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VR行业发展不如意 寻求新出路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VR游戏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VR行业前景如何?曾经被市场不断炒热的VR行业是否在新的一年里还将持续,VR行业呈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和2016“VR元年”早春的状况相比,2017年2月的虚拟现实投资市场转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那种“简简单单搞个盒子就能拉到融资”的盛景早已是一去不复返。不过,即便行业在降温,在市场惯性以及复归冷静的头脑指引下,投资的浪潮并不会在一夜之间彻底变作死水一滩。

        过去一年虚拟现实市场快速增长,企业数量增加逾40%。虽然有唱衰VR市场的声音出现,但从VR的资本市场来看,VR前景依旧是被投资人所看好的。

        随着包括央视春晚、CNN在内的新闻媒体开始引入VR直播,VR正在寻求新出路。业内人士表示,目前VR行业处于发展低谷,可知的利好主要是行业重心转向VR内容制作,VR与垂直产业、场景的结合,以及VR核心硬件的价格下调趋势。当核心硬件普及到一定程度,VR内容才会出现爆发。

        前景广阔的VR行业,现实却很残酷

        2016年的VR很火很狂热,Oculus、HTC、Sony为主的VR硬件厂商入局,教育、医疗、游戏等领域纷纷引入VR技术。然而,在这狂热的背后,VR的成长也是充满了烦恼。

        首先,VR硬件领域的鱼龙混杂,低端产品成市场主力。目前,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他们对VR的认识还停留在VR手机盒子领域,其实不然,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有三种类型的VR硬件:VR手机盒子、PC端VR头显,以及VR一体机。以VR游戏设备为例,分为输出和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包含VR头盔、VR一体机和VR眼镜,输入设备包含手柄、手势识别、动作捕捉等硬件。可见,VR硬件也是种类繁多。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产品鱼龙混杂的情况。对于国内市场上的多数VR硬件产品来说,多数厂商未能掌握VR核心技术,只是靠山寨和模仿,结果导致大量低劣产品充斥着市场,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

        对于用户来说,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沉浸感和体验效果,VR硬件极为重要。在游戏领域,VR主流产品为VR头盔和VR眼镜,VR头盔以大型游戏为主,价格相对较为高昂,主要吸引大部分核心游戏玩家;VR眼镜的价格则相对低廉,并便于携带,这就吸引了大众玩家。而正是得益于价格的优势,廉价的VR眼镜正在迅速吃掉VR的入门市场并快速透支着VR的价值,无论是在淘宝还是亚马逊,都有大量的用户购买售价不足200元的VR眼镜,而低价低质的体验,无疑扭曲了用户对VR的理解。

        其次,VR产品体验感不一而足。VR产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达到沉浸感,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于多数有过VR体验的人来说,VR产品内容不够丰富、画面偶有不清、设备接触不良、眩晕感等是影响VR体验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往往给用户带来一种玩不久或者不好玩的感受,直接导致用户对VR产品的粘性不够,无法从根本上吸引更多的用户入坑。

        第三,优质VR内容的严重缺乏。好的硬件必须有好的内容相匹配才能达到完美的状态,然而,就目前来说,尽管多数领域已经开始引进VR,但是相对来说,优质内容还是如此缺乏。就VR游戏来说,目前,在Steam VR频道中,VR独占游戏884款,VR软件76款,VR游戏占比92%,占了绝大部分,但精彩程度和用户评价都不错的VR游戏却少之又少。受限于技术和游戏类型,VR游戏短期内想要出彩其实并不容易。

        VR行业寻求新出路

        据了解,在《纽约时报》推出360度视频平台“The Daily 360”后,现在CNN也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沉浸式新闻栏目和平台,名为“CNNVR”,这一项目将会通过360度视频报道世界各地的主要新闻事件。此前,央视春晚也首次推出了VR直播的形式。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VR加强与旅游、教育、娱乐等细分产业的融合,寻找产业发展的新出路。

