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HUD渗透率较低 预计未来将加速提升 ARHUD或成主增量

       HUD又称抬头显示,其技术源于飞行器辅助仪,为降低低头看仪表的频率,提升驾驶体验,其核心技术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处理单元将车机数据、车况信息传输至投射单元,经过光学反射或折射投影至驾驶员视线前方特定的显示屏幕上,最终反馈到驾驶员眼中。
       
       到目前HUD经历了三代产品,分别是CHUD组合型抬头显示、WHUD风挡型抬头显示、ARHUD增强现实型抬头显示。其中WHUD风挡型抬头显示为目前主流使用的HUD形式。
       

HUD历经三代产品升级

第一代是CHUD组合型抬头显示

投影成像载体为驾驶员前方的一块 6-8 寸的透明树脂玻璃,投影成像距离小于2米。成像信息包括车速、导航、油耗、温度等,多为数字信息,显示形式较为集中且单一。主要缺点为:车内零部件数目增加,在发生事故时容易对驾驶员造成二次伤害;投影距离较近,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视线远近切换容易导致晶状体调焦疲惫,影响驾驶状态。

第二代为WHUD风挡型抬头显示

投影成像载体变更为汽车前挡风玻璃,为目前主流使用的HUD形式。WHUD 量产较晚核心因素在于曲面挡风玻璃成像会出现重影,致使生产专用成像挡风玻璃制造成本较高。福耀玻璃采取全新上厚下薄的楔形设计,实现反射光线在曲面镜上最终交汇避免重影不清晰,克服该技术难题,大幅降低成本,单车配套价值由 3000 元降低至 1000-1500 元左右,催WHUD 快速装车普及。相比于 CHUDWHUD 尺寸在 7-12 寸,显示范围变大,投影距离增加至 2-6 米,显示内容增加中控娱乐信息、来电显示、周围路况、天气、行车告警等信息,但仍然存在成像距离较近,驾驶员实现远近调焦影响状态等问题。

第三代产品 ARHUD增强现实型抬头显示

ARHUDWHUD 基础上有以下变化:1)成像距离(VID);2)成像广角(FOV);3)显示信息增加。但 ARHUD 也存在较多困难:1)阳光倒灌;2)体积较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设计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因此现阶段国内HUD整体渗透率较低,并且主要搭载于高端车型中。预计随着技术逐渐成熟,成本进一步降低,未来三年有望由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加速渗透,并预测其市场规模有望在2020年进入快速增长期。
       
       国内HUD市场规模在2020年进入快速增长期核心因素在于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细分来看,目前我国HUD前装市场以WHUD为主,CHUD占比较小,而ARHUD尚未量产上市。而随着ARHUD技术逐渐成熟,不但量产上市,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未来或将贡献行业主要增量。
       
       根据预测分析,预计到2020年我国HUD产品前装渗透率 26%,其中WHUD/CHUD 分别为16%、10%。2022年HUD产品前装渗透率56%,其中WHUD、CHUD、ARHUD分别为50%、2%、4%。2025年HUD产品前装渗透率总计达到80%,其中以WHUD为主,占比达60%,另外20%为ARHUD。
       
       2019-2025 年我国前装 HUD 市场渗透率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2019年我国CHUD、WHUD、ARHUD产品单车价值分别为900、1500、2700元/套。其中CHUD技术最为成熟,成本最低;WHUD 技术已逐渐成熟;ARHUD 因为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因此上市时间较晚,目前单车配套价值相对较高。预计随着WHUD/ARHUD技术逐渐成熟,整体渗透率提升,成本进一步下探,各产品有望先下降后趋于稳定。预计到2025年,CHUD、WHUD、ARHUD产品单车价值分别为900、1100、1500 元/套。
       
       综上所述,随着5G逐步落地,投影显示技术逐渐完善,成本逐渐降低,主机厂纷纷推出搭载HUD产品的新车型,渗透率加速提升,我国HUD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根据预测分析,预计2025年我国HUD市场规模达245亿元。其中WHUD、ARHUD市场规模分别将达到168.3亿元。、76.5亿元;而CHUD或将被淘汰。
       
       2019-2025 年我国前装HUD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WW)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HUD行业前景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显示驱动芯片行业需求量稳步增长 TFT-LCD显示驱动芯片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显示驱动芯片行业需求量稳步增长 TFT-LCD显示驱动芯片为最大细分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达到约445亿元,同比增长6.93%;2025年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463亿元。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新型显示行业:OLED面板出货量较高速增长 Mini LED直显规模有望回升

我国新型显示行业:OLED面板出货量较高速增长 Mini LED直显规模有望回升

产业链来看,我国新型显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显示材料及设备,包括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偏光片等核心材料,刻蚀设备、涂胶显影设备、真空镀膜设备等制造设备,显示驱动IC、PCB等关键配件;中游为面板制造及模组组装,面板制造包括OLED、AMOLED、Mini/Micro LED、LCD面板等,模组组装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源、触控模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增速明显放缓 进出口数量及金额均有所回升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增速明显放缓 进出口数量及金额均有所回升

从销售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为12276.9亿元,同比增长2.3%;2024年销售规模将达到12890.7亿元。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CPU散热器行业:CPU需求升级带动散热器市场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创下新高

我国CPU散热器行业:CPU需求升级带动散热器市场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创下新高

随着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物联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CPU需求也不断提升,而也带动了CPU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3年我国CPU行业市场规模从1505.74亿元增长到了2160.32亿元,连续五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细分市场占比最大

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细分市场占比最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2024年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受宏观经济和需求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增速有所放缓。2024年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达到16.69万亿元,同比增长5%;2025年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将达到17.53万亿元。

2025年03月17日
2024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呈现回升迹象 AI热潮下2025年行业营收及出货有望向好

2024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呈现回升迹象 AI热潮下2025年行业营收及出货有望向好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3年全球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3年全球半导体规模市场规模为121亿美元,同比下降12.3%。

2025年03月17日
XR行业:全球出货量整体下行 但AR出货量则逐年上升

XR行业:全球出货量整体下行 但AR出货量则逐年上升

从出货量来看,在2021年之后全球XR设备出货量整体下行,到2024年全球XR出货量约为731万台,同比下降10.3%。其中VR/MR出货量逐年下降,到2024年全球出货量为652.8万台,同比下降13.9%;而AR出货量则逐年上升,到2024年全球出货量为78.2万台,同比增长36.8%。

2025年03月14日
我国锂电设备行业:前段设备市场占比最大 下游动力及储能锂电池需求旺盛

我国锂电设备行业:前段设备市场占比最大 下游动力及储能锂电池需求旺盛

产业链来看,我国锂电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包括钢材、铝材、电线电缆、电气元件和机械零部件等;中游为锂电设备,可分为前段设备、中段设备和后段设备;下游应用于锂电池,包括消费锂电池、动力锂电池和储能锂电池。

2025年03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