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半导体行业需求周期及发展机遇分析(图)

          以 AI物联网、汽车电子为驱动因素的第四波硅含量提升周期到来,带来新市场新机遇。过去十年,半导体行业主要围绕以手机为代表的各种移动终端发展。因为中国半导体起步晚,而海外龙头公司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想要追赶难度很大。而现在处于上一个需求周期进入成熟期,而新的需求将要爆发的时间点,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

          摩尔定律的放缓有助于缩小技术差距。摩尔定律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史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IC电路的集成度和性能都遵循着摩尔定律快速发展,处于技术快速迭代期,这一时期“追赶者”与“领先者” 差距难以缩小。(注:摩尔定律即,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图表:摩尔定律的三个阶段


图表:摩尔定律在过去驱动电子产品小型化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产销态势分析及投资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近年来,一方面,受技术工艺,成本以及功耗等因素的制约,摩尔定律开始放缓。仅有三星、英特尔、台积电等少数巨头能够承担巨额研发维持摩尔定律进展,28/14 nm的高性价比拐点为大陆半导体产业的持续追赶带来长周期机遇。另一方面,集成电路产业开始更加贴近应用,物联网等一系列产业的兴起,将带来芯片的多元化需求,意味着眼于晶体管数量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这给大陆的“追赶者”更长的学习时间窗口,有助于缩小与“领先者”的距离。


图表:摩尔定律放缓
 

图表:中芯国际与世界先进量产技术差距减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柔性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及产量逐年增长 医药、消费电子为主要应用领域

我国柔性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及产量逐年增长 医药、消费电子为主要应用领域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柔性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年我国柔性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3.6亿元,同比增长11.7%。

2025年04月25日
我国光芯片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国产化率分层明显 25Gbs及以上光芯片国产化率极低

我国光芯片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国产化率分层明显 25Gbs及以上光芯片国产化率极低

2020-2024年,我国光芯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中国光芯片市场规模约为151.56亿元,同比增长10.1%。

2025年04月25日
我国功率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提速增长 功率IC为主要细分市场

我国功率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提速增长 功率IC为主要细分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3年我国功率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功率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19.36亿元,同比增长11.0%;预计2024年我国功率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752.55亿元。

2025年04月23日
LCD行业: 电视为最主要应用领域 京东方为全球市场份额占比最大企业

LCD行业: 电视为最主要应用领域 京东方为全球市场份额占比最大企业

具体来看,2020年之后全球LCD TV出货持续下降,到2023年全球LCD TV出货量为190.1百万台,同比下降2.9%。

2025年04月22日
我国LED显示屏行业市场规模回升 资本热度升温 小间距LED显示屏销售额逐年下降

我国LED显示屏行业市场规模回升 资本热度升温 小间距LED显示屏销售额逐年下降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我国LED显示屏行业投融资较少,截止2024年我国LED显示屏共发生19起投融资事件,到2024年我国LED显示屏行业发生4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3.7亿元;近两年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增长。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MEMS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消费电子为最大应用领域 其次为汽车电子

我国MEMS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消费电子为最大应用领域 其次为汽车电子

半导体材料作为MEMS传感器制造的核心原料之一,近年来受益于国内政策对国产化的积极推动、半导体产业资本投入的持续增强。2023年我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为1024.34亿元,同比增长12%;预计2024年规模将超1140亿元。

2025年04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