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软包锂电池占比逐渐提高 铝塑膜包装材料市场可期

 导读:软包锂电池占比逐渐提高  铝塑膜包装材料市场可期。因质量及安全等因素考虑,软包锂电池占比逐步提高。 目前锂电池封装技术主要分为硬壳和软包两种,前者主要是以铝合金和钢壳为封装材质,后者是以铝塑膜为封装材质的软包电池。

参考《2016-2022年中国锂电产业深度调查及十三五发展商机研究报告

       因质量及安全等因素考虑,软包锂电池占比逐步提高。 目前锂电池封装技术主要分为硬壳和软包两种,前者主要是以铝合金和钢壳为封装材质,后者是以铝塑膜为封装材质的软包电池。从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和爆炸等因素考虑,软包电池具有:

       (1)安全性能好:软包电池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在发生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软包电池最多只会鼓气裂开,而不像钢壳铝壳电芯那样会发生爆炸;(2)重量轻:软包电池重量较同等容量的钢壳锂电池轻 40%,较铝壳锂电池轻20%;(3)容量大:采用软包装节约体积 20%以上,比容量提高 50%;(4)内阻小:软包电池的内阻较锂电池小,可以极大的降低电池的自耗电;(5)设计灵活:外形可变任意形状,可以做更薄,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开发新的电芯型号。

       基于上述优点,目前软包电池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钢壳、铝壳锂电池,被广泛应用到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领域。据统计 2014 年全球主流电动汽车电池封装结构中软包电池占比达到了 26%。而据最新数据统计,目前全球各款电动汽车所有电池种类中,铝塑膜软包电池占比已超过 30%,而且比例仍在不断提升。

       铝塑膜——锂电池产业链条组成中又一盈利高点。 作为软包锂电池封装主材之一,目前铝塑膜在动力锂电池、3C 领域锂电池的制造中被广泛运用。 由于涉及到安全性,目前对铝塑膜的要求指标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也是与普通复合膜不同的地方是①极高的阻隔性;②良好的冷冲压成型性;③耐穿刺性;④耐电解液稳定性;⑤电性能(包括绝缘性)。 从生产工艺上看,铝塑膜通常由三层复合组成,即外阻层(ON)、阻透层(AL)和高阻隔层(CPP)。其中,外阻层也叫基础层,主要由尼龙或者 PET 材料组成,它的作用是保护中间铝层不被划伤。阻透层为形态成型和防止水分侵入的铝层。

       最内层为聚丙烯材质的高阻隔层,也叫耐电解液层。铝塑膜每层之间通过粘接性助剂复合,因此,制造铝塑膜的关键技术在于精密涂布技术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产品稳定性控制。而目前精密涂布技术主要被日本(DNP、昭和、凸版印刷等)以及韩国(栗村化学)等企业控制。 由于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全球锂电池用铝塑复膜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日本和韩国。

       目前国内电池企业铝塑膜需求量约 450 万平方米/月,主要被 DNP、昭和电工以及凸版印刷所垄断。虽然近两年,国内少数厂家开始涉足铝塑膜产业,且部分技术指标可以达到日本企业的水平,但综合性能仍然无法满足中高端市场的需求,因此,其只能应用到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中端电池上,而电动汽车用等高端锂电池用铝塑膜仍需采用外资产品。因此,国内约 90%市场被日本厂商所垄断,产品毛利率可达 60%。

       目前国内锂电池铝塑膜市场还主要依靠进口,或者国内外资企业,其中 DNP 是全球第一大铝塑膜生产商,全球市占率 45%。由于锂电池用铝塑膜对外依存度很高,因此,该行业进口替代在一定时期将长期存在,产品在一定时期仍将保持高盈利。 锂电池用铝塑膜未来市场空间广阔,行情持续性或好于锂电池隔膜产业。从国内软包电池市场情况看,其占比高于全球市场。2013 年,中国软包锂电池占整体锂电池市场的比例已经突破 30%。预计目前国内软包电池与硬壳电池的容量比例3.5:6.5 左右,商用车基本上是软包电池,电动自行车也基本上以软包电池为主。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增锂电池产能的释放,未来锂电池铝塑膜软包需求也将快速提升,市场空间巨大。 按照目前锂电池的生产工艺,以 NCM 为例,1Gwh 电池将至多需要 163 万平米铝塑膜。假设,未来新投资的锂电池生产线 50%为软包电池,则每年新增铝塑膜需求量将超过 1.2 亿平米,市值将超过 25 亿元,届时市场总容量将超过 50 亿元。 目前铝塑膜占软包电池生产成本的 10-15%,其产品毛利率超过 60%,其生产技术门槛高于锂电池隔膜,市场竞争环境好于隔膜市场,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该行业仍将处于高盈利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显示驱动芯片行业需求量稳步增长 TFT-LCD显示驱动芯片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显示驱动芯片行业需求量稳步增长 TFT-LCD显示驱动芯片为最大细分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达到约445亿元,同比增长6.93%;2025年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463亿元。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新型显示行业:OLED面板出货量较高速增长 Mini LED直显规模有望回升

我国新型显示行业:OLED面板出货量较高速增长 Mini LED直显规模有望回升

产业链来看,我国新型显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显示材料及设备,包括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偏光片等核心材料,刻蚀设备、涂胶显影设备、真空镀膜设备等制造设备,显示驱动IC、PCB等关键配件;中游为面板制造及模组组装,面板制造包括OLED、AMOLED、Mini/Micro LED、LCD面板等,模组组装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源、触控模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增速明显放缓 进出口数量及金额均有所回升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增速明显放缓 进出口数量及金额均有所回升

从销售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为12276.9亿元,同比增长2.3%;2024年销售规模将达到12890.7亿元。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CPU散热器行业:CPU需求升级带动散热器市场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创下新高

我国CPU散热器行业:CPU需求升级带动散热器市场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创下新高

随着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物联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CPU需求也不断提升,而也带动了CPU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3年我国CPU行业市场规模从1505.74亿元增长到了2160.32亿元,连续五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细分市场占比最大

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细分市场占比最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2024年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受宏观经济和需求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增速有所放缓。2024年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达到16.69万亿元,同比增长5%;2025年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将达到17.53万亿元。

2025年03月17日
2024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呈现回升迹象 AI热潮下2025年行业营收及出货有望向好

2024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呈现回升迹象 AI热潮下2025年行业营收及出货有望向好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3年全球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3年全球半导体规模市场规模为121亿美元,同比下降12.3%。

2025年03月17日
XR行业:全球出货量整体下行 但AR出货量则逐年上升

XR行业:全球出货量整体下行 但AR出货量则逐年上升

从出货量来看,在2021年之后全球XR设备出货量整体下行,到2024年全球XR出货量约为731万台,同比下降10.3%。其中VR/MR出货量逐年下降,到2024年全球出货量为652.8万台,同比下降13.9%;而AR出货量则逐年上升,到2024年全球出货量为78.2万台,同比增长36.8%。

2025年03月14日
我国锂电设备行业:前段设备市场占比最大 下游动力及储能锂电池需求旺盛

我国锂电设备行业:前段设备市场占比最大 下游动力及储能锂电池需求旺盛

产业链来看,我国锂电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包括钢材、铝材、电线电缆、电气元件和机械零部件等;中游为锂电设备,可分为前段设备、中段设备和后段设备;下游应用于锂电池,包括消费锂电池、动力锂电池和储能锂电池。

2025年03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