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通信行业技术水平及其发展方向分析(图)

         大规模(massive)MIMO 及波束成形推动射频处理变革

         在 5G 通讯中,为了实现大容量、低延迟以及海量接入等性能,支持超高频的massive MIMO 技术将成为主流。在 massive MIMO 中,借助于高出现有 MIMO 天线数量 1 到 2 个数量级的天线技可有效弥补传播损耗并实现带宽的高效利用。 

         2014 年,三星在 massive MIMO 技术上获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在 28GHz 的频率上实现了 7.5Gbps 的连接速度,在 100km/h 的移动测试中录得 1.2Gbps。借助于三星自己开发的混合自适应天线阵列技术,三星在业界首次成功完成 28GHz 的高频实验,克服了毫米波长距离通信的困难。
 
 
图:massive MIMO 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混合波束成形射频传输示意图

         2015 年,上海移动选用的华为 Massive MIMO 多天线系统单模块内置 128 个射频通道和 128 根天线,选择高楼林立,人口密度大的长寿路商圈进行现网试点,并率先采用 Massive MIMO 多扇区连续组网,重点验证了典型高层楼宇的 3D 覆盖、深度覆盖以及典型室外场景的覆盖能力及小区吞吐量的提升效果。

         本次测试通过 3D 波束赋形等技术,利用一个 25 米高的基站实现了 75 米高楼的立体式覆盖和周边水平道路覆盖,小区吞吐量达到 630Mbps,有效解决了现网多个基站才能解决的问题。部署方式复用了现网站址资源,充分利旧现网机柜、电源光纤,以及核心网和传输资源,大大节省了整体工程成本。

 
图:瑞典隆德大学——基于 USRP RIO 的大规模 MIMO 测试台

         Massive MIMO 及 Beamforming 技术的应用使 5G 高频毫米波的应用成为可能,同时也带动了射频技术的革命。相比于传统的射频前端,在 5G 中射频前端将要完成更精确的信号同步以及更多路的信号处理能力。相较于传统无线通信以及支持 MIMO 的 4G LTE 对射频器件数量上的需求将更高,也因此带来集成度、小型化要求的提升。

 
图:大规模 MIMO 系统关键属性

 
图:32x32 大规模 MIMO 系统示意图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调研与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鉴于 massive MIMO 配合波束成形来补偿毫米波传输过程中严重的耗散缺点, RF 的设计中必须考虑波束成形(beam forming)。波束成形,源于自适应天线的一个概念。接收端的信号处理,可以通过对多天线阵元接收到的各路信号进行加权合成,形成所需的理想信号。

         从天线方向图(pattern)视角来看,这样做相当于形成了规定指向上的波束。天线的尺寸是由电磁波信号的波长决定的,因此毫米波与波束成形技术将在手机终端等便携设备中做到完美融合。波束成形的技术可分为模拟波束成形、数字波束成形以及混合波束形成。

 
图:模拟、数字和混合波束成形示意图

         模拟波束成形中,移相器操作在 RF 频带,且在主讯号的路径上,优点是架构比较简单,混频器的数目少,缺点是移相器因为操作在高频,损耗较大,因此主讯号路径损耗大,且高频移相器相位分辨率较低。

         数字波束成形中,移相器在数字处理,优点是场型实现的自由度最高,缺点则是每一路都需要 RF 链(Chain),另外,每一路都需要额外的数字/模拟转换器(D/A Converter)来处理讯号,因此更耗电,尤其当系统带宽越宽的时候,更显严重。

         混合波束成形(Hybrid Beam forming),移相器在数字及射频路径,结合数字与射频波束成形架构,将波束成形在数字与射频当中取得优化,且能够弹性的支持多波束/多使用者,通常在巨量多数入多输出系统最为常见。

         综上所述,毫米波由于其具备丰富的频谱资源支持超过带宽对于在 5G 中的应用具备极高的吸引力。

         同时,由于天线尺寸与波长成正比,因此毫米波的应用使得多天线的设计在手机端成为可能,同时在基站端也将降低功耗。鉴于 massive MIMO 及波束成形技术的应用,5G 射频中一方面将引入更多的射频单元,相互之间的协同和同步要求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波束成形的考量将成为射频设计中新的挑战。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 数据中心为最大应用市场

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 数据中心为最大应用市场

从产业规模,2024年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将达87.59亿元。随着5G、数据中心等领域对高速传输的要求不断提高,铜高速连接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预计到2025年产业规模将超过100亿元,到2028年中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将超过200亿元。

2025年03月05日
【投融资】近三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资本市场逐渐回温 2024年共发生8起融资事件

【投融资】近三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资本市场逐渐回温 2024年共发生8起融资事件

数据显示,我国光纤通信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4起增长到2024年8起,2024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8起,投融资金额为3.34亿元。

2025年02月06日
【投融资】2024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相关投融资数量及金额有所回升

【投融资】2024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相关投融资数量及金额有所回升

数据显示,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投融资事件,2019年发生投融资事件13起,到2024年发生投融资事件18起,投资金额达8.38亿元。

2025年02月06日
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产品及建设运营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产品及建设运营为最大细分市场

从行业参与情况来看,2020年到2021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企业注册量快速增长,同比增长超过了1100%;到2023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新增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14367家,同比增长5,0%。

2025年01月18日
我国通信设备行业:细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有所回升

我国通信设备行业:细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有所回升

当前数字化转型的加速、5G网络的普及、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兴起使得我国通信设备行业快速发展。从细分市场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路由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路由器市场规模约为315.96亿元,同比增长5.7%。

2025年01月17日
量子信息行业:中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 且各国战略投资力度较大

量子信息行业:中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 且各国战略投资力度较大

企业领域分布来看,截至2024年10月全球量子信息企业共有626家。其中,量子计算企业共有331家,占比53%;量子测量共有117家,占比19%;量子通信共有112家,占比18%;抗量子加密企业共有66家,占比10%。

2025年01月07日
我国智能手机行业已处于成熟发展阶段 近四个季度出货量均呈同比增长态势

我国智能手机行业已处于成熟发展阶段 近四个季度出货量均呈同比增长态势

出货量来看,2023年Q3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6.7百万台,同比增长率下降6.9%,到2024年Q3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8.8百万台,同比增长率为3.2%,智能手机出货量较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2024年12月03日
我国光纤光缆线路长度持续增长 其中光缆线路中接入网光缆线路占比最高

我国光纤光缆线路长度持续增长 其中光缆线路中接入网光缆线路占比最高

从长度来看,2019年到2024年H1我国光纤光缆线路为持续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光纤光缆线路总长度6432万公里,同比增长7.96%,其中新建光缆线路长度为473.8万公里;到2024年6月,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6712万公里。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