂电池产能释放 负极材料依然以碳材料为主,具有长期趋势。 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具有嵌锂电位低且平坦、容量高等特点。其嵌锂容量主要分布在 0~2V 之间,这种优良的电压特征可以为锂离子电池提供高而平稳的工作电压。
目前,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有碳材料(石墨类碳材料、非石墨类碳材料)负极和非碳材料负极(合金负极和金属氧化物负极)。由于,碳材料具有资源易得、高比容量(300-400m AH/g)、和锂电位接近、循环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十分适合作为负极材料。在碳负极材料中,石墨是较早用作锂离子负极材料的。
虽然,石墨也存在对电解液敏感,安全性有缺陷,比容量天花板问题,但新开发的非碳素负极材料如锡基材料、硅基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等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仍无法大量应用,无法动摇石墨负极材料的主导地位(目前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的市场占有率高达 90%)。
石墨类负极材料随原料不同而种类繁多,典型的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石墨化纤维和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珠。 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也出现了所谓的“石墨烯负极材料”,但也仅限于目前人造石墨或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石墨烯粉体的掺杂。
且受制于石墨烯粉体材料的生产成本及生产工艺技术限制等因素影响,其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其未来看点在于石墨烯生产工艺技术的突破。 从产品竞争格局看,虽然短期内石墨仍将主导负极市场。但是,随着下游领域的成长性预期转向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钛酸锂作为一种新的负极材料,其需求增速已大幅提升。
钛酸锂作为负极材料,和石墨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不过其电压较低仅为 2.3V 左右。但由于钛酸锂安全性高、寿命较长,而且倍率特性好,尤其是其较好的倍率特性使得其在功率型应用以及需要快充快放的应用领域具备较大的推广潜力,目前行业内投资热情高涨,其在大规模储能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前景值得引起行业关注。我们认为,从产品特性的角度来看,钛酸锂在功率型储能电站领域的确具有较高的性能优势,值得长期关注。 因此,我们认为石墨负极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由于负极材料市场集中度较高,且负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较低,故近几年来负极材料保持稳定的毛利率水平,波动范围在 19%~22%。在情况下,业内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领先的龙头公司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 从全球企业来看,整个负极材料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日本日立化成、日本精工碳素、JFE 日本钢铁、三菱化学等厂家。在国内,负极材料的领先企业主要包括贝特瑞、上海杉杉、星城石墨和江西紫宸等。二线梯队厂商,如深圳斯诺、湖州创亚、江西正拓、深圳翔丰华等企业受动力电池带动,保持较快增长,如翔丰华受益于比亚迪、广州鹏辉等动力电池企业,成为 2015 年负极材料市场的黑马。
2015 年锂电行业迎来了发展的转折点,在国家不断出台的各种扶持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利好之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进而带动了整个锂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受益于此,作为锂电四大材料之一的负极材料,在 2015 年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据统计 2015 年中国锂电负极材料总产量约 7.28 万吨左右,同比增长 42.7%。锂电负极材料产量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动力电池市场的快速增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增长。
而随着锂电池新投建产能的逐步投产,若全部达产,按照目前各种负极材料所占份额比例,预计未来每年将新增 6.69 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和 11.31 万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市场容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