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毫米波雷达行业前景:2020年或将超72.1亿元

       一、毫米波雷达的定义及应用
        
        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测的雷达。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域(波长为1~10mm)的。毫米波实质上就是电磁波。毫米波的频比较特殊,高于无线电,低于可见光和红外线,频率大致范围是10GHz—200GHz。毫米波介于微波(Microwaves)和THz(1000GHz)之间,可以说是微波的一个子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竞争调研与市场竞争调研
        
        毫米波雷达就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的雷达,利用电磁波发射后遇到障碍物反射的回波对其不断检测,计算出与周围障碍物的相对速度和距离。
        
        其优势在于有极强的穿透率,能够穿过光照、降雨、扬尘、下雾或霜冻来准确探测物体,可以在全黑的环境工作;但局限性在于无法检测行人,并且对金属识别误差较大,图像精细度不及激光雷达,并且时延也达到100MS。
        
        车载领域的毫米波雷达常见频段
         
        资料来源:互联网
        
        毫米波雷达的车载应用历史比较久,是视觉摄像头以外的另一个成熟方案,被应用的频率也在不断提高。
        
        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家,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达到了1.7亿辆的保有量(其中私家车有1.25亿辆),并且今后将按每年近2000万辆的增速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市场占全球汽车销量30%以上,但ADAS份额却显著低于30%。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中产阶级购车需求的增加,未来基于毫米波雷达的ADAS需求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2012-2017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走势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中国汽车保有量仍有空间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据调查,国内2014年汽车毫米波雷达销量约为120万颗,2015年约为180万颗。主要应用为盲点检测和后方车辆提醒的中短距雷达(24Ghz),每车需要两颗。
        
        2016年中国汽车销售量为2802.82万辆,如果2015-2020年我国的乘用车复合增速为4%,到 2020年乘用车全年销量将近约为3000万辆。汽车销售预计峰值达到4200万辆。
        
        中国汽车销量在中长期依旧存在可观的空间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国内汽车消费结构升级,无人驾驶汽车市场需求扩大,将带动国内毫米波雷达前后装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
        
        全球无人驾驶汽车行业中,美国属于领先地位;在亚洲范围内,新加坡的进度较为领先,中国也在加快追赶。无人驾驶发展至今,全球已有多家企业审布在2020年前后推出无人驾驶汽车。据预测,自动驾驶汽车的全球市场份额需要花15-20年时间达到25%,带有公路和交通堵塞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将率先上路应用;到2022年,带有城市自动驾驶模式汽车上路;2025年之后,完全无人驾驶汽车才会大量出现。
        
        2016-2021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2017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其中就有提到,至2020年,汽车产业规模将达3000万辆,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车辆的市场占有率将达50%;力求高度或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在2021年到2025年能够上市;2026年到2030年,每辆车都应采用无人驾驶或辅助驾驶系统,国内无人驾驶汽车数量将稳步上升。
        
        据预测数据显示,到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2100万辆。参考2015年全球汽车年销量突破8000万台,中国销量接近2500万台。庞大的汽车销量和消费者对科技的需求,中国有望成为最大的无人驾驶市场。随着无人驾驶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无人驾驶汽车数量逐渐上升,将带动毫米波雷达市场的快速增长。
        
        毫米波雷达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随着ADAS渗透率提高,同时各国都在推迚汽车癿AEB功能,“4+1”癿毫米波雷达配置模式逐步成为汽车标配。毫米波雷达作为无人驾驶技术中重要的传感器之一,随着无人驾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毫米波雷达市场前景可期。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毫米波汽车雷达市场规模约为19.4亿美元,预计2018年将达34.7亿美元,到2020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将超50亿美元。
        
        2015-2020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工信部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约为18亿元,预计2018年将达41.4亿元,到2020年中国毫米波雷达或将超72.1亿元。
        
        2015-2020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工信部
        
        资料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整理(TC)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资本市场愈发活跃

我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资本市场愈发活跃

卫星通信是是国家通信骨干网的重要补充和备份,对国家通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卫星通信市场快速发展。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约为832亿元,同比增长4.8%。

2024年03月21日
6G概念火热  多方企业争相布局(附企业6G相关业务布局表)

6G概念火热 多方企业争相布局(附企业6G相关业务布局表)

中国电信提出 6G 网络架构愿景,三层(云网资源层、网络功能层和应用使能层)和四面(控制面、用户面、数据面、智能面)的整体 6G 网络框架,提出基于近域网络的分布式 6G 网络架构 P-RAN,其自主建设的 6G 系统仿真平台和智能管理平台等均达到业界先进水平。

2023年12月11日
2023年1-11月三星共上新四款折叠屏手机产品  荣耀紧追前后共上新3款

2023年1-11月三星共上新四款折叠屏手机产品 荣耀紧追前后共上新3款

目前折叠屏手机主要有3种折叠形态:横向内折、横向外折、竖向折叠。与传统智能手机相比,折叠屏手机产业链上游发生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OLED面板、盖板、电池、触控技术及铰链等方面。因此折叠屏手机行业壁垒明显高于智能手机行业。

2023年11月29日
激光通信终端(TCL)行业:2023年11月蓝星光域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激光通信终端(TCL)行业:2023年11月蓝星光域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激光通信是一种利用激光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激光是一种新型光源,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强、单色性好、相干性强等特征。按传输媒质的不同,可分为大气激光通信和光纤通信。大气激光通信是利用大气作为传输媒质的激光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的通信方式。

2023年11月16日
2023年5G芯片行业动态:华为自主研发成功 高通宣布将继续为苹果提供5G基带芯片

2023年5G芯片行业动态:华为自主研发成功 高通宣布将继续为苹果提供5G基带芯片

从5G芯片产品型号来看,高通、三星、华为、联发科、紫光展锐这五大公司均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其中麒麟990 5G是华为目前最高端的5G芯片,采用7nm工艺,具有更高的性能表现和更低的功耗,并内置了5G基带、Wi-Fi6、NPU处理器等多种功能。

2023年11月08日
2023年我国蜂窝物联网模组行业资本市场情况:广和通、美格智能均增发募集资金

2023年我国蜂窝物联网模组行业资本市场情况:广和通、美格智能均增发募集资金

蜂窝物联网是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和市场培育,我国蜂窝物联网模组产业已实现快速发展。

2023年09月18日
【投融资】2022年我国5G基站行业投融资情况汇总 A轮投资事件最为活跃

【投融资】2022年我国5G基站行业投融资情况汇总 A轮投资事件最为活跃

5G基站是5G网络的核心设备,提供无线覆盖,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基站的架构、形态直接影响5G网络如何部署。由于频率越高,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也越大,5G网络的基站密度将更高。

2022年12月30日
【投融资】2022年我国通信芯片行业投融资情况汇总 A轮投资事件最为活跃

【投融资】2022年我国通信芯片行业投融资情况汇总 A轮投资事件最为活跃

小巧玲珑、快如闪电、功能多样等,向体积小、速度快、多功能和低功耗发展,将继续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

2022年12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