        佳创视讯在“广电+VR”方面有较多布局。公司自2016年3月份宣布与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签署“虚拟现实+广播电视合作协议”以来,于2016年4月设立意景技术、与天威视讯签署“虚拟现实+广播电视合作协议”、与湖北广电签署“虚拟现实产业化合作运营协议”,于2016年5月与吉视传媒签署“虚拟现实+广播电视产业化合作协议”。

        分析人士表示,公司于近期展示的VR直播和VR点播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以及VR视频、全景视频内容在广电网络的播出等均属于国内首创,国际上也未找到同类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能解决相关技术问题的公司。

        李逸飞表示,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和前进都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弧线或者螺旋前进的方式,到了低谷就会重新往上爬。现在能够看到的VR的利好,第一是整个行业开始沉下心来制作VR内容。“去年大家都在谈估值,都在谈融了多少钱。今年再接触他们,发现他们更关注内容本身。”

        第二个利好是一些核心硬件正在下调价格。“前几天一家硬件公司刚刚调低了主流硬件价格,但仍处在高位,不具备成为家庭常用消费品的条件,但这至少是一个好的势头。也许半年以后,VR核心硬件的价格会进一步下降,逐步成为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家庭设备,到时整个VR内容才会出现大爆发。”李逸飞对于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通过对2017年我国VR行业前景分析了解到,同早期资本疯狂进入相比较,如今VR行业入局者变得越来越理性,从长远来看,VR市场规模仍将快速发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 数据中心为最大应用市场

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 数据中心为最大应用市场

从产业规模,2024年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将达87.59亿元。随着5G、数据中心等领域对高速传输的要求不断提高,铜高速连接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预计到2025年产业规模将超过100亿元,到2028年中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将超过200亿元。

2025年03月05日
【投融资】近三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资本市场逐渐回温 2024年共发生8起融资事件

【投融资】近三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资本市场逐渐回温 2024年共发生8起融资事件

数据显示,我国光纤通信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4起增长到2024年8起,2024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8起,投融资金额为3.34亿元。

2025年02月06日
【投融资】2024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相关投融资数量及金额有所回升

【投融资】2024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相关投融资数量及金额有所回升

数据显示,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投融资事件,2019年发生投融资事件13起,到2024年发生投融资事件18起,投资金额达8.38亿元。

2025年02月06日
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产品及建设运营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产品及建设运营为最大细分市场

从行业参与情况来看,2020年到2021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企业注册量快速增长,同比增长超过了1100%;到2023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新增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14367家,同比增长5,0%。

2025年01月18日
我国通信设备行业:细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有所回升

我国通信设备行业:细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有所回升

当前数字化转型的加速、5G网络的普及、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兴起使得我国通信设备行业快速发展。从细分市场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路由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路由器市场规模约为315.96亿元,同比增长5.7%。

2025年01月17日
量子信息行业:中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 且各国战略投资力度较大

量子信息行业:中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 且各国战略投资力度较大

企业领域分布来看,截至2024年10月全球量子信息企业共有626家。其中,量子计算企业共有331家,占比53%;量子测量共有117家,占比19%;量子通信共有112家,占比18%;抗量子加密企业共有66家,占比10%。

2025年01月07日
我国智能手机行业已处于成熟发展阶段 近四个季度出货量均呈同比增长态势

我国智能手机行业已处于成熟发展阶段 近四个季度出货量均呈同比增长态势

出货量来看,2023年Q3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6.7百万台,同比增长率下降6.9%,到2024年Q3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8.8百万台,同比增长率为3.2%,智能手机出货量较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2024年12月03日
我国光纤光缆线路长度持续增长 其中光缆线路中接入网光缆线路占比最高

我国光纤光缆线路长度持续增长 其中光缆线路中接入网光缆线路占比最高

从长度来看,2019年到2024年H1我国光纤光缆线路为持续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光纤光缆线路总长度6432万公里,同比增长7.96%,其中新建光缆线路长度为473.8万公里;到2024年6月,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6712万公里。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