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我国通信设备产业优势是以硬件设备为核心,借助硬件产品集成创新与软件技术汲取创新,从最初的低成本优势转化为产品性价比优势,并进而形成了部分领域的产品领先。通过以上方式,我国通信设备产业在过去二十余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来看,我国通信设备产业在通用芯片、基础软件、虚拟化、网络可编程、分布式计算、大数据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仍受制于人,芯片、软件、技术、网络、应用等产业整体协调的有机系统及其生态圈尚未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待加强。
未来,面对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和新一轮通信技术变革,我国通信设备产业在保持已有产品集成创新和低成本研发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也存在把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能力的内在需求。未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如下:
1)创新驱动对产业增长的推动力大幅提升
随着网络覆盖的不断扩大,推动整个行业增长的动力将从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通信行业的创新即将进入一个业务和模式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
通信产业的增长将从技术进步带来的投资驱动,转变为信息服务和应用创新的驱动,创新模式从设备商和运营商主导,转为用户主导。得益于产业融合和新兴业态的兴起,通信行业拥有巨大的创新空间,工业 4.0、智慧城市、医疗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移动电子商务、农业现代化等都将给我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创新带来机遇。
2)产品与服务不断集成融合,产业链条上跨界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将大幅提升
随着通信设备产业的成熟,通信设备厂商之间的竞争层次也逐步提升,在提供基础硬件设备的基础上,通信设备厂商通过一体化策略保障核心芯片与软件的供应安全,并以此构建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近年来,通信设备厂商纷纷转型,积极拓展新领域,其中软件定义网络(SDN)、企业市场、视频业务、5G、云计算等成为大多数厂商的共同选择,未来,对于设备商而言,结合新趋势的产品升级改进和拓展应用场景的技术研发愈发重要。
未来,ICT 技术的综合集成和融合创新能力,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产业竞争模式和盈利模式方面,原来单纯的技术竞争也将转向集成产品、芯片、软件、网络、应用等各环节要素及生态圈建设的系统性竞争,厂商间跨界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将有大幅提升。
3)国产化替代带来发展良机
在信息安全监管力度加大的推动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自主可控的国产产品均将迎来加速发展期,这为我国通信设备产业带来发展和扩张良机。在目前的4G 网络建设高峰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 技术受到监管层的青睐和大力推崇;产品方面,以“去IOE 化”为代表的国产化替代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目前国产通信设备产品已逐渐成熟并涵盖硬软件系统,国产通信设备将会迎来加速替代时机。
(4)工业4.0 将成为包括通信设备在内的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面临深刻变革。一方面,个性化需求驱使产品制造商日益关注小批量、个性化生产;另一方面,新技术(如传感技术、无线通信、云计算、大数据、安全技术甚至认知计算)的高速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快速渗透,使得制造业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成为可能;此外,制造企业也在探索产品和服务的转型,以改善收益、提升客户满意度、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加速产品推向市场的节奏。
在制造业变革过程中,全球制造业大国都在积极布局以把握先机,希望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调整重获在制造业上的竞争优势。德国于2013 年提出“工业4.0”概念,其后各主要国家纷纷跟进,美国制定了“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等战略,日本开始实施“再兴战略”,韩国制定了“新增动力战略”,英国和法国等国家也提出了各自相应的国家战略。“工业4.0”主题是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将智能设备、人和数据连接起来组成“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PS)”,并以智能的方式利用这些交换的数据。“工业4.0”的三大主题中,“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智能工厂”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3D 打印以及增材制造等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智能物流”通过各种联网,充分整合物流资源,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快速匹配。“工业4.0”的本质是数据,其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使工业生产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模式转变。
为抓住机遇,顺应“工业4.0”的发展趋势,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升级目标,我国政府也于2015 年5 月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与规划如下:
“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具体包括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信息通信设备、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等。“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作为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主攻方向,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工程,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将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动包括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内的重点领域向“智能制造”与“工业4.0”方向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