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证券行业经营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图)

         一、行业经营特征和利润水平变动趋势

         1、经营特征

         (1)波动性和周期性

         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走势呈现出较强的波动性和周期性,受此影响,我国证券行业的经营情况也呈现出波动性和周期性特征。

 
图表:2007-2016 年证券行业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波动图(单位:亿元)

         据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数据及证券业协会统计,2007 年至 2016 年,证券行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2,847.49 亿元、1,251.00 亿元、2,050.41 亿元、1,911.02 亿元、1,359.50 亿元、1,294.71 亿元、1,592.41 亿元、2,602.84 亿元、5,751.55 亿元和 3,279.94 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 1,320.46 亿元、482.00 亿元、932.71 亿元、775.57 亿元、393.77 亿元、329.30 亿元、440.21 亿元、965.54 亿元、2,447.63 亿元和 1,234.45 亿元,行业经营波动性和周期性明显。

         (2)盈利模式单一,对传统经纪业务的依赖程度较高

         与境外发达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较少,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收入主要来自传统业务特别是经纪业务,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统计,2017 年上半年我国证券行业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比重为 27.04%,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与盈利模式没有显著差异,经营同质化较为明显。近年来,我国证券公司正纷纷通过发展融资融券、资产管理、直接投资等业务,实现收入结构的多元化和盈利模式的差异化,逐步拓展盈利渠道。

         2、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

         我国证券公司主要业务受大盘指数的影响较大,导致行业的利润变动受市场的波动影响较大。

         2014 年大盘指数呈现底部区间震荡后的底部逐步抬高走势,伴随着指数的走强,交易量也逐步放大。全行业实现净利润 965.54 亿元,比2013 年增长 119.34%。

         2015年在资金杠杆的帮助下,大盘指数先是走出一波牛市,然后在去杠杆政策的影响下,大盘指数又快速下跌,但仍保持较高交易量。全行业实现净利润 2,447.63 亿元,比 2014 年增长 153.50%。

         2016年年初大盘指数进一步大幅调整,调整完成后,大盘指数逐步震荡上行。2016 年全行业实现净利润 1,234.45 亿元,比 2015 年减少 49.57%。

         二、影响我国证券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是证券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虽然近年来增长速度放缓,但仍保持较高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 2011 年至 2016 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分别为 9.5%、7.7%、7.7%、7.3%、6.9%和 6.7%,2016 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 744,127 亿元;2011 年至 2016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4,551 元提高到 23,821 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0.36%。

         证券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一方面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改善,带来更多的投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增长,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的资产管理及股票、债券的投资需求会增加。证券公司作为沟通资金供求的中介,其本身也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展。

         (2)有利的行业政策导向

         中国证券市场成立伊始就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对于证券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大。

         2012年 9 月 17 日,《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着力推进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显著增强证券业竞争力,加强监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维护资本市场安全和稳定运行,充分发挥证券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13年 11 月 15 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证券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

         2014年 5 月 8 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加快建设多渠道、广覆盖、严监管、高效率的股权市场,规范发展债券市场,拓展期货市场,着力优化市场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基础设施和外部环境,到 2020 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规范透明、稳健高效、开放包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2016年 3 月 7 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债券发行注册制和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加快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2017年 7 月 14 日至 15 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3)证券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日臻完善

         以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结束为标志,证券行业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变革,整个证券行业的经营理念和政策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证券行业步入了外部市场约束和内控约束并举的良性发展轨道。

         (4)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有利行业的健康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不断壮大,参与证券投资的人数越来越多,证券市场已经与广大投资者以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一旦疏于监管,则市场就会发生大起大落,甚至发生流动性缺失的情况。为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加强监管,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只有监管才能保证改革的措施顺利实施。

         2、不利因素

         (1)资本规模偏小

         我国经济总量已高居全球第二,但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行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整体规模仍然偏小。我国证券公司经历了将近 30 年的发展,不断通过 IPO、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资本规模,同时业务种类也日益丰富,但与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相比,我国证券公司不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营业收入,都存在较大差距。根据《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17)》及 Wind 统计数据,2016 年我国 129 家证券公司的营业收入合计为 472.82 亿美元,总资产规模为 8,346.55 亿美元(前述两数据按 2016 年 12 月 31 日汇率换算)。同期,美国高盛、摩根士丹利营业收入分别为 306.08 亿美元、346.31 亿美元,总资产规模分别为 8,601.65 亿美元、8,149.49 亿美元。我国证券公司整体规模仍然偏小,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

         (2)社会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偏低

         长期以来,银行借贷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偏低。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之际,“扩大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虽然国家不断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优化金融结构,积极发展直接融资,但总体来看,我国金融体系的直接融资比重仍然偏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还不充分,还难以完全适应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需求。

