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流量产业链的红与黑:强化监管与创新计费势在必行

        导读:流量产业链的红与黑:强化监管与创新计费势在必行。这一现象或随着工信部起草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APP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有所缓解。长远来看,要想斩断黑色利益链还需落实监管和法律护航。作为流量服务的提供者,电信运营商也亟待完善计费模式,例如引入第三方监管等,避免频频成为冤大头。

        参考:《中国流量仪表市场专项调查及未来五年盈利战略分析报告

        变革计费模式,则是运营商避免频频成为冤大头的必要举措。4G大流量时代,电信运营商需转变流量经营的商业模式,让计费手段更加多样化,从根本上缓解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矛盾。而引入第三方监管,或能解除用户因信息获取不对称而引发的信任危机,从而真正安心消费。


  奔跑的流量让用户的荷包受伤了,让运营商连背黑锅委屈了,也让行业蒙上了一层屡受质疑的阴影。近段时间,围绕流量消费的是非不断,指责运营商“偷流量”的事件一波三折,而随着跑流量真凶恶意软件被揭露,流量产业链背后的木马黑色产业链也曝光在大众视野下——恶意预装软件往往在消费者不知情的状况下,占用空间、耗费流量且无法卸载,甚至还会泄露隐私带来风险。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协会顾问王行之则表示,“长期以来,国内手机市场尤其是安卓手机的软件应用管理方面乱象丛生,一些品牌的智能手机通过预装软件赚取收入,也是手机厂商反哺售价的一个重要来源。靠预装软件盈利,这已经成为我国手机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畸形生态。”


  这一现象或随着工信部起草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APP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有所缓解。长远来看,要想斩断黑色利益链还需落实监管和法律护航。作为流量服务的提供者,电信运营商也亟待完善计费模式,例如引入第三方监管等,避免频频成为冤大头。


  “流量去哪了”引发是非不断


  目前,我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高达近80%,流量消费越发成为通信消费的主流之一,呈现爆发趋势。据运营商201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中国移动用户的数据流量消费量同比增长154%,该数字远高于全球流量消费量平均增速;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数据流量也出现快速增长,中国电信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77%,中国联通手机用户数据流量同比增长47.4%。


  但伴随流量经济的爆发增长,尤其是进入4G时代,用户关于“我的流量去哪儿”的疑问也屡屡被提及,近期更是是非不断。从“我是马甲老师”的境外流量乌龙事件,到佛山龙女士手机中流氓软件带来的“3小时耗23G流量”,从因个人热点消耗,武汉女子手机一夜疯跑50G流量,到南京移动用户发现自己手机一夜之间产生了1700GB的WLAN流量,即使关闭了无线上网功能,15分钟还是产生了300多兆流量……流量疯跑事件集中爆发,电信运营商第一时间成为第一个被责难的对象,这源于电信资费计费过程的复杂性,消费者对此一知半解而引发误会。


  行业专家介绍,“用户使用的流量分为上行数据和下载数据,当用户需要访问某网站时,先要发送请求信号,从而产生一定的上行数据流,而该网站将相关的信息发送给用户,从而产生下载数据,两部分相加则是用户所消耗的流量。”试问,流量消费的组成用户知多少?在事件有待查证的过程中,运营商成了“加害者”让其情何以堪?


  更深层的原因,则是背后有黑手为牟利偷流量而让运营商成了“背锅侠”。新华社报道指出,偷走手机流量的“真凶”主要是各类恶意软件。一些APP对流量的非正常消耗已成通病,每天都有大量不知情的用户被占便宜。另据360手机安全专家买昭一丁介绍,流量偷跑问题与手机系统有关。安卓系统对应用权限是开放的,它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运行,即使在用户退出该程序后,该程序还有可能在后台运行并消耗流量。由此,各方矛头也从运营商转向恶意软件,随之是手机安全问题。


  流量产业链的红与黑


  在流量消费爆发式增长中,流量产业出现了一红一黑两条产业链。虽然同样以盈利为目的,但却存在合法与非法的本质区别;虽然目标对象最终都是用户,但业务内容则是以提供信息服务和盗取用户信息损害用户利益为区隔。


