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净化器市场井喷式发展 存滥造概念价格虚高

中国报告网相关行业报告参考《2017-2022年中国空气净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花粉、细菌、尘螨、异味、宠物皮屑、二手烟等普遍家庭都存在的室内异味和异物,能否高效去除?是否有噪音?”“能否远程了解并控制室内空气质量?”……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受到不同程度的雾霾影响,空气净化器逐渐成为不少家庭的刚需产品,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但一些滥造概念、价格虚高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消费者如何科学选择、规范市场有序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空气净化器市场井喷式发展 年产值达千亿元


  近年来,随着雾霾日益频发,一大波空气净化器产品“井喷式”发展。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发布的分析报告称,未来我国空气净化器销量将保持30%-35%的高速增长,2017年可达1000亿元以上。


  2016年3月1日,空气净化器产品的新国标正式实施。根据新标准,消费者挑选空气净化器主要应该关注4个指标:洁净空气量CADR、净化能效、颗粒物的累积净化量CCM颗粒物和噪声。


  “近几年,消费者的空气净化意识得到显著提高,中国成为我们最为重视的市场之一。”瑞典布鲁雅尔中国区总经理陈冰日前在京表示,空气净化器主要由马达、风扇、过滤网、智能监测系统组成。产品生产者要重视标准的执行,一些重要指标和参数应明确标识,让消费者选购时清楚明了。消费者要定期更换过滤网,否则净化器也可能成为室内空气污染源。


  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表示,在应对雾霾的情况下,建议生产和管理部门对健康防护产品的标识、标准、质量进行规范和监管,不能误导老百姓。目前,很多净化器产品的标识不清晰,比如用静电方式净化空气,虽能达到净化效果,但同时也会产生臭氧,若臭氧超过限值,同样对人体有害。


  
噱头多、定价乱 消费者如何科学选择


  空气净化器市场“井喷式”发展也带来了不少隐忧。中国空气净化行业联盟主席戴自祝认为,解决室内污染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因地制宜地运用通风和净化设备,面对五花八门的空气净化器人们往往会被搞得一头雾水。


  “近几年,做家用电器的、做健康产品的纷纷开始卖空气净化器,有的企业甚至直接贴牌销售。”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有关专家说,有的商家“浑水摸鱼”欺骗消费者。


  “看看外观设计,是不是进口,再看看产商给出的一些数据。”国内某大型商场负责人介绍,大部分消费者买空气净化器时,一方面只是粗略查看,另一方面,他们缺乏参考的依据。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介绍说,从雾霾对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估来看,室内空气PM2.5浓度在75以下时比较安全,诱发健康问题较少;家有孕妇、儿童以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敏感个体时,室内空气PM2.5浓度应尽可能降低至35以下。


  要研发对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负责的产品。业内人士指出,飞利浦、霍尼韦尔、布鲁雅尔等空气净化器领先品牌多采用含静电集尘、超声波等技术的多层渐进式过滤网,让气流充分穿过滤网中的介质,吸收过滤二手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并捕捉和吸附小至0.1微米粒径的有害物质,加强更优化、更智能的芯片研发成为关键。


  
科技手段优化室内空气 智能化成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为消费者提供智能、高效且可持续利用的产品成业界共识。


  高效过滤并不是衡量空气净化器质量的唯一标准,在无声、高效过滤的同时还需要保持整屋空气循环。陈冰说,应通过手机APP与空气净化器连通,通过远程控制并调节风量、模式、加湿等,实时查看室内空气质量、流通量,加强智能芯片制造的同时也要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事实上,空气净化器除了要具备实时监测、高效处理等智能化的芯片技术以外,用户对其的认知和判断也相当重要。专家表示,学者和科研人员要多做科普工作,要正确引导消费者挑选和使用空气净化器,促进市场的规范化、合理化。


  陈冰等业内专家认为,企业科研人员不仅要研发对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负责的产品,加强更优化、更智能的芯片研发,还要将深奥的科技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让消费者了解,更要公开信息,让用户放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聚合支付行业:支付交易笔数及覆盖商户数量逐年增长 但资本热度不断下降

我国聚合支付行业:支付交易笔数及覆盖商户数量逐年增长 但资本热度不断下降

从投融资情况来看,2018年之后我国聚合支付投融资事件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聚合支付投融资事件发生1起,投融资金额为0.02亿元。

2025年04月14日
MLCC行业:近两年全球市场规模及出货量均下降 汽车电子为最大应用领域

MLCC行业:近两年全球市场规模及出货量均下降 汽车电子为最大应用领域

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全球MLCC行业市场规模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3年全球全球MLCC市场规模约为974亿元,同比下降6.9%。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传感器行业应用拓展带动市场扩容 2025年截至4月6日已发生39起投融资事件

我国传感器行业应用拓展带动市场扩容 2025年截至4月6日已发生39起投融资事件

具体从我国传感器行业整体投融资情况来看,2018年到2024年我国传感器行业投融资事件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发生112其投融资事件,相较于203年投融资事件有所回升,而投融资金额则持续下降,投融资金额为75.4亿元。2025年1-4月6日我国传感器行业发生39起,投融资金额为22.78亿元。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显示驱动芯片行业需求量稳步增长 TFT-LCD显示驱动芯片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显示驱动芯片行业需求量稳步增长 TFT-LCD显示驱动芯片为最大细分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达到约445亿元,同比增长6.93%;2025年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463亿元。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新型显示行业:OLED面板出货量较高速增长 Mini LED直显规模有望回升

我国新型显示行业:OLED面板出货量较高速增长 Mini LED直显规模有望回升

产业链来看,我国新型显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显示材料及设备,包括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偏光片等核心材料,刻蚀设备、涂胶显影设备、真空镀膜设备等制造设备,显示驱动IC、PCB等关键配件;中游为面板制造及模组组装,面板制造包括OLED、AMOLED、Mini/Micro LED、LCD面板等,模组组装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源、触控模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增速明显放缓 进出口数量及金额均有所回升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增速明显放缓 进出口数量及金额均有所回升

从销售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为12276.9亿元,同比增长2.3%;2024年销售规模将达到12890.7亿元。

2025年03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