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截至2020年辽宁沈阳智慧产业-智能制造发展路线图

     技术突破

     着力突破高性能材料制备、高效复合增材制造、先进激光器核心功能部件、光机电协同控制等核心技术,抢先布局高性能材料制备、3D打印机制造、高精度激光器等领域。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产品研发及服务创新

     重点依托沈阳机床集团,不断完善和发展i5智能数控系统,大力推动智能机床、立(卧)式加工中心、高精度数控机床、特种数控机床等产品的创新升级。

     依托沈鼓集团,重点发展大功率压缩机等智能化程度较高的产品;依托北方重工、三一重装等企业,发展智能综合采掘和输送设备,提高对石油采掘、煤矿挖掘等产业领域的支撑能力;依托特变电工,大力发展智能变电设备,促进智能电网的升级和推广;依托沈北手机园,加强企业间协作,重点发展集生产、测试等功能为一体的小型设备的智能成套装备。

     重大行动

     在机械装备、汽车产业、航空产业、电子信息、轻工建材、医药化工等传统优势领域率先推进典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依托沈阳自动化所,建设国家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建立智能制造技术与标准体系,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和成果产业化平台。

     依托国外先进企业,加快启动沈阳工业4·0智能服务中心项目,重点建设智能制造示范中心、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依托主体

     新松机器人、沈阳机床、沈飞等。

     政策措施

     细化和落实促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和应用的自主创新、财税扶持、投融资以及人才培育和引进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资料来源:辽宁沈阳人民政府网站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平地机行业:出口销量占比总销量超80% 国内销量呈回升迹象

我国平地机行业:出口销量占比总销量超80% 国内销量呈回升迹象

具体来看,2020年之后我国平地机国内销量持续下降,到2024年销量回升。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平地机国内销量为1109台,同比增长18.6%;2025年1-5月国内销量为677台,同比增长40.7%。

2025年07月09日
我国高空作业车行业:国内销售占比超90% 但近六年出口销量逐年高增

我国高空作业车行业:国内销售占比超90% 但近六年出口销量逐年高增

从总销量来看,2022年到2024年我国高空作业车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高空作业车销量为3911台,同比下降5.5%;2025年1-5月我国高空作业车销量为1906台,同比增长12.2%。

2025年07月07日
下乡政策助推清洁电器行业市场下沉 扫地机器人为主导品类

下乡政策助推清洁电器行业市场下沉 扫地机器人为主导品类

从零售量来看,得益于“以旧换新”“国家补贴”等政策的持续实施,近五年我国清洁电器零售量呈先升后降再升走势。2025年1-3月,我国清洁电器零售量为784万台,同比增长18.2%。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起重机行业:随车起重机销量占比最高 2025年1-5月塔式起重机销量下降超35%

我国起重机行业:随车起重机销量占比最高 2025年1-5月塔式起重机销量下降超35%

各个种类起重机销量来看,2025年1-5月我国起重机销量占比最高的为随车起重机,占比为45.68%;其次为汽车起重机,占比为38.88%;第三为塔式起重机,占比为9.97%;而履带起重机销量占比为5.48%。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叉车行业仍以内销为主 出口销量快速增长 其中广东省销量最高

我国叉车行业仍以内销为主 出口销量快速增长 其中广东省销量最高

从国内销量来看,2020到2024年我国叉车国内销量为先增后降在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叉车国内销量为80.5万台,同比增长4.8%;2025年1-5月我国叉车销量为39.25万台,同比增长6.7%。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动工具生成大国 国内市场工业级电动工具需求占比最大

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动工具生成大国 国内市场工业级电动工具需求占比最大

具体从国内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电动工具产量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电动工具产量约为2.8亿台,同比增长16.7%。

2025年06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