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G 独立组网标准按期落地,5G 商用进入倒计时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通信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
标准确定是 5G 商用的最大前提。6 月 14 日,3GPP 正式冻结 5G 独立组网标准,也宣告 5G 商用进入倒计时。全球 5G 标准制定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已与去年年底完成,其标志性事件为非独立组网标准的冻结。第二步以本次独立组网标准冻结宣告结束。前两步完成之后,5G 国际标准的大部分内容已经确定,能够满足 eMBB(增强移动宽带)、海量机器通信(eMTC)、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三大应用场景的需求,同时产业链的相关方可以进行 5G 商用设备的研发定型和生产。第三步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并针对某些特殊应用场景进行补充,构建完备的 5G 标准。

5G 标准制定周期相比 4G 大幅缩短。对比 4G,5G 标准从其内容和难度上来说要高于4G,但从标准制定周期来看,相比于 4G 则有着较为显著的缩短。在标准化研究阶段,4G 标准历时 21 个月,5G 标准历时 12 个月。在标准制定阶段,4G 标准历时 27 个月,尽管当前 5G 标准尚未最终确定,但独立组网标准的冻结宣告着大部分内容已经完成,按照当前进度,整体周期相比于 4G 也有望缩短。

(2)我国有望在中频段建设上率先发力,频谱划分成为当前核心因素
标准的确立奠定了 5G 商用基础,在此基础上频谱划分成为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相继启动 5G 频谱规划工作,并制定了各自的频谱规划方案,从中归纳起来可以看到相关方对于 5G 频谱初步达成两点共识:1)6GHz 以下频段用于满足 5G 网络覆盖和网络容量的需求;2)6GHz以上频段用于除了满足5G容量外,还用作backhaul。

具体来看,不同国家对于 5G 频谱的规划和优先发展策略不尽相同。美国重点发展高频段频谱;欧盟优先发展低频段频谱。我国方面,2017 年 11 月,工信部发布 5G 系统在 3000-5000MHz 频段(中频段)内的使用规划,我国成为国际上率先发布 5G 系统在中频段内频率使用规划的国家。明确 3300-3400MHz(原则上限室内使用)、3400-3600MHz 和 4800-5000MHz 频段作为 5G 系统的工作频段。同时24.75GHz~27GHz 频段以及 37GHz~42.5GHz 频段为 5G 高频段使用。


运营商围绕频谱划归展开的博弈是当前我国 5G 进展的核心问题。频谱属于稀缺资源,优质的频谱资源既可以满足覆盖的要求又可以满足容量的要求,同时低频段的频谱能够减少运营商的投资建网成本。从目前来看,我国 5G 发展当前的核心问题聚焦在运营商对于 3.5GHz 和 4.8GHz 频段频谱的划分上,并成为下半年对于 5G 进展监测的重要指标。
(3)2020 年我国 5G 商用目标并未改变,中美贸易摩擦对 5G 商用进程影响有限
今年 4 月份以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发酵,以及中兴遭到美国制裁等因素。市场担心是否会影响到我国5G发展进程。我们认为从目前观察到的5G各项进展来看,我国2020 年实现 5G 商用的目标并未发生改变。
我国 5G 建网节奏大致按照 2018 年在重点城市实现,2019 年试商用,2020 年规模商用进行。今年 4 月份,国家发改委批准三大运营商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部分重点城市试点建设 5G 网络。其中中国联通试点城市共计 16 个,中国移动试点城市为 17 个,其中在 5 个重点城市将建设 100 个 5G 基站,中国电信试点城市共包括 12 个。下一步,随着 5G 商用条件的逐步具备,5G 将在 2019 年逐步由试验过渡到试商用,并最终在 2020 年实现规模商用,而伴随这一过程的演进,对于 5G 网络建设的投资也将逐渐加大,并推动运营商资本开支重新回到向上增长的通道。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