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手机“全面屏”市场走俏 下半年加大量产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2017-2022年中国手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在手机屏幕的进化中,液晶屏、OLED屏、双曲屏、柔性屏、全面屏,不断刷新手机“颜值”。随着上游技术的升级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2017年以来,手机厂商们对全面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近日,在新机发布周期来临之际,多家公司强调了全面屏这一竞争焦点。所谓全面屏“All-Screen”,是指尽量减少手机的四周边框,屏幕均用于显示。以最新发布的三星Galaxy S8为例,屏幕比例为18.5:9,基本去掉了手机的“上额”、“下巴”,消除了正面实体按键,达到84%的超高屏占比,接近全面屏。

  据悉,十周年版的iPhone也将采用全面屏的设计,此外,华为、小米、金立、魅族等手机厂商都在为全面屏新机做准备和预热,下半年将迎来全面屏上市的高峰期。但GFK手机分析师金瑞兆表示:“目前来看,全面屏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今年主要用在旗舰机上,不会有大批量的量产。”

  全面屏走俏

  在手机同质化的当下,以显示技术带动外观屏幕的变化,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视觉上的刺激。因为不论是采用LCD还是OLED面板,使用面积的提升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宽阔的视角。

  国内全面屏概念的兴起始于去年小米MIX全面屏概念手机的推出。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曾公开表示,全面屏手机是未来10年的方向,今年会有全面屏手机大战。事实上,此前夏普曾上市一款名为AQUOS CrPFtal的全面屏手机,但是没有面向中国发布,加上其手机品牌影响力的滑落,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

  但可以确认的是,手机厂商已经为屏幕做好了技术准备。金立董事长刘立荣表示,“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视频需求越来越大,会越来越需要更大的显示屏,但手机整体尺寸太大则影响携带和单手操作,因此需要更高屏占比的手机。今年下半年手机的竞争会聚焦在全面屏上。”

  而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也在近期确认,华为也会做全面屏,并且要做上下全机身的全面屏。同时,网上不断曝光的iPhone、小米6/6 Plus和魅族魅蓝E2的全面屏设计也吸引了不少眼球。

  综合商家的布局来看,全面屏的普及期即将到来,但是首先会在旗舰高端机型上进行使用,不会成为街机。

  在第一手机研究院院长孙燕飚看来,国内厂商纷纷转向全面屏的一个因素在于OLED屏幕的资源短缺,“厂商想用高屏占比来弥补屏幕资源紧缺,全面屏确实在手机结构上有技术提升,因此也成为手机公司的创新亮点,在高端机上应用能够提升利润。”

  等待量产

  屏幕的进化为市场带来活力的同时,全面屏的大面积普及还需要时间,在产业链和技术上均有不成熟之处。小米MIX就因备货不足遭到质疑。

  目前来看,三星将曲面和全面屏相结合的产品是市面上的典型案例,但是也以后置指纹触摸作为代价。前置指纹传感器是手机的设计趋势,在全面屏的外观下,前置指纹识别就需要用到光学指纹技术,但是该技术仍不够成熟,无法做到商用量产。因此,体验稍逊的后置指纹触摸也成为业内对三星S8的一大指摘。而要达到100%的屏占比,听筒、传感器等技术瓶颈还需要解决。

  除了技术难题外,屏幕短期内依旧是一大制约因素。刘立荣就表示:“全面屏的屏幕资源还比较紧缺,预计到今年10月份才能实现大规模量产。”据悉,全面屏的酣战将始于今年下半年。

  尽管整体来看,手机屏幕的供应并不紧张,但群智咨询副总经理李亚琴说:“全面屏在集中上量期,可能出现结构性紧张。目前量产的面板厂比较少,主要是三星和JDI日本显示,下半年其他面板厂才会陆续量产。而第一批全面屏手机主要是跟JDI合作为主。” 到了今年下半年,国内的京东方、天马微电子、和辉光电等面板厂商都会加入供应商行列。

目前全面屏主要是采用COG/COF(均为封装技术)方案,由于全面屏的制程良率相对较低,虽然对于产能消耗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成本仍然相对较高,预计今年整机厂将主要在中高端市场试水。同时,今年全面屏上游资源仍然以境外面板厂为主,下半年大陆面板厂全面屏资源将逐步实现量产,推动整机厂全面屏上量。

2017年全球全面屏智能手机的出货规模约为1.3-1.5亿台,占比约为10%。2018年,随着各大上游面板厂全面屏技术的不断成熟,将迎来全面屏智能机的普及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PF)。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 数据中心为最大应用市场

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 数据中心为最大应用市场

从产业规模,2024年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将达87.59亿元。随着5G、数据中心等领域对高速传输的要求不断提高,铜高速连接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预计到2025年产业规模将超过100亿元,到2028年中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将超过200亿元。

2025年03月05日
【投融资】近三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资本市场逐渐回温 2024年共发生8起融资事件

【投融资】近三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资本市场逐渐回温 2024年共发生8起融资事件

数据显示,我国光纤通信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4起增长到2024年8起,2024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8起,投融资金额为3.34亿元。

2025年02月06日
【投融资】2024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相关投融资数量及金额有所回升

【投融资】2024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相关投融资数量及金额有所回升

数据显示,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投融资事件,2019年发生投融资事件13起,到2024年发生投融资事件18起,投资金额达8.38亿元。

2025年02月06日
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产品及建设运营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产品及建设运营为最大细分市场

从行业参与情况来看,2020年到2021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企业注册量快速增长,同比增长超过了1100%;到2023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新增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14367家,同比增长5,0%。

2025年01月18日
我国通信设备行业:细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有所回升

我国通信设备行业:细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有所回升

当前数字化转型的加速、5G网络的普及、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兴起使得我国通信设备行业快速发展。从细分市场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路由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路由器市场规模约为315.96亿元,同比增长5.7%。

2025年01月17日
量子信息行业:中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 且各国战略投资力度较大

量子信息行业:中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 且各国战略投资力度较大

企业领域分布来看,截至2024年10月全球量子信息企业共有626家。其中,量子计算企业共有331家,占比53%;量子测量共有117家,占比19%;量子通信共有112家,占比18%;抗量子加密企业共有66家,占比10%。

2025年01月07日
我国智能手机行业已处于成熟发展阶段 近四个季度出货量均呈同比增长态势

我国智能手机行业已处于成熟发展阶段 近四个季度出货量均呈同比增长态势

出货量来看,2023年Q3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6.7百万台,同比增长率下降6.9%,到2024年Q3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8.8百万台,同比增长率为3.2%,智能手机出货量较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2024年12月03日
我国光纤光缆线路长度持续增长 其中光缆线路中接入网光缆线路占比最高

我国光纤光缆线路长度持续增长 其中光缆线路中接入网光缆线路占比最高

从长度来看,2019年到2024年H1我国光纤光缆线路为持续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光纤光缆线路总长度6432万公里,同比增长7.96%,其中新建光缆线路长度为473.8万公里;到2024年6月,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6712万公里。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