  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经营”已经耳熟能详,由电信运营商、应用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等组成的流量产业链逐渐成型:运营商作为流量服务提供者靠流量经营获得收入来源;应用内容提供商借助于APP、内容等获得流量分成或广告收入;终端商则靠预置软件等获得分成……产业链和用户实际上也是利益共同体,手机上网离不开流量,相关花费也随之看涨。流量产业链以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获取实际收益和用户的认可,以完成流量经营的全部步骤。这也间接说明,通信业的未来走向既不是管道为王也不是内容为王、应用为王,而是产业链的合理分配的新价值链体系。


  有了利益的诱惑,黑色流量产业链也在暗地里形成,恶意软件制作者、应用黑商店、木马制作者等都是成员。有调查指出,用户手机每下载一个应用,恶意软件开发者就能获得数元回报;木马制造者则能从虚假流量中获取可观的分成收入。市场研究机构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平均每部安卓手机被安装了8.2个非必需预装软件。以每部手机获利2.5元来计算的话,这个黑色市场就超过100亿元,且还不包括个人信息买卖等延伸的黑色利益链条。黑色产业链如此热衷流量,黑色利益是主要驱动力。


  监管与变革势在必行


  如何解决流量经济中的黑色产业链?一靠监管,二靠技术。


  完善法律法规和强化监管势在必行。用户当前集中诟病的焦点在于,就手机预装软件等问题起诉手机厂商,但大部分都因相关法律缺失而以失败结尾或不了了之,因此,让手机软件有法可依是当务之急。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委员宁家骏表示,监管部门和运营商都需要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将信息领域的监管和监督公开化,使老百姓的信息消费更加透明;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严峻,加强智能应用APP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势在必行,让流量消费更透明、顺畅,提升消费者信息消费体验。


  而变革计费模式,则是运营商避免频频成为冤大头的必要举措。4G大流量时代,电信运营商需转变流量经营的商业模式,让计费手段更加多样化,从根本上缓解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矛盾。而引入第三方监管,或能解除用户因信息获取不对称而引发的信任危机,从而真正安心消费。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 数据中心为最大应用市场

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 数据中心为最大应用市场

从产业规模,2024年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将达87.59亿元。随着5G、数据中心等领域对高速传输的要求不断提高,铜高速连接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预计到2025年产业规模将超过100亿元,到2028年中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将超过200亿元。

2025年03月05日
【投融资】近三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资本市场逐渐回温 2024年共发生8起融资事件

【投融资】近三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资本市场逐渐回温 2024年共发生8起融资事件

数据显示,我国光纤通信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4起增长到2024年8起,2024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8起,投融资金额为3.34亿元。

2025年02月06日
【投融资】2024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相关投融资数量及金额有所回升

【投融资】2024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相关投融资数量及金额有所回升

数据显示,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投融资事件,2019年发生投融资事件13起,到2024年发生投融资事件18起,投资金额达8.38亿元。

2025年02月06日
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产品及建设运营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产品及建设运营为最大细分市场

从行业参与情况来看,2020年到2021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企业注册量快速增长,同比增长超过了1100%;到2023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新增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14367家,同比增长5,0%。

2025年01月18日
我国通信设备行业:细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有所回升

我国通信设备行业:细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有所回升

当前数字化转型的加速、5G网络的普及、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兴起使得我国通信设备行业快速发展。从细分市场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路由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路由器市场规模约为315.96亿元,同比增长5.7%。

2025年01月17日
量子信息行业:中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 且各国战略投资力度较大

量子信息行业:中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 且各国战略投资力度较大

企业领域分布来看,截至2024年10月全球量子信息企业共有626家。其中,量子计算企业共有331家,占比53%;量子测量共有117家,占比19%;量子通信共有112家,占比18%;抗量子加密企业共有66家,占比10%。

2025年01月07日
我国智能手机行业已处于成熟发展阶段 近四个季度出货量均呈同比增长态势

我国智能手机行业已处于成熟发展阶段 近四个季度出货量均呈同比增长态势

出货量来看,2023年Q3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6.7百万台,同比增长率下降6.9%,到2024年Q3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8.8百万台,同比增长率为3.2%,智能手机出货量较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2024年12月03日
我国光纤光缆线路长度持续增长 其中光缆线路中接入网光缆线路占比最高

我国光纤光缆线路长度持续增长 其中光缆线路中接入网光缆线路占比最高

从长度来看,2019年到2024年H1我国光纤光缆线路为持续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光纤光缆线路总长度6432万公里,同比增长7.96%,其中新建光缆线路长度为473.8万公里;到2024年6月,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6712万公里。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