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球OLED行业市场现状及2020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渗透率预测。与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是不同类型的发光原理。OLED由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Ching W. Tang)1983年在实验室中发现,由此展开了对OLED的研究。
相关行业报告《2016-2022年中国OLED产业规模调查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OLED)。与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是不同类型的发光原理。OLED由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Ching W. Tang)1983年在实验室中发现,由此展开了对OLED的研究。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但是,在价格(较大显示面板)、寿命、分辨率暂无法与液晶显示器匹敌。
有机发光二极管依色彩可分为单色、多彩及全彩等种类,其中全彩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最为困难;依驱动方式可分为被动式(Passive Matrix, PMOLED)与主动式(Active Matrix, AMOLED)。
OLED产业链可简单拆分为上中下游,其中中上游皆为新增市场,因此受资本 关注热度最高。其中上游材料部分领域率先实现本土供应。
在便携式产品上,OLED的轻薄和低功耗是最大优势,在电视等产品上,OLED的轻薄和 曲面造型提供了独特优点。目前,OLED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家用电器 等领域。2015年,OLED总出货量为3.54亿片,其中,OLED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出货量 比重超过70%。其中包括三星、Vivo、OPPO在内的知名手机品牌已开始使用。
消费电子风向标苹果的介入对OLED 产业链将产生巨大的改变,其巨量年出货 也将改变智能终端显示格局。机构预计2020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渗透率 将达到36%,配备OLED屏的智能手机将超过7亿部。
IDC预计,2015年可穿戴市场卖出7210万块设备,2019年可穿戴设备销量将再次翻番, 达到1.557亿块,其中基本可穿戴设备(手腕饰件、眼戴式装置、模组化(modular)可穿 戴装置、服装、耳戴式装置等)销量为6630万块,智能可穿戴设备销量为8940万块。高速增长的行业为上游零部件带来广袤的市场空间,屏幕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不可缺少的部件,有望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其中具备柔性显示的AMOLED将成为首选。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