         (3)国际化布局协同效应有待提高

         目前国内证券公司在推进自身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尚未把境内机构和境外的分支机构有机地联结起来,境内机构和境外分支机构目前更多的是专注于从事所在地的证券业务,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国内证券公司背靠中国境内的庞大资本市场,应发挥好境内外的协同效应,实现境内境外业务有效互联互通,更好满足国内客户境外投资与融资的需求。

         三、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仍将呈现稳定发展态势,这为证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理财意识的增强以及资本市场的全面监管,将推动资本市场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格局,未来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的空间依然广阔。

         1、业务发展规模化

         为了加强证券公司风险监管,2016 年 6 月 16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证券公司的业务规模将直接取决于证券公司的资本规模。近年来,部分优质证券公司通过 IPO 等途径增强了公司实力和净资本规模,随着行业的发展,业务逐步向净资本规模大的公司集中。通过良性循环,优质证券公司将实现业务发展的规模化。

         2、收入结构多元化

         传统的证券公司的收入主要依靠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证券自营业务。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证券公司收入结构单一的现状逐步发生改变,资产管理、融资融券、质押式回购交易、股指期货、直接投资、代销金融产品、新三板等领域已成为证券公司新的收入来源。国内证券公司业务多元化的趋势是必然的,收入结构也将趋于平衡和改善。

         3、证券服务国际化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放开,以及国内企业海外业务的拓展,产生对跨境或境外投资银行、财务顾问、资产管理、投融资和各类风险对冲的需求,这就要求国内的证券公司提高国际金融服务能力,以满足国际业务的需求。通过自身业务结构的转变和国际业务线的延伸,国内证券公司能够参与的国际市场份额将会不断增加,且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稳占一席之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及需求推动我国第三方检测服务市场发展  民企国企数量占比旗鼓相当

政策及需求推动我国第三方检测服务市场发展 民企国企数量占比旗鼓相当

企业方面,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我国第三方检测服务行业相关企业共有2711家。而从企业类型占比情况来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数量占比接近,数据显示,2020年国有企业在整体市场中占比为48.60%;民营企业占比为46.20%。

2024年04月08日
我国研学旅行行业:新增相关企业数量逐渐减少 下沉市场政策利好

我国研学旅行行业:新增相关企业数量逐渐减少 下沉市场政策利好

整体来看,虽然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但整体市场热度不减,数据显示,在2022年我国研学旅行人次突然破600万人次,远超2019年的480万人次,而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小,研学旅行市场发展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1721亿元。

2024年04月02日
车险改革不断深化后我国汽车保险收入高速增长 未来行业将愈发规范、多元化

车险改革不断深化后我国汽车保险收入高速增长 未来行业将愈发规范、多元化

由于其他财产保险市场的快速扩张,以及综改等影响,2020年和2021年我国车险保费收入规模呈有所下降,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占全部保费收入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但仍然占据了财产保险的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车险保费收入为7773亿元,同比下降5.72%。

2024年03月25日
2023年我国在线旅游热度强势复苏 各大旅游平台营收同比大幅增长

2023年我国在线旅游热度强势复苏 各大旅游平台营收同比大幅增长

在2023年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开和国民经济复苏的环境下,我国旅游市场也逐渐回暖,国内旅游人次持续攀升。数据显示,在2023年国内旅游收入.9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出游人次达到了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

2024年03月19日
我国会展市场已全面复苏 出海热潮下行业未来发展将趋向国际化和专业化

我国会展市场已全面复苏 出海热潮下行业未来发展将趋向国际化和专业化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向好,会展市场需求回暖,行业迎来全面复苏,且回升趋势强烈,目前中国经贸类展会举办规模已超疫情前水平。《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3》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共举办经贸类展会3923场,较2022年增长117.1%,较2019年增长10.6%。

2024年03月07日
我国公关服务行业:业务类型愈发元化 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

我国公关服务行业:业务类型愈发元化 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

与欧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中国公关服务行业起步较晚,行业发展经历了初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行业转型阶段,传统公关服务业务逐步减少,新媒体营销等新兴公关服务业务发展迅猛,业务类型也越来越多元化。

2024年03月06日
我国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整体壁垒较高 2023年东方财富增加注册资本约20%

我国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整体壁垒较高 2023年东方财富增加注册资本约20%

金融信息服务是指向从事金融分析、金融交易、金融决策或者其他金融活动的用户提供可能影响金融市场的信息和/或者金融数据的服务。从行业壁垒来看,我国金融信息服务行业主要存在技术和人才壁垒、准入壁垒、用户群体壁垒、品牌壁垒等。

2024年02月28日
我国日用百货行业存在较高品牌及经营管理壁垒 信息化管理技术人才紧缺

我国日用百货行业存在较高品牌及经营管理壁垒 信息化管理技术人才紧缺

日用百货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多数商品的品种不分时间季节,是常年销售的商品,而且在商品陈列上也要求要整齐、美观、清洁卫生,如有些液体商品冬季怕冻,必须暖库进行仓贮。

2024年0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