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7年影响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有利与不利因素。在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方针指引下,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将迎来促进产业升级关键时期和历史性发展机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数万亿的投资规模,给电子元器件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空间。新兴产业带来巨大配套需求让行业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盈利战略分析报告》
在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方针指引下,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将迎来促进产业升级关键时期和历史性发展机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数万亿的投资规模,给电子元器件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空间。新兴产业带来巨大配套需求让行业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为了推动电子元器件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扶持力度。《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将重点研究开发重大装备所需的关键基础件和通用部件的设计、制造和批量生产的关键技术。2015年5月,备受关注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出台,将基础元器件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纲要提出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建立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工业强基工程,重点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瓶颈”。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政策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推动了我国电子元件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传统产业转型和升级亟需电子元器件的支持
电子元器件是能源变换和控制的基础,是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桥梁,是在非常广泛的领域内促进传统产业转型,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跃升的基础和重要手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中的工业控制设备实现技术改造,实现高性能、高频率、小型化、低噪音、低成本、节能、减小环境污染、改善工作环境,实现工业控制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
(3)电子元器件行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电子元器件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十二五”规划强调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涵盖的重点领域看,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子元器件的支撑。
电子元器件行业为新兴产业提供了高性能、高精度、高效率的小型轻量电控和电源设备,成为发展这些产业的关键和基础。
(4)国际电子元器件制造中心逐渐向中国大陆转移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日本、中国台湾一直是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国际制造中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不论是投资环境、产业政策、人工成本、产业配套环境还是下游客户在中国大陆的密集分布,都为国际电子元器件的制造中心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国内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不利因素
(1)产业基础薄弱
尽管我国电子元件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由于我国电子元件产业起步晚,无论生产规模、产品档次、技术水平仍与世界知名大企业存在一定差距。由于国际化大公司资金实力雄厚、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极具市场竞争力,国内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2)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电子元件制造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如果不能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公司将会面临盈利水平下滑的风险。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