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运营商创新流量套餐降资费如何让用户买账成考题

        导读:运营商创新流量套餐降资费如何让用户买账成考题。如今,运营商流量经营的“大招”层出不穷,而“有所为”总好过“不作为”。对于运营商而言,在网络提速降费要求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市场需求与营收压力下找到最佳平衡点,成为今后发展的一大考验。

        参考:《中国流量仪表市场专项调查及未来五年盈利战略分析报告

        自施行“流量不清零”后,运营商的提速降费步伐再次加速,推出一系列优惠力度大的流量套餐。近日,中国电信便推出“吃到撑”优惠套餐,49元价格包含3GB流量,而广东联通也推出4G主副卡,开启明星套餐新模式。除此之外,山东移动推出新的一体化资费,流量资费呈大幅降价。据工信部最新公布的2015年10月运营数据显示,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与9月相比下降了145.6亿元。


  如今,“割肉”式“突破”继续深化,也进一步危及其业绩,使得三大运营商陷入微利循环。但在流量经营已成为运营商主战场的大背景下,如何解决其量收剪刀差扩大的问题,让这“割肉”付出有所收获,是运营商当下发展的关键。


  运营商继续“割肉”降价


  今年,网络提速降费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为了对网络提速降费的进一步实施,运营商近日在流量资费上大做文章,优惠力度大且创新不断。


  据了解,中国电信在“电信分享日”中推出了“吃到撑”优惠套餐,该套餐价格为49元,包3GB流量,此外还赠送来电显示,短信0.1元/条,彩信0.1元/条,超出套餐部分流量30元/500MB,约合0.06元/MB。值得注意的是,虚拟运营商小米移动在前不久也推出“吃到饱”套餐,期价格为59元包含3GB流量,来电显示5元。


  不仅如此,广东联通近日推出4G主副卡套餐。据悉,改套餐的特点在于,副卡除了可共享主卡套餐内的语音和流量,还可共用账户与统一交费,并且套餐内主副卡用户可免费互拨本地通话。另外,有消息称,联通未来可能面向全国推出“60元不清零套餐”,当月未用完流量可转化为流量币储存在“流量银行”,用户可根据需要随时兑换成流量再使用。


  此外,山东移动近期也推出新的一体化资费,并且流量大幅降价。据悉,其推出了18元包500M省内流量和28元包1G省内流量的4G流量卡,而对于没有订购套餐、原来使用标准流量资费的客户以及超套餐的客户,系统自动降低流量费用至0.29元/M.


  运营商量收剪刀差扩大


  受4G、营改增、传统语音短信业务遭OTT冲击以及用户数量见顶等因素的影响,运营商的业务收入增速开始不断下滑。紧接着,网络提速降费以及流量不清零等新一轮政策的落地,运营商发展的压力空前。


  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前10月,基础电信企业电信业务总量完成2074.03亿元,同比增长28.7%;电信业务收入完成833.33亿元,同比下降6.5%。1-10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567.6万户,不到上年同期增量的三分之一。另据运营商公布的10月运营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数当月净增107.0万,其中4G用户达2.67310亿户,月增1969.3万,3G用户达1.87068亿,月减821.1万;中国电信前10月累计净增3G/4G用户2048万;中国联通移动用户数月减30.6万,GSM用户数净减432.7万。


  尽管“割肉”式突破进一步危及其业绩,使得三大运营商陷入微利循环。但不可忽视,流量业务正成为运营商业绩的强劲增长点。工信部数据显示,10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4.2亿G,创历史新高。1-10月累计达32.1亿G,同比增长100.2%。因而,运营商集体押注流量业务便不难理解。


  如何让消费者“买账”?


  迈入4G时代后,运营商的主导业务进入到数据业务尤其是流量经营时代,流量经营成为运营商的主战场。而近年来,三大运营商围绕流量经营也进行了多层面的探索,从参与电商狂欢的“双11”、“双12”,到联合互联网公司开展“流量节”,以及与音乐视频网站合作开展免流量听音乐活动。不过,运营商一次次地“讨好”消费者,似乎换不来消费者的认可。例如,自开始实施流量不清零以来,便有不少消费者吐槽,流量用得速度比过去快。尽管运营商表示并无此事,但是,消费者对于运营商的“清白回复”并不买账。


  那么,在运营商应该如何让消费者“买账”呢?眼下,流量薄利多销已是大势所趋,运营商应将重点放在创新流量经营商业模式、精细化营销、推动互联网化转型上。如从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化、体验化为切入点,推出更多惠民的业务套餐,让产品更加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努力构建并完善自身的“流量产业链”,为广大的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移动通讯生活。


  如今,运营商流量经营的“大招”层出不穷,而“有所为”总好过“不作为”。对于运营商而言,在网络提速降费要求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市场需求与营收压力下找到最佳平衡点,成为今后发展的一大考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 数据中心为最大应用市场

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 数据中心为最大应用市场

从产业规模,2024年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将达87.59亿元。随着5G、数据中心等领域对高速传输的要求不断提高,铜高速连接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预计到2025年产业规模将超过100亿元,到2028年中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将超过200亿元。

2025年03月05日
【投融资】近三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资本市场逐渐回温 2024年共发生8起融资事件

【投融资】近三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资本市场逐渐回温 2024年共发生8起融资事件

数据显示,我国光纤通信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4起增长到2024年8起,2024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8起,投融资金额为3.34亿元。

2025年02月06日
【投融资】2024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相关投融资数量及金额有所回升

【投融资】2024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相关投融资数量及金额有所回升

数据显示,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投融资事件,2019年发生投融资事件13起,到2024年发生投融资事件18起,投资金额达8.38亿元。

2025年02月06日
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产品及建设运营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产品及建设运营为最大细分市场

从行业参与情况来看,2020年到2021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企业注册量快速增长,同比增长超过了1100%;到2023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新增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14367家,同比增长5,0%。

2025年01月18日
我国通信设备行业:细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有所回升

我国通信设备行业:细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有所回升

当前数字化转型的加速、5G网络的普及、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兴起使得我国通信设备行业快速发展。从细分市场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路由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路由器市场规模约为315.96亿元,同比增长5.7%。

2025年01月17日
量子信息行业:中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 且各国战略投资力度较大

量子信息行业:中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 且各国战略投资力度较大

企业领域分布来看,截至2024年10月全球量子信息企业共有626家。其中,量子计算企业共有331家,占比53%;量子测量共有117家,占比19%;量子通信共有112家,占比18%;抗量子加密企业共有66家,占比10%。

2025年01月07日
我国智能手机行业已处于成熟发展阶段 近四个季度出货量均呈同比增长态势

我国智能手机行业已处于成熟发展阶段 近四个季度出货量均呈同比增长态势

出货量来看,2023年Q3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6.7百万台,同比增长率下降6.9%,到2024年Q3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8.8百万台,同比增长率为3.2%,智能手机出货量较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2024年12月03日
我国光纤光缆线路长度持续增长 其中光缆线路中接入网光缆线路占比最高

我国光纤光缆线路长度持续增长 其中光缆线路中接入网光缆线路占比最高

从长度来看,2019年到2024年H1我国光纤光缆线路为持续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光纤光缆线路总长度6432万公里,同比增长7.96%,其中新建光缆线路长度为473.8万公里;到2024年6月,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6712万公里。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